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少城片區怎麼變?聯合國人居署給你答案~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作為成都市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片區,少城2300多年來城名不改、城址不變。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天府錦城是其三大示範工程之一,少城是天府錦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少城將建設成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公園社區示範區。

那麼,如何實現少城的有機更新?

答案來了一一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市規劃局與青羊區政府聯合發佈了

由聯合國人居署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共同編制的

《成都市少城片區有機更新規劃導則》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少城到底變成啥樣子?

(小期待)

青羊君現在就帶你來詳細瞭解一下!

↓↓↓

項目背景

聯合國人居署和成都市共同致力於建設富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城市和社區,雙方在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社區建設等方面有著共同的追求和目標。2016年11月,成都市與聯合國人居署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正式建立以項目為平臺的長效合作交流機制,雙方選取少城片區作為城市有機更新方面的合作項目。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少城老街區俯瞰圖

基於此,聯合國人居署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了《成都市少城片區有機更新規劃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該導則已經專家及部門評審通過,宣告出爐。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少城將會如何變化?

△歷史文化街區面積變大

《導則》適用的少城的空間範圍為北至西大街、八寶街,南至蜀道大道,東至東城根街,西至西郊河,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其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從30公頃擴大至133公頃。

從傳承歷史文化、發展新興產業、營造生活場景、完善出行交通、建立機制體制著手,實現“千年老成都,活力新少城”的願景。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如何保護歷史遺存?

△“魚骨狀”路網格局將進行嚴格保護

在街巷栺局整體保護方面,以歷史地圖為參考,通過道路不改線、不拓寬等方式對少城 “魚骨狀”路網格局進行嚴格保護。

在歷史文化資源點保護方面,落實保護規劃所確定的保護要求,嚴格保護少城片區內的2個遺址、6個文物保護單位、11個不可移動文物、1個工業遺產和21處古樹名木。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同時突出歷史文化活化利用。

營造文化景觀一一促進文化遺存的景觀性展示,鼓勵在進行有機更新時,結合地塊周邊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存營造文化景觀。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舉辦文化節慶活動一一促進非物質文化的活化展示,鼓勵少城各類主體結合地域特色並辦一系列文化節慶活動。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以發展文博藝術產業為核心

將分區域明確產業發展導向。根據《少城國際文創硅谷集聚區總體規劃》,少城片區以發展文博藝術產業為核心,同時發展影視娛樂產業和音樂演藝產業。

根據上位規劃指引和現狀發展情況,確定以寬窄巷子為核心的周邊街道發展文博藝術類功能業態,以奎星樓街為核心的周邊街道、以斌升街為核心的周邊街道發展影視娛樂及音樂演藝類功能業態,並通過“三鼓勵一禁止”指引片區新興產業發展。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鼓勵一系列文創類功能業態發展。鼓勵發展藝術品原創設計、藝術展示、戲院劇院、特色餐飲等功能業態;鼓勵文博藝術、音樂演藝類文創企業,文創孵化器、金融服務、知識產權等產業服務平臺入駐;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條件,鼓勵土地混合使用與建築功能置換;鼓勵形成小型化、特色化的業態形式,禁止沿街面形成大賣場、大商業。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延續具有成都味道的消費場景

《導則》提出,以公共環境、公共設施、公共空間為著力點,營造凸顯特色、彰顯品質的生活場景。

延續具有成都味道的消費場景,如街道外擺是體現成都生活氣息的空間利用特徵之一,導則在特色商業街道引導商家形成有秩序、有特色的外擺空間,使傳統消費場景更顯魅力。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鼓勵生活消費業態提檔升級。為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服務,鼓勵雜貨店、小賣部等傳統生活服務業態提檔升級為24小時便利店、蔬果超市、智慧零售店等新業態。

引導形成宜人的生活空間環境。鼓勵延續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風貌和形態,避免高層、大型建築破壞少城既有的城市形態,對不同區域的建築風貌、建築高度、建築佈局形式、建築連續面寬等方面提出控制指引。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以多種方式凸顯生活環境之美。通過濱河環境改造、形成特色種植街道、鼓勵多種方式增設綠地廣場、引導沿街和圍牆綠化等多種方式,營造美好宜人的生活環境。

貼心服務場景。針對少城人群結構特徵完善生活配套:在更新時,根據人群結構特徵針對性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營造老年人關愛社區、兒童友好社區、年輕人活力社區。

△社區綠道與慢行系統有機融合

在交通方面,《導則》落實綠色出行理念,由車本位向人本位轉變,將社區綠道與慢行系統有機融合。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首先優化慢行體驗。以保障慢行路權為導向,根據街道主導功能及特色,將少城片區街道分為通學優先型、綜合交通型、步行專用型、休閒娛樂型、生活服務型、環境特色型6類,並制定針對性的道路斷面改造指引。

同時鼓勵增加縱向通道,方便居民出行。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鼓勵道路交叉口的人本化改造,減少行人過街距離,並引導設置車行減速帶,保障行人過街安全。

鼓勵單行化組織,釋放慢行空間。此外還將增加停車場地。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有人說

寬窄,是成都的生活態度

而少城,則是成都的生活方式

三百年未變的路網格局

如同成都的一個魚骨狀胎記

在物理尺度和人文尺度上

印刻出這座城市的骨骼和血液

看到少城人民能夠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生活

青羊君表示

很 羨 慕!

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千年少城片区怎么变?联合国人居署给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