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駁中美經貿合作「美國吃虧論」:與事實不符 合作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針對“中國進行不公平競爭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出現鉅額逆差”的觀點,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今日(9月25日)回應說,此說法與事實不符、站不住腳,完全是誤導。中美經貿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的自然結果,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傅自應指出,中美經貿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的自然結果,是國際產業分工的必然選擇,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經過近40年發展,中美經濟深度融合、相互依賴。雙邊貿易規模已達到7000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2300億美元,美資企業在華年銷售收入7000億美元,利潤超過500億美元。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他強調,實際上,貿易差額只是交易量之差,而不是盈虧的多少。美國在中美雙邊貿易中有沒有吃虧,企業和消費者心裡最清楚。

從生產看,中美兩國處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不同位置,美國在高端,中國在中低端。中國企業更多的是賺取加工費,而美國企業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節獲益巨大。

從消費看,質優價優的中國商品走進了美國的千家萬戶,豐富了美國的消費市場,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福祉。總的看,美方在雙邊貿易中獲利更大。美企業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得的利潤遠超中國企業。可以說,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

傅自應分析指出,美對華貿易逆差的形成與兩國經濟結構、國際產業分工、統計差異等多種因素有關。從根本上說,貿易競爭力是產業競爭力,競爭力強的產業出口相對多。他舉例說,美國在汽車、飛機、農產品、服務業等優勢產業都對華保持大順差。2017年中國自美進口汽車131億美元,對美出口汽車14億美元;美對華農產品貿易順差達到164億美元;美對華服務貿易順差超過540億美元。

此外,中美貿易不平衡還與美對華出口管制有關。傅自應說,美有關機構分析,如果放寬民用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美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中國想進口的東西美國不賣,也是造成目前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傅自應表示,中方願意努力推動雙邊貿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希望美方也能展現積極姿態。當今世界是一個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濟全球化發展勢頭不可改變,中美經濟合作趨勢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