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三国中的空城计可谓脍炙人口,老少爷们们耳熟能详,我们既赞叹诸葛孔明的运筹帷幄临危不乱,又笑话司马仲达的多疑狡诈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以说空城计虽是败计,但也为诸葛亮的光辉形象狠狠的渲了一笔。笔者当年听空城计的故事时,也总想着羽扇纶巾,恨不能生活在三国时代,用现在的话说,叫穿越回去……

后来长大步入社会,再次去看三国时,对这空城计产生了怀疑,当然,并非怀疑空城计本身,也不是怀疑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而是怀疑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当年的司马懿真的这么不堪么?真的是被人所称的那样畏蜀如虎么?他真的不晓得西城县是座空城么?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三国演义》中关于空城计的背景描述

大约公元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曹魏,一路败曹真招孟达,连番征战无人可挡。不得已,魏帝曹睿启用了老将司马懿,命其领兵25万迎击蜀汉大军。而被称为冢虎的司马懿也不失所望,他先是自宛城神速出兵行军千里斩了孟达掌控新城,后又判断出了诸葛亮军事布局,攻陷街亭,断了诸葛亮的粮道,最终兵锋直指诸葛亮中军所在西城县……

暗子孟达被杀,粮道被断,诸葛亮大军濒危,不谈北伐了,只能想法子回师跑路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到不是说诸葛亮不重视自身关键节点导致没算计过司马懿,惯从内部瓦解对手的诸葛亮,惯于断人粮道的诸葛亮,对于自己的暗子,对于自己的粮道,自然是重视非常小心小心再小心,奈何,猪队友太多,而对手又太强大。孟达忽略诸葛亮的提醒小看了司马懿的行军速度,还认为自己有一个月时间准备呢,守护粮道的马谡领命前头头是道,说的诸葛亮自己都口服心服,可谁想亲自上场却是个纸上谈兵的货呢,副将王平不错,可没权啊,只能起个预警作用……

千里江堤毁于蚁穴,一招失误满盘皆输,所有的大将都领兵去打通撤退路线了,紧急布置完善后事宜的诸葛亮面对进军神速的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只能施展空城计,以求败中脱身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看《三国演义》,有人当是小说,有人当是历史,选择不同,对空城计的理解也就不同

因为王平的及时报信(王平虽然阻止不了马谡的排兵布阵,但王平可以把马谡的布局快马报告诸葛亮),诸葛亮已经预算到了街亭失守,预算到了粮道被断后北伐良好局面即将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也预算到了司马懿大军马上就会抵达……面对如此局势如何安然撤军?修剑阁蜀道、设疑兵……

诸葛亮的布置有条不紊,估计自己殿后直面大军施展空城计,也在孔明的计划之中……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如当小说,那空城计也就是一番演义,是罗贯中设计出的故事桥段,通过司马懿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去衬托出卧龙的临危不乱运筹帷幄,除了厚度,感官上和今天的爽文也没啥不同

曹魏大军开进城墙下,司马懿看到城门前二十余百姓恍若无人,安然打扫,看到城楼顶诸葛亮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对于退兵,司马懿解释说,如果不走,必然中计。仿佛印证司马懿的解释,曹兵在退却的路上,又是数次遇到蜀汉的山头伏兵,那是叫旌旗招展战鼓喧天。如此情况,司马懿不做恋战,直接退回街亭

至此,空城计成,诸葛亮虽然大势已去,但也安然退回汉中。而司马懿呢,只能徒呼,吾中计矣……爽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但如果把那一段当做史书去看,空城计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大顶尖政治家各取所需后的收官之做,诸葛亮的布置,实质是给司马懿退兵找的借口,让司马懿面对曹睿时,有个官样说辞

蜀汉大军尽丧,诸葛亮归天,这是曹魏所需求的,但司马懿不需要。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被曹家祖孙三代猜忌,身处曹魏漩涡,如果没了外敌,司马懿也就失去价值,完全成为案板上的肉。所以对司马懿来说,解围之后放蜀汉回归,养寇自重发展自身势力,才是最有利的选择,也是必须的,过犹不及嘛。至于未尽全功,懊恼的是曹睿,司马懿说,管我啥事

放蜀军回汉,怎么放,如何放,那就看诸葛亮配合了,自己虽有十五万大军,可这大军姓的是曹不是?如果放的太明显,说不准就有哪个大将拿出诏书,把自己下了狱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兵法有云,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对于曹魏,诸葛亮从来没算赢过,他的北伐,靠的是知己知彼,靠的环环相扣。曾经有人问诸葛亮,丞相北伐为何带如此少的兵力?诸葛亮回答,打仗靠的是谋略施展。其实说这话的时候,诸葛心里都在滴血:要是有兵,还用得着算计着算计那嘛,要不是为了兵员,俺至于七擒孟获嘛。曹魏势大蜀汉国小力微,以攻代守,不打不行,兵力不够,只能在谋算上下功夫

智者最烦遇到智者,因为谁也骗不了谁。比这还烦的,是对方兵更多,将更广,粮草更充足。诸葛亮北伐连番胜仗,兵逼洛阳长安,如此优势,但当得知司马懿复出消息时,也是大惊失色,感叹中原不易得,那时候诸葛亮其实已经有了退兵的准备。后续的进击,一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或许运气好能成呢;二来给司马懿送功勋,让司马家在曹魏搅起风浪,曹魏不稳,蜀汉才有机会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面对司马懿大军,马谡守不住街亭,换成诸葛亮自己,能守住么?一样守不住的。对于失败,诸葛亮早有预料,对于安然撤回,也是计划之中,这才有空城计的诸葛亮的从容不迫,才有了司马懿的浮夸演技,他们二人心照不宣……

一个得到了时间,一个得到了“武台”,双方都有受益。当然,对于此次谋算,诸葛亮也是无奈选择,只是自身国弱,没办法#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

#聊聊三国那些事,千元大奖等你拿#空城计成就了谁,卧龙?冢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