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和高通,誰才是5G技術的領頭羊?

元池喜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這樣說,高通依然是主導,但是華為已經的標準制定者之一了,是僅次於高通的存在。

高通可以說是全球無線通訊專利的霸主,在3G時代,高通的高管說:”3G時代是無法繞過高通的“可見高通的實力。3G擁有3G時代最多的通訊專利,基本上每一臺需要用到3G的設備都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華為就是中國在通訊領域的老大,也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不過,對比高通,華為還是後起之秀。但是這個後起之秀有一點牛逼,就是在4G時代開始,華為擁有的核心專利是第二多。

同時,華為在5G時代成為了標準制定之一,華為的PolarCode碼成為eMBB場景編碼中控制信道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成功,但是美國的LDPC方案也即是高通主推的,贏得了大多數。

所以,在5G時代,高通還是最大的贏家。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移動網絡核心專利的5G手機每臺收取專利費:單模5G手機:2.275%;多模5G手機(3G/4G/5G):3.25%。使用了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單模5G手機:4%;多模5G手機(3G/4G/5G):5%。如果一臺3000塊的多模5G手機,需要向高通繳納150元左右。

同樣是通過5G的專利收費,諾基亞估計一臺收費3.4美元左右,良心又便宜。

作為標準制定者的華為還沒有公佈收費標準。


太平洋電腦網


高通的底蘊非常厚,華為是後起之秀。打個比喻,高通是導師,華為是學生,學生在某些方面超過導師,但導師的積累更深厚,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因此,押寶關鍵技術研發與專利佈局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高通的專利較多分佈於小型基地臺與自我組織網路;英特爾的專利佈局於毫米波技術.Ericsson的專利較多分佈於交遞與分對稱傳輸;諾基亞的專利在裝置與裝置通訊LG的專利較多在多重無線電存取網路三星的專利較多在大型多重輸入輸出索尼較多在中繼華為的專利較多在全雙工通訊。以上是一個北美才會上半年的統計,下面是一個網站叫 pwatchdog.com的專利數量,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而由此衍生的標準必要專利(SEP)已成為各科技大廠合法搶佔市場佔有率與鞏固核心技術的手段或武器。

華為現在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通訊製造商,已超過愛立信。華為又是世界上唯一能解決高速鐵路上通話率信號正常的公司,即使是在磁懸浮430公里/小時的高速列車上,華為系統依然可以運作。衡量5G技術的標準也看其在手機上的普及使用,已發售的華為Mate10手機已支持4.5G標準,並可直接過渡兼容到今後的5G!

作為備受期待的下一代通信系統,5G將實現遠超4G的性能。但5G終端的開發複雜得多,要實現5G商用,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是運營商建立5G商用網絡,二是設備商製造出支持5G的終端,兩者缺一不可!即它需要芯片廠商先根據5G空口標準開發出5G芯片,設備商才能進一步設計生產出支持5G的手機和各種智能設備。

而對對科技態度嚴謹務實的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而不是高通和愛立信)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政府和企業。也就是說,依託於強大的集團科技資源,華為終端在5G上有著更大的潛力,綜合評定華為在5G技術及運用中已明顯領先!未來手機廠商的生存將取決於你是否有獨立自主的5G技術,5G基站網絡,5G空口標準的手機配製及5G芯片,3者缺一不可。


通信一線


據報道,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這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政府和企業。

令人心痛的是:在通信技術的前面幾個階段裡,重要專利技術幾乎被美國的高通、愛立信壟斷,中國一直處於落後狀態!



現在華為打破了歐美國家長達20年的國際通訊技術大封鎖,也告訴世界,核心技術不再是西方的專利,核心標準也不再是西方企業大肆斂財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17日,在3GPPRAN187次會議的5G短碼方案討論中,華為公司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也是中國公司在5G標準制定階段的一次勝利。從追趕者到領先者,5G給了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趕超的歷史機遇。



按照目前中國5G技術的推進步伐,中國的技術研發推進會和國際5G標準的制定同步進行,2019年上半年完成5G技術研發試驗階段,進入產品研發試驗階段。而牌照的發放會在產品研發試驗基本成形的階段,5G的投資組網和商用會在2020年初左右,2020年對於中國廠商來說將會是5G元年,在那之前,一刻都不能放鬆。


迷世的小此生


事實上華為已經在主導5G時代了。去年九月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華為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企業。

