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人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爲奴,披甲人是什麼身份?

差距_146881333


嚴格的說起來,披甲人的意思引申為軍人,披甲人分為馬甲和步甲,馬甲就是騎兵,布甲則為步兵,披甲人世世代代都住在邊疆,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清王朝戍守邊疆,披甲人一般是指投降給清朝之後願意為清朝效力的人,雖說也算是軍人,但是他們的地位絕對沒有正常軍人的高。當然他們的地位是高於奴隸的。

在滿清統治時期,如果有人犯了重罪,有時候需要將這些人發配去寧古塔,其中一部分還要送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民族不一,清朝統治者也需要安撫這些人,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環境非常惡劣的地方,因此朝廷會固定的將一批犯人送去寧古塔給他們做奴隸,以表示朝廷沒有忘記他們在邊疆的功勞,也可以理解為穩定軍心。

看到這裡想必有人要問了,寧古塔是個什麼地方?在清朝民間有這樣一句話,寧可直接被砍掉頭,都不去寧古塔。在影視劇中也經常有這樣一個鏡頭,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大臣聽到這句話,都能直接昏過去。既然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那肯定就是邊疆,歷朝歷代都會這樣做,只要不是必須死的罪,很多人都會被髮配邊疆,其中官員較多。

寧古塔可以算成是滿族人的發源地,在今天的東北地區,在古代此處被稱為苦寒之地,一般人受不了當地的氣候,尤其是冬天,每年都會凍死大批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過冬的衣服,即使有想要挺過去也很難。

有趣的是,根據歷史學家研究,當地的環境並沒有清朝人想的那麼惡劣,只要你肯勞作,絕對是能換來過冬的必需品,只是清朝人口口相傳,大家才覺得此地很可怕,實則不然,畢竟清朝大詩人吳兆騫可是在寧古塔活了二十多年,依然很滋潤。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在最近幾年火爆的清宮戲中,一些俗語漸被我們廣為熟知,例如,對於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屬,皇帝龍顏大怒後,往往會說:“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那麼,“披甲人”是些什麼人呢?

(發往寧古塔的罪人)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講講,為什麼犯人要發往寧古塔。

犯罪之人為何要發往寧古塔呢?

寧古塔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是清代東北地區的重鎮。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在此建立政權,常年駐軍。是滿清時期東北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寧古”兩字在滿語中代表數字六,“塔”的意思是個,所以“寧古塔”的漢語解釋就是六個。相傳早期有滿族兄弟6人,來到此地拓荒開墾,各佔一方,將寧古塔瓜分殆盡。後來的傳說逐漸演變成和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個兒子聯繫起來,此處就成了滿清的龍興之地,發祥之所。清人稱寧古塔 “南瞻長白,北繞龍江,允邊城之雄區,壯金湯之帝裡。”

寧古塔氣候惡劣,大部分地區常年冰封,五穀不長。著名詩人吳兆騫被髮配到寧古塔後,這樣描述當地的氣候:“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這樣的地方人跡罕至,“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但卻成了野獸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經常和虎豹狼蟲不期而遇,“前有猛虎後蒼兕”,稍不留意就會葬身獸腹。

(寧古塔遺址)

這樣的環境最適合流放犯人,一來生存困難,有利於對犯人的改造;二來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滿清的發源地,讓“寧古塔”日趨繁盛,重現清太祖時期的輝煌。

因此,“寧古塔”成為了眾多犯罪大臣及其家屬的夢魘,流放之人曾形容:“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部分流放之人還沒有達到寧古塔,就已經葬身虎豹狼群之口,甚至被當地人殺死分而食之。所以,一旦被皇帝下旨流放寧古塔,有些人寧願自殺也不去。

當然,在清朝統治期間,被流放到寧古塔的名人還是不計其數的。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具有極端反清思想的呂留良的家屬、明代進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詩人吳兆騫、明代兵部尚書張縉彥等。

我們再來說說,什麼是“披甲人”?

