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前言:2018年8月1日,中國農業大學赴靈丘社會實踐小隊來到車河村,隨下車河村王春書記走訪了車河有機農業園區,靈丘從貧困村變為如今全國知名的有機農業示範社區,其發展過程有重要的探索和實踐意義,王春書記作為發展車河有機農業的帶頭人,更對車河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如數家珍。我們將新聞稿整理成專訪的形式,隨王春書記一起,重走車河道路。

王春1997年成為靈丘縣紅石塄鄉下車河村的村書記,到如今,已有20個年頭。

20年間,王春書記的鬢角已染了白,光禿的石山上著了滿山青翠,荒蕪貧困的落後山村變成了領先全國的有機農業示範社區。在國家先進政策的支持下,王春書記帶領著下車河村村民探索出一條農村發展的嶄新道路。

不是每個村都能成為車河。這是我們採訪完王春書記後最深刻的感觸,雖說車河如今發展得風生水起,車河模式也將在整個靈丘,乃至全國農村進行推廣。但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王春書記克服了太多不為人知的艱辛。

“我一定要把這個弄到我們車河來。”

靈丘縣的經濟發展最早主要是依託開礦,之後考慮到環境的問題,停止了開礦。再後來村裡種過樹,養過山羊,卻始終沒有擺脫貧困的帽子

2013,靈丘南部山村的發展迎來了新的轉機,靈丘縣政府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決定在靈丘縣選取試點,探索有機農業助脫貧的道路。經過初步考察,綜合分析比較了空氣,水源,土壤等條件,紅石塄鄉成為發展有機農業的首選,而擁有著優質水源的桃花山更是頗得專家青睞。

面對新的機遇,有人觀望,有人放棄,王春書記卻堅信發展有機農業是正確的道路,更相信人定勝天。他明確車河村的已有優勢,再向有機農業試點的要求逐個完善。由於早年間交通不便,車河一直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沒有對作物使用過化肥,土壤水源都基本沒有受過汙染,在自然條件方面,車河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發展有機農業需要重新規劃土地,王春書記就一家一戶地給村民做工作。需要資金,就一次一次地和投資的老闆談。

王春書記不止一次地提到“金地礦業的老闆是好人啊。”發展有機農業投入大,收益週期長,選擇投資有機農業,極需要眼界和魄力。王春書記和金地礦業投資人“不為眼前利益而圖靈丘長遠發展”的初心在這一刻找到了共鳴。

王春書記的努力沒有白費,最低的開發成本,最配合的全村村民,使有機農業的試點最終落在車河村。

“那個時候我每天20個小時不休息,晚上躺在床上都在想明天這話怎麼說。”

說到建設有機社區整個歷程中最難的部分,王春書記坦言是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發展有機農業是縣委書記的主意,只有他大力支持,而村民們從沒聽說過有機農業。重新規劃土地,說白了就是要拆村民的房子,這讓本就持觀望態度的村民如何能接受呢?

“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說吧。一個是說有機農業好,發展有機農業是我們車河的一個出路。你今天阻礙它的發展,十年,二十年,多少年以後,你就是車河的罪人。反過來說,車河發展好了,你也享受它的成果,自己也有成就感。村子沒錢,有房子你也不在這住,村子好了,房子也有,什麼都有了。”

“我這個人,我說真的,我的人品和作風這麼多年了他們也知道,我不說做不到的話,大家都是為了車河好,我不能坑自己村裡人。”

“今天談不成明天談,明天談不成後天談,我天天談,一定讓你心服口服。”

對於住房的問題,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後,王春書記把新建的住房優先分配給常住村裡的村民,保證村中人人有房住。在外打工,上學的則根據年齡等標準排號,按順序領取新房。給村民新建的房子是統一標準的二層樓房,坐北朝南,供水供電,質量有保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稱讚。

“我還真不跟他們籤合同。”

所謂有機農業,簡而言之,是指不用化肥,不打農藥,只用有機肥和有機飼料進行農業生產。

有機農業對土壤要求較高,需要土壤肥沃且沒有汙染。車河村的土壤本身肥力不足,如用原始自然的方式調整,土壤需要3到5年的轉化期,期間不能種植高產量的經濟作物,會造成明顯的減產減收。對此,王春書記找到縣政府,批了兩輛大卡車,一車一車地往車河村運好的土壤,一年的功夫,車河村所有的農田都換上了新土。

除了好土,車河還積極引進優良的作物及牲畜品種,堅持原生態有機的經營方式,目前,車河的雞蛋,玉米,水稻,小米,山羊等都完成了國家有機認證。

天然健康的有機農產品有廣闊的市場,早在2015年,就有北京的超市找到王春書記,提出獨家售賣車河的有機雞蛋,一週需要10噸。面對北京超市開出的高價,王春書記卻考慮到車河畢竟土地有限,若堅持有機飼餵養殖,根本不能達到這麼高的產量,所以他果斷拒絕了北京超市遞來的橄欖枝。王春書記向我們說到有機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車河作為試點,應該堅持試驗品種,保質不求量,打出品牌,每年產出的有機農作物能供村民取用,供應有機特色餐廳和展銷的需求即可。等車河模式成熟,在整個靈丘推廣,產量自然會上來,到時再逐步與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進行電商化,好產品不愁銷路。

“不僅要脫貧,還要致富。”

如今的車河村,不僅有機農業發展得有聲有色,農村合作社,旅遊業,一樣不落下。

臨行前,王春書記帶領我們參觀了車河博物館,民俗文化村,在驅車前往新建的夢幽谷的路上,王春書記把車在路邊一停,跳下車跑到路邊的地裡,找村民要了幾根黃瓜分給我們。水果黃瓜瑩綠飽滿,脆嫩多汁,我們還故作矜持著,王春書記先吃了起來,嚼著黃瓜和村民聊家常。

還是這塊地,這些人,村容村貌卻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水青山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而那個盛夏裡穿著白襯衣黑西褲的質樸村官,一直是農村建設敢為人先的開拓者。(CAU 山西靈丘調研小隊)

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一山青翠,兩袖清風——下車河村書記王春專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