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还记得2015年,中央出台过文件,要求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但是时至今天,依然有公司以各种奇葩借口来解聘员工,今日,宁波一孕妇,就有了这样的遭遇,普通员工还可以再就业,对孕妇这样,是不是有点儿太不人道。

王小姐,作为一个孕妇,因为深夜,没有在10分钟之内回复单位微信工作群的信息居然就被开除了。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其实,类似于“@所有人,现发布一个关于xxxx的通知,全体人员收到后,请回复。”这样的微信,大家都收到过,大部分都会回复“收到”两个字,太晚了不回复也并不是什么大错。7月初的一天,晚上10点23分,某公司负责人在其微信工作群发布消息“要求10分钟内上报当月营业额,不发就辞退。”王小姐因已入睡未能及时回复。10分钟过后,负责人在微信工作群通知王小姐,“你已经被辞退了”。在下班时间,要求员工上报工作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说,因为没有及时回复就辞退了员工,到底是不是在钻法律的空子,试想,晚上10点23分,大部分人都已经入睡了,更何况是一个孕妇。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经过仲裁,王小姐得到了1.8万元的赔偿。尽管王小姐维权成功了,但是这个现象却让人心痛,想一下一个没有在上班时间安排的工作,让人不得不质疑,用人单位是在故意找理由辞退员工。是因为女员工怀孕的原因?

而“深夜10分钟内必须回复群消息”,是不是也戳中了大多数职场人的痛点。不得不承认,因为微信等一些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让工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你就可能随时被@到。

许多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工作要求不分时间、地点随时跑到职工手机上。职工呢,就像着了魔一样随时随地都盯着手机,生怕错过工作上的重要信息,而错过可能就意味着挨骂,现在过分到还要被辞退。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上班比下班忙的现象,成为了很多员工抱怨的槽点,在手机上工作不被定义为加班,这样不仅没有加班费回复不及时还可能被罚款。而你这边抱怨声连天,发布指令者呢,却不以为然,用他清奇的脑回路来想这件事“不就是回个信息吗?能占用多长时间呢?”

可是歧义就在于,作为职工就有义务“时刻准备着”接指令、通知并及时回复吗?如果涉及复杂汇报工作,恐怕占用时间会更长,这是否属于加班范畴?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微信“绑架”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但这个事儿又不能怪微信,技术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在不合适的时间让它发挥了作用。

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无疑就是职场压力,加班再普遍不过,之前一篇文章道出了很多职场人的辛酸:《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读者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真的找到了共鸣点,说出了很多人心底里的话。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因深夜不回微信解聘孕妇,是员工确有所失还是公司钻法律的空子?


现代生活节奏快,职场人士工作压力大,加班成为家常便饭。之前网上一篇《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道出了很多职场人的辛酸。职场人猝死的新闻、“随时准备上班”的恐惧,更增加了人们的焦虑。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不停歇工作。下班期间,他们理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即使有特殊情况,也应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用人单位还要给予适当的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相应的补偿。

其实,工作时间长短与一个单位整体运行效率高低不成正比,反之,用人单位尊重员工的休息权,不随意侵占职工的休息时间,既是对员工劳动权益的维护,又体现了用人单位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换来员工更高的忠诚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