並且在今年2月初德國電信、英特爾和華為聯合宣佈,三方合作使用基於3GPPR15標準的5G商用基站,成功完成全球首個5G互操作性開發測試。

再倒回去看題主的提問時間點應該是在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的時候,也就是一年半以前。而華為在5G上的專利含金量是有,但卻沒想象中那麼高。

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華為的Polar碼得到肯定讓華為在5G標準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編碼只是5G的初級階段,5G的路還有很長,以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至於華為與高通的較量當時還不好說,畢竟數據信道編碼方案還是由美國高通提出的基於LDPC技術的編碼提案,而華為以幾票之差惜敗。但是現在是什麼情況大家都不言而明。


歐界科技


從標準的角度來講,高通還是佔據主導地位。


簡單地講,5G的核心編碼標準一共有4個:

1. 長碼編碼 控制信道

2. 長碼編碼 數據信道

3. 短碼編碼 控制信道

4. 短碼編碼 數據信道


在3G和4G的時代,高通壟斷了所有通信的標準。而在5G時代華為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技術標準佈局,並積累了不少的成果,尤其是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被認定為5G網絡中四大核心編碼標準之一(短碼編碼控制信道)。所以5G時代,核心編碼的格局就變成了:


1. 長碼編碼 控制信道(高通)

2. 長碼編碼 數據信道(高通)

3. 短碼編碼 控制信道(華為)

4. 短碼編碼 數據信道(高通)


所以結論是:華為在5G時代打破了高通的壟斷,佔有了25%的標準,但在高通依然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高挺觀點


2016年11月17日,在3GPPRAN指第三代合作項目:無線接入網絡187次會議上,5G方案討論中,華為公司的PolarCode(極化碼,又稱短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也就是目前全球5G標準中,除了華為的PolarCode極化碼標準獲得認證外,還沒有可以抗衡的另一種方案。這足以說明目前華為在5G領域領跑全球。

當然,高通,三星,諾基亞等國際通訊巨頭也在全力研發5G制式標準和相關產品,但華為已經在國內和國內運營商,在國內的七個城市建成5G試驗網絡並提供商用,在德國和德國電信共同建立全球首個完整5G的商用網絡,在商用上已經完勝高通。

當然,在全球的5G商用上,很多國家和組織不允許或不願意看到華為一家獨大,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相信還會推出和制定一些標準,但華為已經在該領域博得頭籌,要完全超過華為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華為加油,你是我們在通訊領域的驕傲,是我們華人在世界揚眉吐氣的底氣。


仁澤至簡


5G確實是要來了,華為與高通也各有所長。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對,2017已經是去年了)12月份的一個新聞,說是ITU(國際電信聯盟)旗下的3gpp組織,提前凍結了5G標準的第一個版本(Rel.15)。比預先設置的時間表,提前了9個月,虛高一點來算則是提前了11個月。

這對業外人來說,也就是國外召開了一個團結勝利的大會而已。但對於電信行業來說,這代表著:5G可以正式上馬,推出實用產品了。

所以,現在Intel、高通、中興、華為跳出來宣告自己的5G進展。華為發佈巴龍5G01時,還著重強調:這是首款符合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

什麼是商用呢?我們推出了華為5G CPE(用戶終端),還分高低頻兩個版本哦!

這個類似於路由器的東西,什麼時候面向消費者銷售?則只能看5G往下怎麼發展了。當然你也可以提前買回家,用來接收4G信號。

這就是3gpp推出Rel.15的意義。

現在一大幫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正在努力搭建5G實驗網。中國移動打出旗號,要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世界最大的5G實驗網,所以Intel、高通、中興、華為等等頻頻傳出好消息——與中國移動合作的5G又有新突破了!

中國移動的5G實驗網目標是覆蓋國內所有一線城市,當然還有最近的百年大計三角形——雄安新區。

這樣的覆蓋範圍,就是衝著率先商用去的。這跟當年沒有拿到4G牌照的中國聯通一樣,用實驗網的名號,推廣自己的新業務。

同時,參照3gpp目前的工作效率,5G推廣的速度將會比想象中還要快。

2016年6月底,3gpp放出的5G協議規格時間表顯示:Rel.15標準凍結時間是在2018年9月。現在不僅提前到了2017年12月初,而且還完成了Rel.16中核心網NGC (NextGeneration Core)標準的製作。

