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今日立秋,換季的節奏果真不同凡響!從早上就開始的陰晴不定,到中午便露出了“真相”:風雨大作!少見的狂風加雷電一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靜處室中,早已聽慣了外面的喧囂,唯今日被大風驚雷引致窗前。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室內的燈光與室外的黑暗對比鮮明,窗明如鏡。腦際頓現唐詩一首,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是:

《立秋前一日覽鏡》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自古逢秋多寂寥!

此情此景於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遙想詩人李益是怎樣的佇立窗前,攬鏡自照?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過於年華蹉跎而志業無成,乃至無望。如果認定無望,反而轉向超脫,看破紅塵。在封建士人中,多數是明知無望,卻仍抱希望,依舊奔波仕途,甘受淪落苦楚。李益便是個中之一。

一說到秋,總是讓人警醒。特別是對於半生蹉跎的李益,更像是警鐘,好像突然忘記了自己的年紀,急忙跑到鏡前自照!不言而喻,詩人有著極濃的悲秋意味。果然看見自己兩鬢花白如雪,蒼老了。反而不驚不悲,而是平靜淡漠,甚至有點調侃自嘲。鏡中的面容,畢竟只表現過去的經歷,是已知的體驗。他覺得自己活著,這就夠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無須多想,不必煩惱,就讓它留在鏡子裡。但是,鏡外的詩人要面對人生的秋天,就像玻璃上的蒼蠅,看似前途光明,實則走無可走!該怎麼辦?他覺得後一天恰同前一日。過去無成而無得,將來正可無求而無失。何況時光無情,次日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也如此,不容超脫,無從選擇,只有在此華髮之年,懷著一顆被失望涼卻的心,去面對肅殺的秋風,接受凋零的前途。這自覺的無望,使他從悲哀而淡漠,變得異常冷靜而清醒,雖未絕望,卻趨無謂,置一生辛酸於身外,有無限苦澀在言表。這就是此詩中詩人的情懷。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穿越時光,有多少人還在佇立窗前?有多少人“高堂明鏡悲白髮”?我是一個。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愛運動,愛健康,歡迎關注u+運動科技!

隔窗午聽雨 今日對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