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總則】固原,古稱大原、高平、蕭關、原州,簡稱“固”,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寧夏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是歷代中國兵家必爭之地。

固原地處黃土高原上六盤山北麓清水河畔,西安、蘭州、銀川三省會城市所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寧夏五個地級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黃城市。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中心城市,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是少數民族地區,全國最大回族聚居地,是伊斯蘭文明與中原文化交匯處。固原市是中國四大馬鈴薯種植基地之一和中國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農產品集散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產品基地示範區,方棋發源地。著名的紅色旅遊城市,是長征十大潛力城市之一。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8年04月,入選“2018暢遊中國100城”。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地理位置】固原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的六盤山地區。東部、南部分別與甘肅省慶陽市、平涼市為鄰,西部與甘肅省白銀市相連,北部與本區中衛市、吳忠市接壤。地域範圍在北緯35º14″-36º38″,東經105º20″-106º58″之間。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歷史前言】舊石器時代,距今2.7萬年至3.2萬年,在彭陽縣發現古人類活動遺址。

新石器時代,已有農業為主的氏族部落。

戰國時期,屬秦國版圖。

秦朝,最早的行政建置始於秦惠文王時期(公元前337~前311年)的烏氏縣(在今原州區南),後又增設朝那縣(今彭陽縣古城鎮)。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縣(今原州區),共轄21縣,屬今本地的有高平、朝那、烏氏3縣和月氏道(今隆德縣境)。東漢,仍仿西漢建置。

西晉,新置都盧縣。東晉,有高平、朝那、烏氏、都盧4縣。

南北朝,本地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屬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鎮,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鎮置原州,並置高平郡和縣,均治高平。原州領高平、長城2郡,高平、裡亭、黃石、白池4縣。北周置原州總管府,仍領郡2、縣4。

隋朝,統一全國後,大業三年(607年)廢原州暨總管府,置平涼郡,領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樓4縣。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廢平涼郡復置原州,貞觀五年(631年)復置原州中都督府,到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平涼郡。廣德年間(763~764年)沒於吐蕃。

宋朝,屬本地的有鎮戎軍(今原州區)、懷德軍(今原州區黃鐸堡鎮)、德順軍(今隆德縣)、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

金朝,升軍為州,改鎮戎軍為鎮戎州,德順軍為德順州,廢懷德軍和西安州。

元朝,設有開成路、開成州、廣安州。

明朝,置固原州和固原衛,明正統十年(1445年)置固原巡檢司,以“故原州”之名,“諱故而改固”得名。成化五年(1469年)為固原衛治;弘治十五年(1502年)為固原州治,又為固原鎮治。

清朝,置甘肅省,固原州劃屬甘肅省。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固原州為直隸州,領海城(今海原)、平遠(今同心)二縣及硝河州判、打拉縣丞。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固原直隸州,改置為固原縣,屬甘肅省涇源道,後又改屬甘肅省平涼專區。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自陝北西征進入固原縣境,在以廟兒掌為中心的地帶,成立了固北縣蘇維埃政府。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04月,固北縣撤銷。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01月,海固事變(固海回民三次起義)被國民黨殘酷鎮壓。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國民政府在甘肅省在固原、海原、隆德、靜寧、會寧五縣邊界地區設置西吉縣,劃固原的硝河、張易等鄉村歸西吉縣。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08月,固原解放。

1949年10月,固原縣、隆德縣、海原縣、涇源縣(原化平縣)屬甘肅平涼專區、西吉縣屬定西專區。

1953年11月,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成立,自治州首府為固原縣,轄西吉、海原、固原3縣。

1955年11月,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撤銷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專區。

1958年11月,甘肅省涇源縣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

1970年07月,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行政公署,行署駐固原縣,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涇源5縣。

1983年10月,從固原縣析出王窪、彭陽區所轄馮莊、王窪、羅窪、小岔、孟塬、草廟、交岔、石岔、古城、新集、溝口、彭陽、城陽、紅河、川口15個人民公社成立彭陽縣。

2000年01月,固原地區固原縣大戰場鄉移交吳忠市中寧縣屬地管理。

2001年07月,撤銷寧夏區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2年07月,撤地設市,改固原地區為固原市,固原縣改稱原州區,轄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和原州區。

2003年03月,實施了“撤鄉並鎮”工作,全市共減少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31個。

2004年02月,海原縣整建制劃入新成立的中衛市管轄。

2008年02月,劃固原北部黑城鎮、七營鎮、甘城鄉及炭山鄉部分歸海原縣。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人口】2017年,固原市總戶數為46.46萬戶,戶籍總人口150.58萬人,其中:男77.53萬人,女73.05萬人,城鎮人口36.36萬人,鄉村人口114.22萬人,回族人口71.16萬人,佔總人口的47.3%。

【交通】公路:福銀高速公路(福州-銀川)青蘭高速公路(青島-蘭州)涇華高速公路(涇源-華亭)、固西高速公路(固原-西吉)西會高速公路(西吉-會寧)彭青高速公路(彭陽-青石嘴)、銀昆高速公路(銀川-昆明)黑海高速公路(黑城-海原)、國道22、309、312、327、341、344、566線。

鐵路:寶中鐵路(寶雞-中衛)固王鐵路(固原-王窪)定固鐵路(定西-固原)環海中鐵路(環縣-海原-中川)白平鐵路(白銀-平涼)、蘭太高速鐵路(太原-呂梁-延安-慶陽-固原-蘭州)、寶中客運專線。

航空:固原機場位於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石碑灣村,距離固原市直線距離10千米,公路距離13千米。機場於2007年9月29日開工建設,2010年4月25日建成,2010年6月26日正式通航,屬國內支線機場。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旅遊文化】西海固方言,固原地處寧夏南部山區,鄰近甘肅和陝西,屬於北方方言中的關中方言和秦隴方言。固原話作為中原官話秦隴片方言的代表,從語言學角度看,它在語音、詞彙、語法上既與陝西的關中話不同,又與甘肅的隴中話相區別,獨具特色,自成系統;從社會學角度看,它不但反映出了固原地區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經濟狀況,也反映出了它古老厚重的歷史文化。

固原,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