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縱橫術:如果你不善跟人交談,懂這9招說話水平將突飛猛進

鬼谷子縱橫術:如果你不善跟人交談,懂這9招說話水平將突飛猛進

先秦時期,縱橫家們巧舌如簧僅憑一張嘴就能成為諸侯的座上賓。蘇秦張儀等縱橫家代表,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感慨的評價說,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鬼谷子作為縱橫派鼻祖精通百家學問,說起話來更是口綻蓮花,句句扎心。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鬼谷子的智慧還培育了孫臏,龐涓等500多位叱吒風雲的精英。

這位傳說中的大神認為說話有九種原則,掌握這些就不會把事情搞亂,情況再怎麼變化也不會失去判斷能力。

1、與智者言,依於博

跟聰明的人說話,要依靠淵博的知識。智商高的人雖然有很強的理解能力,但如果碰到自己不懂的知識盲區,光記憶理解就得浪費不少腦力,短時間內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2、與拙者言,依於辯

跟笨拙的人說話,要依靠強大的辯論能力。把自己想表達的擔心跟其他人辨別開來,然後再用通俗易懂的論述,讓人理解並激起相同的感受。

3、與辯者言,依於要;

跟善辯的人說話,要以簡要為原則。簡單明瞭的表達自己重要的想法,說的越多錯得越多,一個巧言善辯的人,總會揪住別人話裡的瑕疵,不要讓自己陷入沒有意義的口舌之爭。

4、與貴者言,依於勢;

跟地位高的人說話,要學會借勢借力。戰國時期孟嘗君所在的魏國在強秦的攻打下岌岌可危,

他受國君的囑託去趙國求救。

趙王居高臨下一口回絕,孟嘗君毫不在意跟趙王分析天下大勢,成功說服趙王。隨後又用

同樣的套路到燕國說服燕王,成功的帶回了18萬大軍逼迫秦國主動停戰。

5、與富者言,依於高;

跟有錢的人說話,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懂得掙錢更懂得守錢,每一筆錢都是精打細算的投資。即使貶低自己巴結別人,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6、與貧者言,依於利;

跟貧窮的人說話,要講清楚利害關係。不用扯什麼陽春白雪。對經濟困難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證自己的生存,其他的都可以往後排。趨吉避凶,對所有人都適用。

7、與賤者言,依于謙;

跟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要以謙恭為原則。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每個人都有困難陷入低谷的時候。就像作家劉墉說的那樣,在得意人前可以擺場面,不輸陣;在失意人前能夠有寬厚,不忘本。達到這兩點,做人至少成功了一半。

8、與勇者言,依於敢

跟勇敢的人說話,要以果敢為原則。孔子曾說過,勇者不懼。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共事,自己前怕狼後怕虎磨磨唧唧的,分分鐘就會被嫌棄。

9、與過者言,依於銳

跟上進的人說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公元前512年吳國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吳王闔閭摩拳擦掌的想要討伐楚國,希望擴大吳國的勢力。

孫子在伍子胥的推薦下,來到吳王宮殿在教戰過程中,一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十分堅定的拒絕吳王的指示,斬殺了兩名不聽指揮的寵妾。讓吳王懂得了令行禁止,賞罰分明的重要性。孫子因此成了吳國的將軍。

如果吳王是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君主,孫子堅持己見殺掉兩名寵妾,肯定會被吳王推出去斬首。這名列史冊的“吳宮教戰”就成了吳宮作死。

口才能夠成事,也能壞事。嘴就像人的門戶一樣,封鎖宣傳信息。只有通過輔助心的耳目辨別是非,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耳,目,口,三者呼應才能發揮最理想的效果。

前人的歷史,後人的反思。以史為鑑,通古今之變,講瘋癲之言。追求自由與成長,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