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范增會說「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這句話?

非常茴香豆


范增這句話往往會跟“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聯繫起來,其實重在表明楚國人的不服氣。

楚國人不服的原因主要有三:稱霸最久、國土最大、領導人最傻逼。

稱霸最久

楚國是最早稱王的諸侯國,換句話說,周天子並沒有真正征服楚國。之前央視拍過一個片子叫《楚國八百年》,對楚國的歷史和楚文明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述。楚人作為苗裔,不管是蚩尤還是祝融,都是與中原相異的一種文化,商人將楚人驅逐到南方,楚人的夢想就是重返中原,因此他們不斷派軍隊進行試探。他們建國比周還早,在周朝建立初期,楚國就稱王了,而楚成王是唯一一個稱王的春秋五霸。

不僅僅是春秋時期楚成王要問鼎中原,即便是西周初期,第四代君主正直國家強盛卻有“昭王南征而不復”的慘劇。可見楚國甚至凌駕於周天子之上,這是楚國立國的底氣。

在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的爭霸足足有100多年,而後秦國和楚國又開始爭霸,時有諸侯“朝秦暮楚”之說,可見楚國一直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國土最大

楚國號稱有五千裡的疆土,是當時最大的國家,直至被秦國攻滅都城還不斷進行抗爭。

領導人最傻逼

楚國的昏君應該是最多的,被秦國騙的懷王,被伍子胥鞭屍的平王、被人民推翻上吊的靈王、氣死屈原的頃襄王等等,真是不勝枚舉。反正讓領導人氣死的臣子很多,在春秋時期有楚才晉用之說,其後很有多人成為秦國的謀臣,最突出的就是李斯。

總之,楚人紛紛認為楚國是可以和秦國爭奪天下的,而且項燕還擊潰了李信20萬大軍,這樣一個縱橫千年的大國被秦國一個後起之國滅掉了,沒有人是心服的,因此有了范增“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的說法。果然,陳勝、項羽、劉邦都是楚人。

歡迎關注、點贊、嘮嗑,我是孝陵衛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動手動腳找東西,正兒八經答問題,期待與諸君交流!

孝陵衛小校


很多人動輒就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其實,正確的表述應該是秦滅六國!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說,秦始皇是統一,而從當時六國百姓的角度來看,就是亡國!

戰國七雄雖然早期他們多少都可以追溯到西周以來的分封,都是由原來的諸侯國演變而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的七雄卻不能被看成是諸侯國了。他們各自都是獨立的國家,都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實體。相互之間都是完全獨立的。各國的百姓,對自己的國家也都有著高度的認同。

而且,這七個國家之間在文化和制度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其中,秦國由於地處西北,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與戎人的結合比較多,所以在東方百姓看起來,被稱為“虎狼之國”,把他們視為蠻夷“戎翟遇之”。相對而言,就文化的差距上,秦國和楚國之間的差距最大。秦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特徵,所以他們崇尚的是法家的那一套東西。而楚人則是具有非常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我們可以從屈原的身上看出來。因而,秦滅六國的時候,所遭遇到最頑強的抵抗,也就在楚國。

秦始皇畫像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生活在當時,當秦軍打過來的時候,你是歡呼秦人對你的統一,還是拿起武器保衛家鄉呢?事實上,多數人在秦軍到來的時候,肯定是會選擇抵抗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秦人滅楚的時候竟然要動用六十萬人的軍隊!也正是因為楚人抵抗的激烈,在楚國滅亡以後,楚地民間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反秦勢力。不僅有項羽他們家族勢力還在民間活躍,劉邦也是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跑到芒碭山拉起了一支小隊伍。張良刺殺秦始皇未果,也是逃到了楚地躲避。秦始皇也知道楚人的反抗情緒,所以他才會到東南方向巡遊。那不是簡單的出遊,那是在武力示威!但是,秦始皇的武裝巡遊顯然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也就在秦始皇死後不久,楚人就點起了反秦的烽火。而最終消滅秦朝的主力也就是楚人,無論劉邦還是項羽,他們都是楚人。

劉邦畫像

拐回頭來我們再來說范增的這句話“秦滅六國,楚最無罪”,當然不是說其他的五國就都是有罪的。也不是從剛才我的那個角度來說的。范增是說了另外一個問題。早在春秋時期,秦楚兩國之間就是關係非常密切的,秦楚的王室之間經常聯姻。春秋末年,楚國一度在吳國的打擊之下幾乎亡國。而及時伸出援手的就是秦國!進入戰國以後,秦楚之間的聯姻並沒有停止,《羋月傳》雖然不是史實,但大家對宣太后肯定印象深刻,宣太后羋八子就是楚國人。一直到秦始皇祖父輩,秦楚之間還在聯姻。甚至有人推測秦始皇的兒子公子扶蘇之母,可能就是一個楚人。戰國時期,秦楚兩國在國際上的合縱連橫之中,雖然各自心懷鬼胎,但也有過不少的合作。尤其是最後的階段,楚國已經把都城遷往壽春,躲得遠遠的,沒有主動去招惹秦國。而秦國卻主動向楚國發動攻擊,可謂背信棄義。所以范增才說出了這樣的話。

秦楚兩國,社會背景迥異,文化傳統不同,所以楚人才會發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誓言。在當時的人們看起來,他們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當然到了西漢以後,經過了漫長時期的融合之後,不同地域之間的隔閡才最終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