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五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默默奉獻30年青春

還未過門兒,她的未婚夫便遭遇橫禍,從此她擔負起照顧未婚夫父母的重任;

公婆過世後,她又照顧公婆的兄弟;

叔公去世了,她又成為照顧叔公留下的兩個智障兒的責任人。

她就是管陶鄉陸渠村好兒媳張所云。從血緣關係的角度來說,張所云和這5個人毫無關係,但就是這樣看似毫無關係的幾個人,卻成為了一家人,歷經30年坎坷,張所云無怨無悔地照顧著他們。

前不久,在陸渠村村支書袁和平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被管陶鄉人稱為“好兒媳”的張所云。53歲的張所云,中等偏瘦的身材,皴黑的皮膚和堅毅的眼神,訴說著她歷經的滄桑。記者問起關於她的故事,張所云略微整理了下思路,向記者娓娓道來。

為了五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默默奉獻30年青春

30年前,家住管陶鄉車谷村的張所云22歲,經人介紹,她與同是一個鄉的陸渠村一位姓郝的男青年談起“對象”。本來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可天有不測風雲,姓郝的小夥子在外幹活兒不幸出意外去世了。

郝是家中的獨子,出此意外,郝的父母無法面對,整日以淚洗面、躺床不起。張所云雖說沒有過門兒,但未婚夫沒了,他的父母又病倒了,去家裡看看二老也是人之常情。於是,她跟隨父母去看了兩位老人。看著精神崩潰的老兩口,張所云十分痛心。“我兒子沒了,你還管不管我們?”已經喪失生活信念的兩位老人對張所云哭訴。看著兩位痛不欲生的老人,張所云鬼使神差般地點頭答應:“管!”就是這一個字,開啟了張所云與郝家命運交集的大門。

為了五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默默奉獻30年青春

“俺爹孃都不同意我到人家家裡,說我還沒跟人家結婚,人家兒子都不在了,你去幹嗎?可我當時就覺得失去兒子的老兩口太可憐了,如果我能到他們家,相當於救了這老兩口的命。”張所云說道。

為了一個“管”字的承諾,張所云在郝家就像閨女似的,照顧著老兩口兒。她的父母幾乎要跟張所云斷絕關係,有兩三年的時間沒看過女兒一次。直到兩年後,張所云24歲,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他就是當時正在部隊服兵役的管陶鄉萬古城村村民郭富平。

為了五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默默奉獻30年青春

張所云和郭富平經人介紹,處起了對象。十分難得的是,當張所云提出要郭富平來郝家當上門兒女婿以照顧二老時,郭富平竟然痛快地答應了——因為他早就聽說了張所云的傳奇故事,願意倒插門兒到郝家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郭富平願意改姓郝,做郝家的兒子。從此,郭富平改成了郝富平。

婚後的第二年,郝富平復員回到村裡,夫妻二人一邊種地,一邊精心伺候兩位老人。並養育了一雙兒女,直到2012年,公公婆婆先後去世。

張所云為郝家盡了多年的義務,此時並沒有結束。2016年,張所云的公公有一個過繼給姓袁人家的親三弟名叫袁天聖,因病去世,留下兩個身患智障的兒子——袁紅兵、袁文君,無依無靠,沒人照顧。村幹部為此發了愁,誰來照顧這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呢?他們思來想去,就找到了張所云,一番工作之後,張所云接下了這個常人難以接受的“活兒”。

張所云每天把自己的家整理好之後,還需要給這兩兄弟整理衛生,做飯洗衣。兩個智障的孩子,經常把大小便拉在褲子裡,張所云也顧不得髒臭,盡力把兩個人收拾得乾乾淨淨,連鞋帶子開了,都要張所云給他們繫上。

早在兩年前,丈夫郝富平突發腦梗,一度使張所云的生活舉步維艱。好在郝富平經過恢復,身體有些好轉,有時可以替張所云照顧兩個智障孩子。張所云農閒時便到村子裡打些零工,補貼家用。

張所云、郝富平夫妻倆耕種著3.8畝山坡崗地,2016年收穫玉米2000餘斤,每斤能賣6毛錢,除去種地成本總共收入1000元,維持這樣一家生活,十分困難。

“為了幫助張所云,我們為她家申請了農村家庭低保,向市裡的殘聯給兩個智障孩子申請了二級殘障補助。”袁和平告訴記者。

這就是張所云,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用愛心和付出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