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夕圓通速遞宣布漲價 快遞行業迎漲價潮

雙11前夕圓通速遞宣佈漲價 快遞行業迎漲價潮


資料圖

圓通速遞雙11前夕宣佈漲價,將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上調幅度為0.5元/票。這是繼中通和韻達之後,又一個宣佈漲價的快遞公司,快遞行業或將迎集體漲價潮。

據北京青年報訊 繼中通和韻達之後,圓通速遞公司今天宣佈,將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上調幅度為0.5元/票。

圓通公司稱,為保障服務質量和末端派送,並綜合考慮成本上升、環境因素等影響,圓通將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上調幅度為0.5元。

快遞行業即將進入旺季。此前兩家民營快遞巨頭中通和韻達陸續發佈通知,稱將上調部分地區的快件費用。9月21日,中通快遞官網宣佈,從今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與此同時,韻達速遞也向各網點發布“調整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通知,將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票。

另據都市快報訊 距離一年一度的“雙11”還有不到兩個月,快遞又有了漲價衝動。中秋節期間,兩家民營快遞巨頭中通和韻達陸續發佈通知,稱將上調部分地區的快件費用。而更讓“剁手族”們坐不住的是,負責“最後一公里”的快遞櫃最近好像也動起了收費的念頭。

派送費要漲價了

中秋期間,中通快遞發佈一份通知:從2018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具體費用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並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不久後,韻達也表示,為緩解派送壓力,將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件,其他地區的費用調整時間另行告知。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兩家快遞企業上調的是“派送費”,即發件網點要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並不是消費者寄送快遞所支付的費用,而且是否漲價的主導權在網點手裡。

“目前,在杭州地區的情況是有的區域派送費上漲,有的區域並沒有上漲。”一位韻達的網點負責人說,“上漲不上漲,根據所在站點的派件量和運營模式決定。”他所在的站點就屬於沒有上漲的,“每天送貨也就是兩三千件,但是發出去的件每天有上萬件。”

據他了解,目前杭州的一些韻達加盟站點,就將派送費提高了0.3-1.3元/件不等。

這並不是快遞企業第一次在“雙11”前夕調價。早在2015年,包括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等主要加盟制快遞公司,都曾下發內部通知,將派送費最低標準上調至2元/件。

不過,由於行業競爭過於激烈,這些年快遞漲價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當然,對於散客寄送快遞的成本有可能增加,但對於大的淘寶客戶,快遞公司普遍的做法就是維持現狀。

 快遞櫃也要收費了?

除了快遞可能面臨的漲價,最近讓“剁手族”糟心的還有快遞櫃收費的事。不久前,杭州的梁先生在取快遞時發現,樓下的“豐巢”居然要“收費”了。

按照他的說法,原先豐巢只會在快遞滯留24小時之後才會跳出“打賞”收費的二維碼,現在存放8小時就跳了出來。之前明確是“求打賞”的頁面,一看就知道不用付,現在變成了支付頁面。

“因為這兩天快遞有點多,也沒仔細看,第一次跳出的時候就掃碼支付了1元。”當取第二個快遞時,梁先生才發現,支付界面底下有一行小字“點贊豐巢,免費取件”,“其實和之前的‘求打賞’一樣,只不過更加引導用戶支付,體驗不算友好。”

另外,他還發現,原本每次快遞入櫃應該給用戶發送短信的“速易遞”,最近也改成讓用戶綁定微信公眾號才能收取取件碼。

對此,他一方面表示理解,“快遞櫃總要盈利,需要一個渠道推送各種廣告”。另一方面也表示氣憤,“快遞櫃本就是為了方便用戶所設置,現在越來越麻煩,還和用戶玩起了心眼”。

從網上的信息來看,北京、江蘇等地的用戶最近也陸續發現,原本可以免費存放幾天的快遞櫃開始收費,價格多在0.5-1元/天。

王師傅在杭州做了21年快遞生意。據他估算,目前杭州超一半的包裹被投遞到了快遞櫃裡,未來這一比例還會進一步上升至70-80%。所以,如果快遞櫃收費,幾乎將影響到每一個“剁手族”。

快遞櫃該不該收費?

這事得掰扯清楚

一談到快遞櫃收費這事,網友們顯得十分激動。從回覆來看,多數網友顯然是不贊成的,理由也很簡單,快遞本來就應該送到家門口,快遞櫃已經是折中的方案,再收費就不合適了。而贊成收費的網友認為,快遞櫃本身就是公共資源,如果被長期佔用,會影響他人快遞的收取,收費其實是一種提醒。

那麼,從法律意義上講,快遞櫃該不該收費呢?對此,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的張延來律師表示,把包裹放到快遞櫃,應該細分成兩件事來看。

首先,按照《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

“從條例來看,快遞公司有義務把快遞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張延來說,“當然,他們也可以在徵得消費者同意之後,把包裹放到快遞櫃裡。而且快遞員需要讓消費者知道相關收費明細,經同意後才可以。”

如果快遞員在徵得消費者同意後將快件送到快遞櫃,而消費者並沒有在規定時間去取件,導致快遞櫃一直被佔用而被收費。張延來認為,逾期費用應該由消費者本人承擔。

“快遞服務合同的履行,取決於快遞公司和收件人的合作。快遞公司的義務在於把快遞送達收件人指定的位置,收件人的義務是要在合理的時間內來收貨。”張延來說,“如果超出了合理時間,就是佔用了資源。作為獨立於快遞公司的第三方,出於成本考慮,快遞櫃公司有權向佔用資源的一方收費。”

 已向快遞員收費

但快遞櫃還是虧錢

不過,對於快遞員來說,如果嚴格按照《快遞暫行條例》做事,一天的工作量增加太多。“如果都需要打電話通知到,一天光電話可能就要300多個,事情都不用做了。”在杭州做了多年快遞員的小戴錶示,他們也知道應該送到家門,但現在手頭派送任務太大,快遞櫃出來後慢慢大家都默認直接放到櫃子裡了。

“而且,我們用這些快遞櫃還得交錢。”對於網友的責怪,他也有點委屈。按照他的說法,目前除了菜鳥智能櫃,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快遞櫃,如E郵櫃、豐巢、速遞易、近鄰寶、格格小區在快遞員投件時都要向快遞員收費。

“豐巢的快遞櫃會根據大中小三種櫃型,每次收取我0.2-0.4元的費用。E郵櫃是不論格位大小,每次都收取0.2元。”每個月,小戴所在的公司會在他的工資卡里直接多打200元錢,當是快遞櫃使用費的補貼。

和快遞漲價的邏輯一樣,快遞櫃試圖從免費轉為收費的背後,也是持續虧損的壓力。

截至2018年5月,豐巢科技的營業收入為2.88億元,淨利潤為-2.49億元;“速遞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2016年淨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5278.9%;而菜鳥驛棧在2017年度淨虧損達2.90億元,其2018年一季度淨虧損為1.1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