清朝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旗統軍,以旗統民”。

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為“阿哈”“ 披甲人”和“旗丁”三類,“阿哈”就是奴隸,以漢人及朝鮮人居多;“旗丁”專指女真人。

(披甲人)

“披甲人”,顧名思義,就是披著鎧甲之人。說白了,就是清朝時期的軍人。主要以旗人為主。但他們和嚴格意義上的軍人又有些區別。“披甲人”在戰時上陣殺敵,衝鋒陷陣,就是一群驍勇善戰的軍人;和平年代解甲歸農,捕獵為生,自給自足,他們就成了地道的獵人。

把犯人發給“披甲人”為奴,就是讓他們去服侍這些軍人。

不過,滿清時期,守衛寧古塔的“披甲人”,還算善待罪犯。

如有發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會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沒能成功脫逃而返回,“披甲人”還會作證是犯人主動自首以減輕責罰。

“披甲人”還有很高的捕獵本領。

“披甲人”四季皆能打獵,出獵的時限不定,短則一日,長則數十天。他們能根據野獸的蹤跡,追蹤數十里。少數“披甲人”能獨立殺死一頭猛虎或黑熊。

在整個清朝時期,“披甲人”和流放而來的犯人一起,將中原文明的種子播撒在了寧古塔這個荒蠻落後的邊塞之地,教會當地人耕種、經商,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極大地繁榮了寧古塔的經濟,促進了民族融合。

(參考資料:《寧古塔紀略》《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電視劇裡面經常把『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作為對犯罪大臣及其子女的懲罰。那麼寧古塔和披甲人都是什麼呢?

首先,寧古塔不是塔,是滿語的音譯,滿語裡面,『六』的發音是『寧古』,『個』的發音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是『六個』。


現在黑龍江省的寧安縣,就是寧古塔將軍的駐地。為什麼發配寧古塔是個嚴厲的懲罰呢?因為當時的寧古塔生存條件非常的惡劣,在一個發配者給自己父母的書信中,就這麼寫道:

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而披甲人是什麼呢?滿洲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分為阿哈

披甲人



和旗丁。

其中旗丁的地位最高,是真的滿洲女真。而披甲人則身份混雜,主要是投降滿洲女真,願意為女真人披甲上陣,征戰討伐的人;披甲人地位低於旗丁,但是高於阿哈。阿哈地位最低,指的就是奴才。

所以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就是給披甲人當阿哈。不但吃苦受罪,並且毫無人身安全和尊嚴的保障,故而被人人視為畏途,也被朝廷作為對犯罪官員非常嚴厲的懲罰。


經史通義


披甲人是清朝初年,投降清軍的降兵

“披甲人”原意就是士兵的意思,不過在清朝中前期,這是個單獨階層的名稱。

滿清以八旗立國,而在八旗內部主要分為三個階層。

第一是旗人,旗人是正經的八旗官兵,待遇是最高的,享受國家供養,職責就是世代打仗。

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八旗當中不光是滿人。在清初的對外征戰中,為彌補八旗軍隊數量的不足,清廷在投降的蒙古人和漢人中,挑選體格健壯者編列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與八旗滿洲共同組成了八旗軍事力量。

而那些沒被選上的人就編列為“披甲人”,在後方留守,是八旗體系的中的二等人。

至於最後一等人,則叫“包衣阿哈”,簡稱“包衣”,漢語是奴隸的意思。這些人原本是伺候、服侍旗人的奴才。但是在入關之後,這些包衣也慢慢地融入了旗人的生活中。

像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們家就是隸屬於正白旗滿洲籍。但是,他在嚴格意義上不是旗人,而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

只不過在多爾袞死後,正白旗被皇帝親自統領,他們家就變成了皇帝的奴才。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因此入宮當了侍衛,曾祖母給康熙皇帝當了奶孃,曹家就此得以發跡。

