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这么宽松自由,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

用户101516242871


南宋灭亡后,元朝在中原大地的统治延续了仅仅97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元朝的短命,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没能完全容纳入汉文化,最终被汉人(蒙古人口中的南人)推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汉文化作为分支的朝代,唯一一个对汉文化没兴趣的朝代。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帝国仍将发家的漠北地区,作为他们的首脑机关,而大元只是他们的一隅。在大元统治的大片中原土地上,汉人和汉文化只是一个枝叶,还存在着其他的民族、文化和宗教。

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共治国家的方式,他们对藏传佛教兴趣浓厚,对儒家毫无兴趣。他们对汉字、华夏礼仪、典章服饰兴趣缺乏,也对农业生产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与华夏所有封建王朝,对农耕大力推行的态度完全不同。

元朝统治者不喜欢农耕,反而对商业贸易很推崇。虽然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实行了"汉法",但随着他人亡政息,并没有被后代完全推行下去。草原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根本之重,农业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枝叶。   

元朝的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福建的泉州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港。在蒙古人面前,过去长期存在于人们脑中,儒家治国的汉文化等概念被彻底抛弃,他们不避皇帝"讳",因为他们是高度自信的"马上民族"。

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堂堂儒家竟然跟乞丐成了难兄难弟的末流。

同时,在元朝中期之后,皇帝很短命,平均在位1.85年,元宗室内部斗争激烈。他们搞了很多不平等、不合理的政策,最终导致民间积压的怒火和不满爆发,酿成元末农民起义大势。

影视剧中的察罕帖木儿形象

在元末风云变幻之际,察罕帖木儿(金庸小说里赵敏她爹)、孛罗帖木儿这两员统帅在击退红巾军后,立刻开始争夺山西和河北。察罕帖木儿收复山东后持功劳自大不满,被刺身亡。

而另一名立有大功的统帅李思齐,在击破红巾军后拥兵陕西,观望天下大势。察罕帖木儿的儿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进攻数次,都不得以破,最终李思齐降大明。

元朝在最关键时期,却出现有功统帅不断争功、观望形势等事情,说明他们自己人都厌倦元朝上层统治者,最终因内讧过多,又遇上战略高手朱元璋,良将徐达、猛将常遇春等在中国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皇帝、大将,又怎能不迅速败亡?


大国之巅


试问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哪里看出宽松自由。后世学者一定要提防陷入历史迷惑主义,不要把落后文明的治国无方、束手无策、社会混乱当做国策宽松。

元朝虽然盛极一时,疆域面积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但元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既有历史、治理因素,还有外部因素。

其一历史因素,起家不正,治理无方

无论试图了解哪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起家史必然要进行充分的了解。蒙古族主导的元朝帝国,一直在史学界饱受争议,争议的论点就是元朝起家是伴随疯狂屠戮开始,最后以血雨腥风结束。

虽然元朝之前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比如辽、金等国,但这些少数民族残忍嗜杀的程度相加再乘以十倍都不及元朝。以两个宋金两国与元朝交战的两个例子来说明:

1. 灭金攻蔡,人肉护盾。

元朝灭掉金国的最后一场战役是蔡州之战,金章宗死后传位给金哀宗,哀宗皇帝在完颜承麟和完颜忽邪虎的帮助下奋力抵抗。此时,穷凶极恶的元朝军队,攻城不下居然想起战争史上最为军事家不齿的阴招,让俘虏的老百姓背土填河,守城的金兵看到城下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不忍心放箭弑杀,蒙古军队才由此可以渡过护城河。在登墙攻城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把金军逼的走投无路,金军只好把战死的士兵和百姓用锅熬成人油用来抵挡蒙古军队。整个蔡州之战,简直惨绝人寰、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2. 灭宋之战,常州屠城

蒙古军队在攻打南宋的时候,据《金史》记载共屠戮中原城池二百余座。常州之战中,南宋刘师勇与伯颜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战,双方整整打了8个多月,等到常州城破以后伯颜下令屠杀常州城内所有的百姓,整个常州变成一座真正的鬼城,空城。常州屠城仅仅是蒙古军队残忍嗜杀的一面。据统计:蒙古统治期间,中原文明包括汉人以及汉化的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共减少人口7000万,整个元朝军队所到之处就是一场人类的大清理计划。

试问这样的封建王朝,岂能长治久安,仇恨的种子从一开始就被埋藏而下。

等到元朝建国以后,将百姓的等级划分为三六九等,阶级划分特别明显。元朝以统治的先后顺序,契丹人为一等民、女真人是二等民、汉人是三等民。

它等于把最应该学习的群体摆在最不屑一顾的位置。常言道“胡无百年运”,他并没有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任用贤能的汉人推进汉化改革,而是采用高压政策,打压先进文明的发展,岂可久乎。

其二外部因素,治黄导火,一触即发

元朝末年流传一句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正好赶上黄河多年泛滥成灾,黄河沿岸地区成为一篇荒无人烟、不毛之地。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中国北方的耕种和经济中心。

元朝有见识的大臣,比如宰相脱脱上书请求治黄,因为黄河不治必是人心。但是此时的元朝仅仅是能存活几天的问题,因为实在太腐败了。这群元朝官员以前过惯了四处烧杀抢掠的日子,如今掌管天下后,还是不忘本性,搜刮民脂民膏,压迫百姓。最终元朝还是决定治理黄河,动用数十万苦力,拨款上百万白银,哪知道治黄却变成腐败的元朝官员疯狂敛财的财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引爆了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揭竿而起,元朝逐渐也就退出历史的舞台。

由此可见,元朝的灭亡实际上是落后文明没有及时的进行汉化,相反而是采取打压中原先进文明的措施,限制中原汉人发展,逆历史而动者,纵使武力再强大,终究还是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殆尽。


历史守望者


言史堂带你回顾前朝旧事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 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 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 不破黄龙誓不休。

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首儿歌,没有压迫哪来的反抗,所以元朝宽松自由这个命题是个假命题,不太合适。

元朝国祚98年即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内而外原因种种,诸如上位者权力的频繁更迭,但更多的是元朝对于汉族人的压迫,显得毫无宽松自由的意思。

忽必烈定都大都成立元朝以来,整个元朝历史上农民起义就没有断过。元朝统治时期把人分成四等人;

蒙古人:蒙古人作为征服者,处于领导地位,自然高人一等,

色目人:元朝统治者称征服西亚和中亚地区的20余个名族的统称。当然色目人也分高低,越早承服蒙古人的地位越高,反之亦然。其中畏兀儿人地位最高,也最得蒙古人信任。

汉人:元朝称的汉人和我们传统理解的汉人是不一样的,当时元朝将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西夏的党项人,朝鲜的高丽人,全部划归到了汉人这一范畴中。和我们理解中的汉人有一定的区别。

南人:即为南宋遗民,在当时有五千万人口之巨,同时也是地位最低等的人。

当时的南人地位就像牲口一样,低到什么程度呢,

《元典章》卷四三有明确记载:“至元二年(1265年)二月,忽必烈下诏,凡杀人者虽偿命讫,仍征烧埋银五十两。若经赦原罪者,倍之。”《通制条格》规定蒙古人在于汉人发生斗殴时“汉人不得还报, 指立证见于所在官司陈诉; 如有违反之人, 严刑断罪。”

有压迫就有反抗,到了元末这种反抗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元朝的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毛主席有句词形容元朝的统治非常也有意思也很准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