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測,得了膽結石需要注意什麼?

膽結石是在包括膽囊及膽管在內的膽道系統發生結石,醫學術語也稱為膽石症。膽結石是常見疾病,有研究資料指出,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存在膽結石。但是,大多數的膽結石並不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患者並無不適反應,只在體檢時發現結石的存在。

膽結石會有什麼危害?如何及時發現膽結石呢?得了膽結石要如何應對,需要注意什麼呢?參加測驗,來認識這種常見的疾病吧。

健康天天測,得了膽結石需要注意什麼?

問題 以下有關膽結石的說法,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油膩中年男是最容易得膽結石的人群

B飲食習慣與膽結石的發生沒有關係

C膽絞痛常在進食脂肪餐後發作

D沒有症狀的膽結石也要做手術

健康天天測,得了膽結石需要注意什麼?

正確答案 C膽絞痛常在進食脂肪餐後發作

健康天天測,得了膽結石需要注意什麼?

答案解釋

膽結石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倍,有時有家族聚集現象,臨床研究也觀察到,膽結石在亞裔和歐美白人中更多見,飲食習慣偏愛多脂肪食物及體重超重是膽結石發生的危險因素。膽結石是由膽汁形成的,膽汁是肝臟產生的幫助消化的液體,儲存在膽囊中,主要成分是膽固醇、膽色素、鹽類,膽汁成分的改變就會觸發結石的形成。紅細胞過度破壞,例如溶血性貧血等,也會誘發色素性結石的形成;此外,膽道狹窄會引起膽囊內膽汁排空不全,會增加膽結石形成的風險。

膽結石形成後,通常並不引起明顯症狀,結石的大小差異也很大,多數情況下,膽結石是多發的。當一個或多個結石阻塞膽囊管或膽總管時,阻塞膽汁流動,就可能帶來膽絞痛發作。膽絞痛發作通常持續時間短,典型的發作多發生在進食脂肪餐以後,與脂肪類食物引起膽囊收縮有關。在沒有膽絞痛發作的時候,膽石症引起的症狀通常是程度不等的上腹痛,同時也會伴有噁心和嘔吐。

膽石症的重要併發症是嵌頓在膽道的結石引起炎症和膽囊感染,出現黃疸或胰腺炎。超聲檢查是確診膽結石簡便可靠的方法。沒有症狀的膽結石,多數不需要特別治療。如果症狀輕微或較少發生,可採用低脂飲食避免症狀進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可以考慮通過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膽囊切除後,膽汁還可以持續排到小腸,一般不會引起健康問題。如果懼怕手術,也可以考慮超聲碎石的方法,將結石粉碎讓其隨糞便排出,但是,由於膽囊還存在,結石形成的原因也沒有去除,因此復發的可能較高。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