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汉末是一个乱世,也是群雄并起的大争之世。有人选择大丈夫必当建功立业,有人选择一辈子隐居不出。不过在众多人中,还是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会在适合的时候出山,这就是三国的谋士群体。说起刘备家的谋士,不得不提诸葛亮和庞统,因为这俩人都是三国的顶级智囊,一个叫卧龙,一个叫凤雏,说起卧龙凤雏又不得不提名士司马徽,正是司马徽告诉的刘备,眼下寄人篱下的刘皇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之所以颠沛流离缺的不是张飞赵云这样的万人敌,缺的是如何用好这些猛将的顶级军师,只要找到了顶级军师帮助刘备运筹帷幄,凭借关张赵的勇武之力加上刘皇叔积攒的个人声望,假以时日做成一番事业是不愁的。刘备一听就两眼放光,赶紧问到哪可以找到军师。司马徽就推荐了卧龙和凤雏,还告诉刘备,这两人只要是得到了一个,就足以平定天下。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既然说起了司马徽,就不得不提起司马徽的老师隐士胡昭,他隐居在襄樊一带名叫长乐亭。老先生算是一辈子隐居,不曾施展大才的人,但是能教育出司马徽这样的学生,也算是没白隐居。后来荆州兵团的关二爷跟曹魏家的曹仁大打出手,一时间兵荒马乱的,流寇丛生。但是就算是土匪恶霸都很给胡昭面子,遇见胡老师的庄园都绕着避开,不敢伤害分毫。既然交出了这么厉害的徒弟,司马徽的本事自然就会被拿出来和自己老师比较的。司马徽究竟是有多厉害呢?首先,司马徽精通,兵法,阵势,包括经学,道术他都是无一不精!像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打起灯笼都无法找出像这样一个全才!可以说,他基本上学到了自己老师的本事,还能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我甚至觉得这个大佬才是三国的顶尖智囊,卧龙凤雏都未必有他厉害。但是这位老先生却像是看透世间一切似的,选择了隐居。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这样一个名士,胸怀天下,而且是个绝佳大才,却选了一条隐居之路,或许在他眼里,辅佐军阀建立一个国家,根本没啥意思吧。不过对于老实厚道的刘备,司马徽还是比较友好的,很乐于为刘皇叔指点迷津。很多人说,司马徽不就是住在荆州吗,那时候的荆州还是刘表的地界。人家刘备是刘皇叔,这荆州刘表更是汉室宗亲,咋的就不给刘表推荐卧龙凤雏,而是介绍一个穷鬼创业多次失败的刘备去招揽这俩人才呢?我才这司马徽肯定是看穿了刘表难成大气候,介绍了肯定也未必能打动凤雏和卧龙,即便是勉强被刘表收入麾下,估计也难以发挥多大的作用。而刘备这个一心匡扶汉室的人,司马徽认为大有作为,因此顺手帮助刘备整理了一个猎头计划,指导刘备去找什么样的人才好发家致富。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有了司马徽的推荐,这刘备才乐颠颠赶紧去找当时离他最近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对于刘备的现状,不但是司马徽看得清楚,其实刘皇叔自己心里也懂得。当初古城君臣聚义,一时间刘备麾下除了有结拜兄弟关张,还有个虎将赵云等人,战将是不少了,缺少的就是部队和指挥官。论作战指挥,自己确实差点火候,来个神鬼莫测的大佬就很棒了。这种时候,徐庶就出现了。徐庶出现有如天降甘露,这刘备当初苦就苦在缺少一个谋士来指挥调度好张飞和关羽等猛将,有了徐庶,一出手就打败了曹军。只可惜,徐庶没能跟刘备太久,不久就因为孝道被曹操诓骗去了许都。眼看着事业刚刚有点起色,这突然感觉又要凉了,这刘备怎么想都没法接受,忧心忡忡自然是肯定的。毕竟谁也不想只做个寄人篱下的孤魂野鬼。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拜访诸葛亮也是非常不赶趟,三次之后这才把诸葛亮收入麾下。诸葛亮给刘备搞了一个私人订制的夺取天下的计划,那就是联合孙权一起抗曹,最后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有了争雄的基础,刘备才能拥有天下,复兴汉室。这样的规划也得到了不错的执行,特别是在孔明亲自出马一顿忽悠之后,周瑜和孙权等人都热血上涌,和穷鬼刘备联合抗曹。不成想还很顺利,火烧赤壁烧掉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有生之年都无法再搞定对抗曹魏的势力。拥有了卧龙以后,运气极佳的刘备又因为诸葛亮的发掘,得到了庞统。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不过古人似乎也是个外貌协会的,看见诸葛亮俊秀飘逸,就觉得是个人才;而凤雏庞统长得丑,直接搭理都不怎么搭理,调拨人家去治理小县城。这样一个可以治国的大才,跑去处理乡间的鸡毛碎片琐碎事情,这无疑是屈才了。庞统也不爽,于是就在县衙喝酒,不理政务。还好张飞去巡查,发现了这个大才,才又把人给请了回来。这便是张飞粗中有细的地方,假如换个人,上去就是一顿打,估计后头也就没有庞统了。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得到庞统和诸葛亮的刘备,开启了入川之旅。关羽和诸葛亮镇守荆州大本营,而刘备带着部分精锐主力进入西川,帮助刘璋守家,其实是去鸠占鹊巢的。不过在入主西川的战役中,庞统不幸阵亡,最终还是要千里调拨诸葛亮来辅佐指挥。后来也是顺利拿下西川,诸葛亮也算是居功至伟。但是这个时候,刘备手下的顶级军师就一个诸葛亮了,而司马徽所说的二人得一可以安天下,也确实如此。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后来更是在刘备时候,五虎将人才凋敝的情况下,帮助蜀汉延续了数十年,一个军政双全的丞相,为蜀汉操碎了心。

襄阳名士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半句话却常被忽略


其实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司马徽说的后面一句话,那就是在孔明出山以后,司马徽的一句感慨“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司马徽不愧是看穿世间万物的人,他一眼就知道诸葛亮虽然得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发挥才干的君主,但是他却没有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朝代。假如诸葛亮生在盛世,或许他能更好地治国理政,但是在乱世,投了哪个老板就是个玄学问题了,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跟的刘备是个好老板,却是一个创业期的老板,因此诸葛亮很多事情只能事无巨细全都一一过目。长年累月的操持劳累也让诸葛亮非常短命,最终还是心力交瘁死于北伐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