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錦:立足錦江,用環保實際行動影響更多人

“人才看錦江之錦江底蘊篇”(三)

趙希錦:立足錦江,用環保實際行動影響更多人

從7名員工到300名員工;

從200平方米的工作室到共13層樓的錦美環保大樓;

從2011年成立時的小公司到2016年新三板掛牌上市;

從2014年百萬的利潤到2017年繳納上千萬的稅收;

……

短短七年。作為錦江區新經濟的代表——錦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成為錦江區高質量建設新經濟的一個典型“案例”。

作為錦美環保掌舵人的趙希錦是怎樣的一個人?從環保和綠色發展的角度,他會怎樣來解讀錦江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做法?對未來錦江區高質量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發展目標,他又有怎樣的期翼與展望?


談發展:創新環保“一條龍、終生制”服務

2014年,趙希錦辭去公職,加入錦美環保。

“必須改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在對自己企業、行業和市場作了徹底研判後,趙希錦開始了企業的改革創新之路。

整合資源,打通第三方環保產業鏈的前、中、後端。2015年9月,錦美環保從一家只提供環保技術諮詢單一項目的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一家能夠提供綜合技術服務的第三方環保產業鏈服務商,成為一家領先的環保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專享定製的“一條龍”服務,是錦美環保新商業模式最大的特色與賣點。“用最低的投入,實現最好的治理效果。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不用再像以前一樣找好幾家企業分階段負責。”同時,錦美環保強調的服務“終身制”,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技術自信。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行業當前存在多個痛點,企業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要以創新為重點,在技術和服務上打造核心競爭力。

這個觀點,證明了錦美環保在三年前決策的正確性。

近年來,錦美環保高質量完成了樂山市土主鎮等十個鄉鎮汙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設計及施工、溫江工業集中發展區規劃環評等重大項目。“一條龍”服務深受地方和企業好評,環保技術也終於基本實現100%落地。

趙希錦:立足錦江,用環保實際行動影響更多人

工作中的趙希錦


談人才:感謝政府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後顧之憂

2017年,環保風暴來襲,從製造業到普通餐飲業,無一例外。

“一場真正的環保風暴開始了!”在趙希錦看來,“十三五”規劃以來,中國正式進入生態文明建設,環保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無論從政策端,經濟週期屬性還是盼環保、求生態,讓環保的高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2020年前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到2035年生態環境基本好轉的目標,都昭示著我國環保行業未來十年將持續景氣。對於企業來說機遇與挑戰並存,必須思考如何增強環保企業自身內力,迎接大環保時代對行業及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環保行業的火熱,勢必迎來各方面的競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但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對於行業發生的巨大變化,趙希錦早有準備。

從掌舵錦美環保伊始,他在公司就作出了“讓技術創新無後顧之憂”的承諾。而今,錦美環保辦公大樓一半為高端實驗室,企業科研人員超50%。

目前,錦美環保已經擁有自主集成的單端膜系統、汙水深度處理集成膜技術、循環水無磷水質穩定劑生產技術、汙水生物淨化與生態重置等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同時,作為環保專家的趙希錦帶領企業專家技術團隊先後主持完成了40多項省部級以上環境科研項目,並帶領錦美環保成為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專注於提供系統環境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此也感謝錦江區委、區政府在人才引進發展方面給予我們企業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專家技術人才到了錦江之後很安心。”趙希錦表示,正是由於錦江區如此優厚的人才待遇,解決了企業專家技術人才的很多後顧之憂,比如購房、醫療和子女的入學等等。

談未來:從事環保行業需要社會責任感

今年的“6.5”環境保護日,“成都最美環保人”評選結果揭曉,作為專家型企業家的傑出代表,錦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希錦當選為2018年“成都最美環保人”。

“環保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最大的特點是社會責任感。”趙希錦表示,自己就曾深切體會過這份壓在肩上的重量。

“幾年前,我曾負責過一個超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項目,那是位於眉山的S—誘抗素全球生產基地,產品按克來賣,比黃金還貴。但是因為汙水的COD(化學需氧量)高達15萬,超常規生活汙水的近500倍,所以被限制生產。”趙希錦告訴記者,社會上有不少企業,具備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但是環保過不了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難以實現。

親眼見證過企業的無奈,趙希錦深深體會到環保技術的作用與環境治理的責任,不僅僅是“堵住”汙染蔓延之勢,更要“疏通”經濟發展之路。

這份對責任的認同,趙希錦始終堅持,也始終貫徹。

“我們立足錦江,放眼全國,將關注更多的區域性環保問題。”趙希錦坦言,我們將從自己做起,積極傳播環保理念,用環保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樹立環保意識,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融入到一言一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