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谋士出山相助明主,卧龙诸葛、凤雏庞统、鬼才郭嘉、冢虎司马懿等才识过人之人各为其主,为三国争霸的舞台更添颜色。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详细描写诸多经典战役体现诸葛亮的惊才绝绝,到一生传奇,能在帷幄之中料千里战况,凭借智谋赢得战役。

而后世有人将郭嘉称为三国第一谋士,坊间流传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将郭嘉的谋士地位推向新的高度。同时,卧龙与郭嘉并提,有人问:谁更胜一筹?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单论才能,两者似乎也不可比,一人军事鬼才,一人治世良才。

郭嘉军事专才,为战事出谋划策,并没有多少机会体现自己的治国才能。然而,曹操无疑认为郭嘉是具备治国才能的,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百年之后,愿意将天下事托付给郭嘉,但我们也无从了解他的政治才能。

而诸葛突出的则是政治才能,辅佐弱汉,受命刘备所托之天下大事。在谋略方面,抛却罗贯中给他加的"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甚至那场原本是周瑜为主角的"火烧赤壁",他在谋略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陈寿也曾评价:诸葛亮长于内政而短于军略。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论其出山,两者都在其各自辅佐的明主之下得到重用。

郭嘉投袁绍之日,虽六年不得重用,但在被荀彧推荐给曹操后,曹操见之则言: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在曹操的心目中,郭嘉是他谋霸业必不可少的存在,择明主而事是其施展谋略的开始,直至病逝后,曹操赤壁之战兵败后叹道:奉孝若在,何至于此!

诸葛亮出山,则是刘备听取徐庶等人推荐,后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才请得诸葛亮相助。而诸葛的政治才能确实出众,可谓治世良才。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在时间上,两人更无可争之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十八岁的郭嘉已病亡于征伐乌桓的途中。同年,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诸葛亮。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深感遗憾,但不可否认两者皆为不世之材。

戏志才离世,方有郭嘉被举荐,此句原意也不在于将两人相比,而是夸赞两者才智。原句还有前半句: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单纯的时间连接而已,并没有涉及他们的个人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