現在只剩下Rel.16的SA(獨立組網)標準,據說面向eMBB(移動寬帶)商用標準在接下來的6月份就會迎來凍結。

這麼算下來,Rel.16標準凍結時間說不定會提前到2019年3月。而3gpp的標準一旦凍結,就代表著相關產品技術已經可以推向市場,所以意義也非同一般。

倒推過來,華為的5G CPE,確實到了發售的時間窗口了。現在拿出來做做PPT也不為過。

中國速度幫助3gpp救市,智能手機有了新盼頭

其實向微軟小冰學習,還能再誇兩句國人:

ITU能有這麼高的效率,可能是中國人功勞。

因為現在中國人已經“佔領” 3gpp了。據說現在3gpp各分組內,中國派駐的專家動輒佔到40%以上。連Rel.15正式凍結的大會上,都擺放起中國企業送去的熊貓玩偶。

3GPP分組大會現場

還記得2016年年底,那個讓國人充滿自豪感的“喜報”嗎?華為的Polar碼打敗高通的LDPC碼、法國的Turbo碼,成為5G唯一的eMMB場景的控制信道的編碼技術。

這是在3gpp剛剛確定5G時間表四個月之後,取得的進展。現在,華為在Rel.15標準凍結三個月後,就造出了5G CPE,努力證明自己沒有吹牛。

同樣的,高通的X50芯片也一點不落後,2016年都已經推出來做5G實驗網驗證。但高通沒有做面向個人家庭的5G產品。

華為這一次直接打旗號說自家的5G芯片,符合3gpp新推出的標準。還有普通人未來可以用的CPE產品。

總的來看,兩家都是噱頭。

因為接下來3年內的5G產品,相對於4G來說沒有什麼本質改變。5G一項核心的技術是NR新空口技術,是用來優化分配頻譜資源的。這對於智能手機基帶芯片來說,並不需要完全重新設計,因為4G、5G的數據調製解調技術,還是OFDM技術。

相對於4G來說,5G也是一個頻譜越來越合理化利用,網速越來越高的過程。重點升級在電信運營商的基站,智能手機的升級意義不大。甚至4G手機就可以享受到5G基站升級所帶來了的網速提升。

不過好在5G標準出來了,華為這樣的電信設備商,又可以賣自己的電信設備了。這麼來看,華為在5G上能拿到的紅利,要比高通多

水上焱
本文系百略網(www.ibailve.com)原創,微信ID:wwwbailve。

百略網


5G?華為現在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通訊製造商,已超過愛立信。華為又是世界上唯一能解決高速鐵路上通話率信號正常的公司,即使是在磁懸浮430公里/小時的高速列車上,華為系統依然可以運作。衡量5G技術的標準也看其在手機上的普及使用,已發售的華為Mate10手機已支持4.5G標準,並可直接過渡兼容到今後的5G!你說誰更領先??

作為備受期待的下一代通信系統,5G將實現遠超4G的性能。按照最新的時間表,在全球範圍內,5G的大規模商用最早將於2019年開始,而中國的5G商用則有望在2020年成為現實。

但5G終端的開發複雜得多,要實現5G商用,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是運營商建立5G商用網絡,二是設備商製造出支持5G的終端,兩者缺一不可!

即它需要芯片廠商先根據5G空口標準開發出5G芯片,設備商才能進一步設計生產出支持5G的手機和各種智能設備。

對科技態度嚴謹務實的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而不是高通和愛立信)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政府和企業。也就是說,依託於強大的集團科技資源,華為終端在5G上有著更大的潛力,綜合評定華為在5G技術及運用中已明顯領先!

未來手機廠商的生存將取決於你是否有獨立自主的5G技術,5G基站網絡,5G空口標準的手機配製及5G芯片,3者缺一不可。而這3者,華為都具備,並且是唯一都具備的廠商!


松風雲


3G、4G時代壟斷 5G時代繼續?