但是說到底,他們家還是奴才。

(八旗裡面漢人非常多,特別是在乾隆以前,八旗中的漢軍旗人+包衣奴隸,人數佔到八旗總人口的60%)

除了旗人,披甲人的地位要比包衣高,但是日子卻不一定過得好。

由於披甲人留守關外,生活肯定沒有關內舒服。特別是清朝中前期正逢小冰河期,北半球冬季的氣溫都非常寒冷,這些披甲人的日子很難過,逃跑的人就越來越多。

而因為生活條件差,八旗官兵也是不願前往,北邊就指望著這些披甲人看家護院呢。

為此,清政府就將一些重刑犯及其家人發配至披甲人的駐地寧古塔,服侍這些披甲人。

(寧古塔位置)

這些被髮配寧古塔的犯人,生活基本上都比較悲慘,地位非常低。但如果你要是很有學問的話,那待遇就不一樣了。

在寧古塔那個地方,由於環境惡劣,根本沒個老師,孩子連個上學的地方都沒有。而對於念過書的犯人,當地上到八旗長官,下到披甲兵丁,都是十分敬重的。

畢竟,在那個環境,那個時代,生活是很枯燥的。這些“文藝青中老年”不光能教孩子讀書,還會說個段子,講個故事。

他們隨便講個《三國演義》,說個《西遊記》,人氣絕對不亞於郭德綱。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此話不假。


千佛山車神


寧古塔,一個漢語譯為“六個”的奇怪地方,卻是清朝官員和文人學士聽之膽寒的所在,蓋因寧古塔是清朝“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的流人聚集地。但是,除去自然條件的惡劣,與北宋沙門島“至者多死”相比,寧古塔還算是個溫和的所在。

歷朝歷代選擇流放犯人的地點,都離不開“偏、遠”,譬如西北荒漠之地、廣南惡瘴之地、東北苦寒之地以及偏僻孤立的島嶼。清朝也不例外,在眾多的發配之地中,寧古塔是最讓清人害怕的所在,實在是高山峻嶺、野獸橫行、嚴寒難耐的無邊荒原。自關內去到寧古塔的路就是一條黃泉路,很多犯人死在這條路上,或者被野獸吃掉,或者受不了長途跋涉而死,或者不適應關外的惡劣天氣而死。

寧古塔並不是一個塔,用來鎮壓妖魔鬼怪,鎖住作奸犯科之人。說起來寧古塔在漢語裡就是“六個”的意思,傳說有六個兄弟居住於此,並不知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但後來與清朝統治者聯繫了起來,說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福滿生了六個兒子,均居住在此,現在應該還有遺址,多半是牽強附會上的。那麼寧古塔具體在哪呢?

寧古塔是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範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東西兩岸地區,還包括俄羅斯的海參崴和那霍德爾等。是清代東北的邊疆重鎮,這裡設寧古塔將軍,鎮守邊疆,以對抗沙俄的入侵。寧古塔當地原本只是女真人,這裡也是滿洲的發祥地,他們以漁獵為生,構成當地的旗丁,處在寧古塔的統治階級;處在中間階層的就是披甲人,披甲人多是投降清廷的降兵降將,他們投降清廷後被要求世代居住在邊疆,守衛邊疆,披甲人分為馬甲和步甲,也就是騎兵和步兵。

他們在有戰事的時候披甲上陣,平時則漁獵耕種,和普通百姓無疑。清初戰事頻繁,披甲人的數量比較多,足以守衛邊疆,但逐漸的清朝的戰事越來越少,漸漸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披甲人,於是在當地訓練一些士兵來填充披甲人這一階層。

披甲人因為時代居住在邊疆,難免心生怨言,不肯效忠清廷,反而成為邊疆的禍患,只靠旗丁的管束解決不了問題,於是清廷入關後開始考慮將罪犯流放到這些地方充當披甲人的奴隸。

