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咱農民享老福了—改革開放40年聽蘿北縣農民講種地變遷史

耿向文 記者 陸鐵男來源:黑龍江經濟網

現在咱農民享老福了—改革開放40年聽蘿北縣農民講種地變遷史

看到大機械耕種的高粱長勢這麼好,孟凡江會心地笑了。

今年53歲的孟凡江是蘿北縣團結鎮紅星村一名普通農民。改革開放後,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蘿北縣全面推行那年他正好中學畢業,也是他從事農業生產的第一年。那一年,他18歲。

40年斗轉星移,40年滄桑鉅變。40年的改革開放讓孟凡江經歷了農村所發生的天翻地覆變化。“十一屆三中全會那年我還在上小學,對改革開放沒有什麼印象,但那時候也知道土地是集體的,村裡的長輩們每天都要到生產隊去幹活,掙的是工分,吃的是‘大鍋飯’。由於存在‘出工不出力’現象,所以當時生產效率不高,每家的工分將夠換來糧食填飽肚子。到1983年紅星村推行包產到戶的那年,我家共分得7垧地和一頭牛,那年我也剛好中學畢業開始種地,一直種到現在。”當聊起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變化時,孟凡江首先聊起了40年前他們村的這些事兒。

40年來農村的變化,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呀!既然咱是農民,那還是說一說這種地上發生的變化吧。

“俺村周邊都是溼地,土壤那個肥實勁兒,攥一把直冒油。可土地再肥,產量卻上不去,種一墒大豆能打1噸半,玉米和水稻能打4噸就算一大關了。和現在根本就沒法比!”說起剛種地那兩年,孟凡江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土地分田到戶後,激發了農民勞動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糧食增產,但當年的農業生產條件確實太落後了。據孟凡江介紹,當年制約農業生產的有三個跨不過去的檻。首先是種子的問題;二是生產力的問題;再就是生產方式的問題。

孟凡江告訴記者,優劣種子種出的糧食在產量上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當年,我們國家的種子產業十分落後,這就首先決定了種出的糧食產量肯定不高。在分田到戶之前,村民在生產隊統一耕種,通常是一個人在前面趕著兩三頭牛,後面一個人扶著犁。土地承包到戶後,一家一頭牛根本就拉不動一個犁,甚至地少的農戶還沒有分到牛,這樣就只能三四家合夥一起耕地,效率那個低呀!特別是栽培方式的落後,更是大大地限制了糧食生產。當年種水田是人工漫撒,種旱田是人工刨坑點籽兒,收割還是人工加鐮刀。往往是每年春耕的黃金期內都種不完地,秋天一直到上大凍都收不完糧呀……

雖然過去了40年,可說起當年靠人工種地的艱辛,孟凡江仍然記憶猶新。

“現在好了,我國種子行業已經形成了體系,每兩三年就推廣一批優良新品種,為糧食增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更是把一個個先進的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到了極致。特別是旱育稀植插秧技術全覆蓋的推廣,使水稻公頃增產量由以前的4噸猛增到近10噸。現在種地不但免稅了還給補貼,而且春天有播種機和插秧機,秋天有收割機……和過去相比,咱農民可是享老福了!”說到興奮之處,記者明顯感到孟凡江滿滿的自豪感。

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自然是件高興事。但對孟凡江來說,還有比這更開心的呢!原來2012年,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孟凡江牽頭成立了紅星現代農機合作社,利用購買的26臺套大型農機具,帶領農民發展綠色訂單農業,進行標準化生產。僅去年以來合作社種植的1000公頃糧食,全部為綠色訂單作物,實現了“種子還未下地,作物既有買家”,率先完成了農業生產由增產提效向提質增效的轉變。

當聊起今後的打算,孟凡江說他眼下正利用國家項目資金興建一個日烘乾能力達300噸的糧食烘乾塔,準備進入糧食加工業。“改革開放讓農民從貧困走向溫飽,又從溫飽邁向小康。習總書記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咱農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