高通的專利收費方式有多霸道,5Giii就不必多說了,並且這種收費方式幾乎延續了整個3G和4G網絡時代,令全世界許多手機生產商都恨得咬牙切齒。

而就在近期,全球智能手機老大蘋果公司已經很明確表態要與高通翻臉,今後不再使用高通芯片,也不再向其提供任何專利費用。緊接著中國的華為、韓國的三星也紛紛表示拒絕再向高通提交任何專利費,而有了這些龍頭企業的帶頭示威,國產手機中的其他品牌廠商也都有向高通反抗的意思,不過終究“用人家的手短”,國產廠商的表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奏效。

蘋果、華為、三星之所以敢明目張膽地與高通撕破臉,是因為現在這三家手機廠商都有了自己生產芯片的能力,即使擺脫了高通的驍龍芯片也能讓自己生產的手機搭載自己生產的芯片很流暢的運行,其效果與搭載高通芯片並無二致。很顯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現象正在手機市場慢慢上演,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有自己動手的能力。相比這三家在世界市場已經遙遙領先的手機廠商而言,其他廠商很明顯無論在資歷還是能力方面都稍弱。

3G、4G時代很多手機廠商已經受夠了高通的壓迫,想要在5G時代下順應大潮流來找到一種真正對抗高通的方式。但事情明顯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近日,高通又向外界公佈了3GPP 5G NR相關專利授權的條款框架,首次透露了5G專利授權的許可費率,所有用上3GPP Realease 15的設備都必須按照這規矩交錢。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高通又向外界宣佈了它能生產5G時代智能手機所需要搭載的芯片,而如果智能手機要使用這種芯片以後就得繼續向高通公司交專利費。費用方面考慮到網絡兼容性,未來的5G手機幾乎都必須是多模設計,按這種規定,每賣出一臺價值3000元的高端機,就得向高通上交97.5元甚至是150元。這與3G、4G時代的收費方式無異,高通依舊在張著血噴大口準備在5G時代繼續吸手機生產商們的血。

5G時代 國產機的希望就靠華為?

高通囂張氣焰不減,依舊還想在5G時代繼續掌握霸權。而對於此,其他智能手機廠商就只能聽之任之嗎?要想逃脫高通的魔爪,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生產芯片。這固然很好,卻並非是每家廠商都能做到的。

即使有些手機廠商有能力生產自己的芯片,也未必能夠實現量產,像華為和小米等所生產的手機芯片只能用於自家的高端旗艦機中,至於中低端手機還有可能需要搭載其他廠商的芯片。即便是蘋果也生產出了自家芯片,卻還是要在基帶芯片上需要連同聯發科和英特爾才能夠保證正常出貨量。

不過,高通的芯片在業界一向以性能穩定著稱。雖然這幾家手機生產廠商已經可以自行生產自己的芯片,但在下載速度還有其他性能上還是很難與高通持平。即使搭載了聯發科和英特爾的芯片,其性能也很難與高通相比,那手機制造商們要怎麼辦?

暫且不論國外的品牌,現在國內能生產出自己手機芯片的只有華為和小米,兩者相比較,無論從技術、從能力還是專利保護程度來講,小米離華為都還差著一定距離,所以從真正能與高通對抗的實力來看,目前國產機中也只有華為暫且能與高通有一拼,將來很有可能快速生產出適應5G時代的手機芯片。

目前,高通已經叫囂自己生產出了此類芯片,並公佈了收費標準,國產機要想滅一滅高通的這股威風,就也要快速生產出能搭載5G網絡的芯片才行,但從目前看來,能有這實力的也只有華為了。


5G通信


題主問的可能是手機方面的5G技術,如果我們擴展到整個5G電信市場,華為和高通可能都不是領頭羊。

這是通訊諮詢公司訊石和Lightcouting在業內的調查評選結果。大家普遍認為諾基亞是5G的領頭羊,出乎意料?諾基亞不是掛了嗎?那是手機,諾基亞在基礎電信領域一直有比較強勢。事實上,諾基亞的確也在5G上突飛猛進。

2015年,諾基亞網絡系統當時最快的光纖互聯網(包括谷歌(微博)在美國部署的Fiber網絡在內)速度大約快10倍左右,比三星在的類似技術快25%左右(三星最快7.5Gbps)。 那時候,華為和高通還沒有進展到這一步。

2016年,諾基亞已經在北美進行了5G測試。在美國,5秒下一部720p電影。在加拿大,其5G測試網絡的速率為4G網絡6倍。

2017年,諾基亞正式推出了5G MoNArch(5G移動網絡架構)研究項目。作為歐盟5G基礎設施公私合作伙伴關係(5G-PPP)第二階段的一部分的支持和資助,5G MoNArch將把第五代移動網絡架構付諸實踐。可以說,在歐洲,諾基亞將一統5G電信。

就在前幾天,諾基亞貝爾剛剛發佈了《物聯網白皮書》 展示高鐵5G模擬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想成為行業標準。

諾基亞玩的比華為和高通都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