但是真正發配到寧古塔的流人,境遇是不一樣的,流人到了寧古塔(上文說了,半路上會死不少)後,最開始面對的就是一片處女地,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他們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帶去了耕種知識、帶去了先進的生活技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後來的流人遠比清初的流人好過一些。他們到了以後,會分給房屋、耕牛和土地。用勤勞的雙手來解決溫飽問題,如果是重犯(比如作奸犯科、殺人、盜竊等罪),一般就是給披甲人做奴隸,充當寧古塔的最底層,他們是最沒有自由和尊嚴的一群人,倘若犯了光棍、盜、叛以上的罪行,寧古塔的統治者可以直接將他們處死,然後等到年終再上報。與這一類形成對比的是文人學士類,他們在寧古塔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尊重。清朝的文字獄和科場舞弊案中很有一部分人被髮配到了寧古塔。

1657年,江左三鳳凰之一的吳兆騫被仇人陷害捲進南闈科場案中,奉旨入京複試,因種種原由,在第二年的四月複試中沒有終卷,被打四十大板,家產籍沒,與父母兄弟妻子同時發配寧古塔。這件事成了文人學士流放寧古塔的開端。

吳兆騫去到寧古塔的時候,當地只有三百餘家,處處都為冰雪覆蓋,荒涼的不像人間,他不會種地,不久謀了一個教書的職業,學生是流人的兒子,不久,吳兆騫的學識為人熟知,頗受當地官員的禮遇,併成為寧古塔將軍巴海的書記和家庭教書,負責巴海兒子們的學業。吳兆騫常常出入重要場合,負責作詩,他還曾隨薩布素斟察長白山主峰,作《長白山賦》,深深地打動了康熙。


從1676年開始,吳兆騫的朋友顧貞觀結識納蘭容若,開始為營救吳兆騫而奔走,最終在1681年,營救成功,當時,寧古塔將軍巴海親自派兵護送,闊別家鄉23年的吳兆騫終於回了家,習慣了苦寒之地生活的吳兆騫早已不適應江南的燥熱和淫雨霏霏,不過三年就去世了。

在吳兆騫流放寧古塔不久後的1662年,楊越捲進通海案,也被髮配到了寧古塔,並在第三年參與了對沙俄的反侵略戰,之後,他開始傳播中原文化,教給當地人耕種、建造房屋、經商,還帶來了中原儒家文化,之後寧古塔還辦起了學校,他還奉命訓練水師。雖然楊越的貢獻很大,但他的兒子楊賓數次營救父親都不可得,只獲得了一次探視的機會,楊賓歷經三個月的艱難跋涉到了寧古塔,與父母相處了兩個月,之後楊越死在寧古塔。

可以說這些文人對寧古塔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他們也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和尊重,後來的文人學士流放到寧古塔,要麼經商、要麼給人做掌櫃、要麼教學,雖然寧古塔地處苦寒之地,日子倒也安靜祥和,比之繁華之地少了勾心鬥角,多了一份赤子之心。文人學士們相對自由一些,他們平時也可以組織聚會,尋訪古蹟,寄情于山水,苦中作樂。


蕭曉四姑娘


所謂“披甲人”,是清代泛指八旗兵丁的一個專有名詞。

八旗原本兵民合一,無所謂“披甲”與否,但入關後變成了兩個定義,一個是泛指的“八旗”,所有入旗的滿、蒙、漢軍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是“旗人”,另一個是八旗內挑選專人成立的各種軍事組織,如京營八旗設立的護軍營、驍騎營、火器營、前鋒營等,各地駐防八旗設立的馬甲、步甲等,“旗人”是沒有名額限制的,只要父母是“旗人”,所生子女即自動成為“旗人”,而“披甲人”則是有名額限制的,如京營火器營,額兵(披甲人)總數在道光年間為7813人,其中內滿洲火器營4016人,外滿洲火器營3797人,又各分為護甲、炮甲、鳥槍甲、有米養育兵和無米養育兵5級,名稱看上去像是兵種區分,實際上是糧餉等級的區別,事實上炮甲也有用鳥槍的,鳥槍甲也有用炮的,馬甲也有當步兵的,步甲也有當騎兵的,但當騎兵的步甲也領馬甲的“工資”,反之亦然,只有被挑選成為這種帶“工資”、入京營或駐防名額編制的兵丁(包括軍官或士兵)才算“披甲人”。不過實際上只要是出任各種官職差遣的,也都能算“披甲人”,因為清代旗人不論文武,只要當兵、出仕,就能享受除旗人都能享受的“旗地”收入以外的一份糧餉。

