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歷見證醫療衛生事業大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一本小小的病歷正是社會變遷及醫療衛生事業進步的見證。

8月19日,記者走進重慶市人民醫院病案室,查找不同時期的病歷,以及其背後的故事。

手寫病歷 有溫度的診療記錄

“病史:於五年前每次過勞後即出現心悸、氣促,休息片刻即可好轉……既往史:經常易感冒、咳嗽,吐白色口痰……”在患者劉昌俊的入院病歷上,重慶市外科醫院(現市人民醫院)醫生一手娟秀的鋼筆字詳細地記錄著以上內容。

病歷上的入院日期寫著1978年9月16日。正是那年,我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

這份病歷紙張有些泛黃,很整齊地裝訂在一起,封面即住院病歷首頁,上面寫有患者名字、年齡、住址、入院時間、出院時間、門診診斷、住院初診等共有15頁,由醫生手寫完成。

在市人民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吳洪坤的記憶裡,2002年之前都是手寫病歷,“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寫病歷,這是每個醫生都要過的第一關。”他說,門診病歷也是手寫,每份門診病歷包含“主述、診斷、體檢、處理”四個部分,由患者自行保管。

1983年,孫江川從醫學院畢業後就在重醫附二院婦產科工作至今。“那時,要是一晚上收10位病人,寫病歷真的要寫上一個通宵。”孫江川回憶。

電子病歷 節省人力的規範文檔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改,醫療信息化成為重中之重,而電子病歷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早在2008年底,重慶的衛生信息化建設就是重頭戲。”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市部分醫院如重醫附一院、兒童醫院等也開始積極嘗試推行電子病歷。

今年70歲的林偉東對病歷的改變印象深刻。2009年底,在重醫附二院住院的他在複印病歷時發現病歷是打印的,裝訂很整齊,醫生診斷及醫囑等一目瞭然,不用再去辨認醫生的手跡。

這只是患者最直觀的感受。隨著醫院門診及住院人次不斷攀升,僅以重醫附二院為例,2009年,其門診量達953467人次,住院34397人次,與1999年相比,門診增加了近一倍,住院人次增加了3倍左右。

電子病歷將醫生從繁雜的手寫病歷中解放出來,孫江川也嚐到甜頭:她只需在電腦上調出住院病歷模板進行填寫,時間至少節約了一半。如此,她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臨床工作中去。

那時,門診電子病歷並未強制推行,各醫院會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共享病歷 可跟蹤的健康檔案

如今的住院病歷又是什麼樣?

在市人民醫院心外科病房,記者見到患者張正友的住院病歷,竟多達六七十頁,分為住院病歷首頁、病程記錄、麻醉記錄、手術記錄、檢查報告單、護理記錄等多項內容。

“雖然格式變化不大,但對病情的記錄更為詳細。”吳洪坤說,其中還增加了醫患溝通等內容,比如高值醫用耗材及植入物使用知情同意書,同意書上會把耗材、耗材生產廠家及價格羅列出來,由患者選擇並簽字。

住院病歷展示著我市醫療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這是‘互聯網+’趨勢下孕育而生的產物,反映出我國改革開放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深遠影響。”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蒲川說。

“小病歷裡還將有大變化。”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正在打造衛生信息平臺。平臺搭建好後,將把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接入平臺,實現電子病歷共享,從而生成一生的居民健康檔案。這就意味著市民到醫院看病後,得了什麼病、做了哪些檢查、開了哪些藥,都會記錄在電子病歷裡。如此,既避免重複檢查,醫生又能儘快瞭解既往病史。相關部門也能對醫院用藥進行實時數據監控,嚴查大處方、大檢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小病歷見證醫療衛生事業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