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婚姻里要有獨處的時光?

為什麼婚姻裡要有獨處的時光?

-1-

閒暇片刻,連著看了三期《幸福三重奏》。這是近期以來,能讓我一氣呵成看完的一個綜藝節目,或許是內容更加貼切當下的心境。

節目主要針對已婚夫妻“脫離”孩子之後,生活和感情該如何自處等問題,延展開來。對於剛有孩子的爸媽,我建議一定要看一看。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呱呱墜地,為家庭增添了無限的喜悅和幸福,隨之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便會發生改變。爸媽各擔其職,公公婆婆輔助照顧,中間所產生分歧不斷的消耗精力,慢慢的力不從心。

一地雞毛的瑣事,育兒觀念,婆媳矛盾等等,堆積出諸多的埋怨和抱怨,生活也跟著一片狼藉。

夫妻的感情伴隨著爭吵磨合的越來越淡薄,原先的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便隨風成了泡沫。

沒有人會停下來腳步,靜靜思考一下,現在的生活為何過的灰頭土臉。而這個節目出現之後,讓許多家庭,許多夫妻有了同感,原來兩個人的獨處溫存是必要的。

獨立相處的機會,才能成為兩個人感情的補給站

-2-

胡可曾在《女人有話說》裡說過,愛情永遠打不敗親情,而親情永遠打不敗血緣。可見,夫妻之間的感情才是最脆弱,敏感的感情。

兩個人長時間的專注在孩子身上,如何照顧,如何教育,如何培養。卻恰恰忽略了有一份感情擺在面前,是要及時保鮮的。

節目裡福原愛和江宏傑是一對甜蜜到爆炸的CP,如果不注意看節目名稱和其他藝人,會覺得一對小情侶來這裡度假,每天嬉戲打鬧,戀愛談的滿屏都是,但人家已經有了孩子,也未曾看到兩個人有哪些不適應,或者感情受到絲毫影響。反倒生活裡充滿了浪漫和情趣。

大S和汪小菲,兩個人歸於平淡,真切。平日裡兩個人更傾向於平平靜靜的待著,偶爾出門拜訪一下鄰居,並且為對方準備一份精美的禮物,貼心,而又熱情。

平時大S照顧孩子,老公忙於事業,參加這個節目,這兩人獨處起來,卻又不知道何去何從。想看看電影,品味不同,影片種類不同,內容也變得索然無味。我想著這應該是很多家庭中間會碰到的一個問題。

第三組是蔣勤勤和陳建斌,人到中年,正再次感受著新生命帶來的幸福,快樂。陳建斌身上的幽默,真實,和中國男人不進廚房的特徵展露無疑。尤其是老婆大著肚子,還要給他做飯,燒菜,屏幕上的鍵盤俠們都不安生了:怒說這才是中國男人的樣子。

這三組家庭,彷彿在講述著我們三種人生階段,30歲,40歲,50歲,在每個階段婚姻裡所看到的愛情,和遇到不同人生的自己。

-3-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故事:

自然詩人劉克襄剛結婚的時候,堅決地說,絕對不能有小孩,在臺灣這麼惡劣的自然環境裡,不,絕不要小孩。幾年後再見到他,他正在和一夥人談他身為奶爸的經驗:他如何被一個從早到晚只會啼哭的小東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地狼狽……

大夥正要到頹廢的酒吧去,他站起來,說:“對不起,我要回去餵奶了。”那晚,他走得洋洋得意。

女人都有大無畏犧牲的精神,總覺得除了自己,所有人都照顧不好孩子。其實學會放手也是一門功課。

我相信劉克襄的太太一定是個聰明人,她懂得如何在讓丈夫參與到婚姻經營中,讓爸爸參與到孩子成長中。

日子過的有趣,是每個家庭想要遇到的浪漫,而女人又是其中的關鍵。

在媽媽群裡,我問過大家,有了孩子之後,大家有沒有和老公獨處的時光,而大夥們的回覆,令人哭笑不得。

為什麼婚姻裡要有獨處的時光?

有位媽媽說,獨處的最長時間是她上下班時,老公來接,路程10分鐘。

還有位媽媽說,有一天晚上她喂兒子吃水果,她老公說:“ 看你對兒子溫柔的樣子,我也想當你兒子 。”

心疼這位爸爸兩秒,有了孩子之後,媽媽會產生照顧,保護孩子的機能,身體也會不由自主的產生這些行為。

節目有這麼一段話:工作壓力的排解,家庭瑣事的處理,撫育孩子的責任,贍養父母的義務等因素,成為降低夫妻感情分數的主要原因。

生活各方面的重壓,都在不斷的吞噬著我們的精力,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感情該如何調度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一併前行的。而非某一個人不斷的付出,給予,這樣的婚姻早晚也會出現問題。

生活上的七零八落多多少少會改變我們原來的樣子,浪漫也會磨滅在漫長生活中的細節裡。但彼此的配合,調度才能再一次的愛上彼此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