寧古塔位於吉林省,唐代為靺鞨忽汗水,先秦屬於古肅慎國,其東北的呼爾哈是滿族始祖——東北女真建州部最早的定居地屯河城所在地。寧古塔城位於吉林市東五百九十里(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南約三十公里之寧安市),南距朝鮮界六百里,東至大海三千餘裡,北至混同江蒙古界六百里。轄地東西闊八百餘裡,南北六百餘裡。“寧古塔”是滿語“六個”的意思,因為最初這裡居住著各佔一方的六兄弟家族。

清順治三年(1646年,即清軍入關後兩年)在寧古塔設立寧古塔昂邦章京(將軍),作為吉林最高八旗駐防長官,總兵力(披甲人數)達一萬左右,其中駐紮在寧古塔城的約3600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寧古塔將軍遷往吉林烏拉(即今天的吉林省吉林市),改稱吉林將軍,寧古塔降為副都統管轄地,只指揮寧古塔一地的駐防八旗,總兵力在道光年間為1400人。

駐防在寧古塔的八旗兵丁多不是從京營八旗中挑選,而是在未曾“從龍入關”的滿洲人、尤其是當時稱作“索倫諸衛”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錫伯、赫哲等和女真源流相近、較早歸附的東北遊牧民族中挑選,因為這些部落世代居住在東北邊陲,熟悉當地地形,也適應當地氣候和環境,不容易產生抱怨心理。

因為當時的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在內地漢族人看來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是”若到寧古塔便十個黃泉也不怕“的恐怖地帶,漢族人視為畏途。自順治年間起清廷就不斷將各種”要犯“,包括犯罪官吏、觸犯文字獄法網的讀書人及其家屬、”作亂“的”脅從“及其家屬等發配到寧古塔,把他們分配給當地駐防兵丁為奴,他們的身份既是流放的罪犯,又是這些本身實際上也在”出苦差“的邊防兵將的奴隸,不但地位低下,人身不得自由(那些兵將有監視他們不得逃票的義務,又是可以隨意奴役他們的主人),而且氣候、飲食、生活條件都糟糕透頂,遠離家鄉和熟悉的人際關係圈,無法享受一名平民所能享受的各種權利,如置業、科舉、經商等(就更不用說許多被髮配到寧古塔的人原本地位較高、生活條件較好,甚至是級別不低的官員了),因此才會被漢人視作畏途。

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後吉林烏蘇里江以東全部喪失,大批寧古塔披甲人被徵調入關,對付太平軍等內亂,寧古塔城的邊防駐屯地位不斷下降,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寧古塔稱該設綏芬廳,不再由寧古塔副都統兼理軍民事務,民政交給既可以由旗人、也可以由漢人擔任的“廳同知”處理,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也即辛亥革命前一年)清在沈家本的建議和主持下用《大清現行律例》替代《大清律》,“充軍給披甲人為奴”的刑罰雖未明文廢除但實際上已形同虛設,綏芬廳也改為和普通內地地方行政機關相同的府治,稱為寧安府,副都統的權利進一步下降,兩年後清廷退位,八旗制度瓦解,寧古塔副都統及寧古塔八旗駐防兵全部取消,這裡作為內地漢族流放犯人發配目的地的歷史,至此也畫上了句號。


陶短房


  清宮劇裡經常有“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處罰。

  很多人就認為“披甲人”就是指士兵,實則不準確。準確說,披甲人是清代戍邊士兵一種,主要是降人。

  清代八旗制度是“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

八旗將士按照身份分為“旗丁”、“阿哈”、“披甲人”三種。旗丁是女真人;阿哈即奴隸,多是漢人、朝鮮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於阿哈。披甲人又分馬甲(騎兵)和步甲(步兵)。

  因而清代歷史上的披甲人多是指投降降後又披甲上陣為滿洲效力的人,可見他們出身是降兵,其地位低於一般軍人,但高於奴隸。所以可以接收蓄養奴隸。

  因而清朝皇帝經常將一些犯人或其家屬發配給披甲人當奴隸,以安撫收攏。

  清後期,披甲人的意思也多引申為軍人。

  順便說下寧古塔。寧古塔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清代設有寧古塔將軍,統轄黑龍江,吉林及盛京(瀋陽)以北廣大地區的軍政。


趙燕雲


寧古塔這個地名在清朝有著令人膽顫的含義,那是一個還沒有工業開墾土地的年代,在國家的邊緣地帶還有著眾多蛇獸橫行、瘴氣橫生的蠻荒禁地等待著人們的探索,寧古塔的位置主要包括現在黑龍江的一部分以及俄羅斯到海參崴一帶的一大塊領地,幅員遼闊難以丈量。


在清朝入關之前,這裡只有少部分的女真人土著在此活動,他們主要依靠採集人參,射殺水貂、水獺獲得毛皮與中原王朝交易,靠著漁獵為生

披甲人等同於邊防民兵

在清朝入關之後,因為北面俄國的勢力逐漸膨脹,為了抵禦俄國的侵略,清朝皇帝開始逐漸將這裡打造成了邊防重鎮,將很多在中原內收編的降兵降將發配往了寧古塔,將他們駐紮在了這裡,為清朝守起了邊疆,抵擋起了俄國人的入侵。

這些從中原發配而去的降兵降將就被稱之為了披甲人,披甲人除了分佈在寧古塔之外,發配到全國的各地的漢人降兵降將也被清朝稱之為了披甲人。


可以說披甲人就是清朝駐紮鎮守在清俄邊境的邊防士兵,但是他們的性質有點像民兵,他們沒有戰事的時候就靠開墾土地養家餬口,有了戰事就會拿上武器披上盔甲去作戰,一旦被髮配到了這裡,子子孫孫後代都不得離開,只能在這裡紮根散葉,為這裡增丁添口,除非有特殊的赦免才能離開。

披甲人並不是寧古塔的統治者,他們位居在寧古塔地位的中層,在他們的上面是滿清的女真人,這些女真人是滿清旗人,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清朝就是依靠著這些旗人擔任寧古塔的將領,控制著這些漢人降兵降將的。


發配寧古塔的恐怖

因為後來兵事的減少,清朝獲得披甲人的渠道變少了,所以他們只能通過在寧古塔當地重新編練士兵擔任披甲人。

為了填充寧古塔的人口,清朝會將很多犯了重刑的犯人發配到寧古塔,對於當時的很多犯人來說,發配到寧古塔一點都不亞於死刑,因為這一路上路途遙遠,只能靠步行,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折磨。

而且這一路上山林茂密,虎狼橫行,在當時東北的大地上隨處可見兇猛的東北虎,稍有不慎就會被突然竄出的東北虎以及野狼咬死。


但能活著總比死了好,所以很多人只能安心的認命,乖乖來到了寧古塔。

在這些犯人中分兩種待遇

第一種是不為奴的,他們中有很多是因為科舉作弊以及各種文字獄等文事獲罪的,因為是文人的原因,所以給他們留有了一定的地位,在來到寧古塔之後能成為這裡的居民,可以在這裡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另一種就是給披甲人做奴隸的,披甲人辛辛苦苦的為清朝守著邊疆,難免是有脾氣的,為了安撫披甲人們的脾氣,清朝就會將一些案情卑劣的犯人發配給他們當奴隸,伺候他們,這就是給披甲人為奴的犯人。



這是個時候可能大家就會問了,是不是寧古塔這個地方有著一座聳天立地、怪異非常的巨塔啊?要不然為什麼會叫做寧古塔呢?

實際上寧古塔根本就沒有塔,這裡一片蠻荒,寧古塔這個名字的由來實際上是滿語漢化翻譯的叫法,在滿清的傳說中,他們的六個祖先是發源於此的,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他們就將這裡稱之為了六個,六翻譯成漢語就是寧古,個翻譯成漢語就是塔,這就是寧古塔叫法的由來。

所以說清朝寧古塔的披甲人就是為清朝駐守邊疆的漢人民兵,明朝不少的士兵在被俘虜後就有一部分人被髮配到了這裡,他們成為了這裡的永久居民,成為了這裡的一部分,他們並沒有因為民族的原因被此處的旗人所輕視,他們受到了當地土著的歡迎,也為開墾寧古塔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清朝,寧古塔除了是蠻荒苦寒的象徵之外,因為這裡的民風淳厚,還是民風樸素的象徵。


孤客生


大家都以為送往寧古塔,在這苦寒之地流放,是十分痛苦的,其實未必。

首先、解釋一下寧古塔和披甲人。

寧古塔在東三省,是清朝龍興之地,清朝喜歡在此屯兵練兵,以備關內需要。這裡當兵的都是滿族、赫哲族等少數民族,也稱為披甲人。

其次、去寧古塔流放並不是十分痛苦。

清朝曾經多次搞文字獄,很多有文化的江南知識分子都被送往寧古塔流放,影視劇經常有表現,大家以為在寧古塔苦寒之地流放,當奴才是非常痛苦的,其實不然。

1.送往寧古塔流放,需要長途跋涉步行前往,而且是被士兵押解的,有時候還帶著鐐銬,這對於習慣江南氣候的讀書人來說,的確非常辛苦。所以在路上,不少犯罪的讀書人活活凍死和累死了。

2.一旦來到寧古塔之後,這些讀書人都是地主出身,瞭解耕作技術,而且文化知識非常高,這對那些披甲人來說,是非常崇拜的。披甲人都非常淳樸,他們往往不把這些流放的讀書人當奴才,對讀書人都非常客氣,這些讀書人也改善了當地的耕作技術,提高了當地的文化水平。

這一點,從清朝三令五申那些披甲人一定要嚴格管教為奴的流放讀書人可以看出來。

( 我是答者陳重山,多交流啊。)


白虎創業志


披甲人就是穿盔甲的人,即清朝在黑龍江的駐防部隊!當時的清朝在關外設了兩個軍區,駐紮兩支軍隊並設立兩個軍事主官。一個是盛京軍區,軍區首府在盛京,管轄範圍大約現在的東北南部到鴨綠江丹東地區,軍事主官叫盛京將軍;一個是寧古塔軍區,軍區首府在寧古塔,管轄範圍大約現在黑龍江到六十四屯地區一帶,軍事主官叫黑龍江將軍。

黑龍江地區在當時人煙稀少,又距離朝廷中央非常遠,使得糧草軍餉轉運十分困難,朝廷是儘量的讓糧草就地屯田就地解決,這種方式在任何朝代都一樣。而這些給披甲人種田種地的人就是這些罪犯,不過這些人也不多就是了,畢竟每年的朝廷重犯不多。

當然,如果女的被髮配到寧古塔去確實比較慘就是了。因為寧古塔又窮又苦,中原的妓院不會開到這邊做生意,這些當兵的生理問題自然就很難解決了。所以朝廷也就想個辦法自己開妓院,朝廷發配這些罪犯女子去到寧古塔就是去當軍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