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成長起來的夜晚

大學的最後一年,我像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早早的就開始投身到找工作大潮中,因為遍地都是大學生,僧多粥少,所以工作特別難找。

每個應屆畢業生都恨不得貼上價格標籤去人才市場把自己“低價甩賣”了。而找到工作的人都像得到最後的成功一樣滿足自豪,哪怕只是在小小打印室謀到一份助理工作。

在這樣的就業環境裡,我對自己沒有太多的自信,因為學校一般,專業成績也不優秀,又沒拿得出手的特長,幾年的計算機學完,會一點點皮毛,但又懂得不多,這種尷尬的處境,導致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學計算機的。

就這樣懷揣著無盡的茫然,隨波逐流的跟著待業大軍,擁擠在各種人潮湧動的招聘會,進行漫無目的簡歷海投,希望能在萬千人馬中,意外獲得某個公司的垂青,哪怕是十幾人的小公司。

終於在幾天後,我獲得一家單位的面試初試邀請。初試那天,我早早就到了公司,來應聘的人很多,後面才知道一共有120多人應聘,而這個職位最終只招2人,競爭很激烈。

第一輪筆試過後,我居然意外的接到了後面兩輪的複試通知。

毫無疑問,最後我得到了這份Offer。

這應該算是我長那麼大,第一次感受到好運之神眷顧於我。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在120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想都不敢想。

當然,後來才得知,贏得這份工作並不是因為我的專業成績多麼出色,而是老闆看中我的親和力,和麵試時從容大方的表現,而這正是這份工作需要的。

在這之前,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優勢,也沒人告訴過我。我只知道自己學習不算突出,和優秀也搭不上邊。大學的生活也只是學習書本知識,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發掘自己的優秀。

就這樣,我提前走上了工作崗位,開始了同學們都羨慕的職場之路。

我拿出自己所有的熱情,認真的對待上司交給我的每一個工作,小心翼翼的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幾乎是辦公室每天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勞模。

任國企內部關係如何複雜,我都簡單而忙碌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哪怕老同事明顯的欺生,故意的交給我一些她的工作,在我做好後,還不斷挑刺,我都毫無怨言。

有天晚上,那位同事又交給我一大堆自己的工作表單,告訴我按平時的做,等我用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全部做完拿給她以後,她看都沒看說,錯了,拿回去全部重做。我說就是按你剛說的做的啊,她說那可能是我說錯了。我忍著委屈,又花了2個多小時不斷更正,重新裝訂。後面還有很多次類似的事情,除了把所有活扔給我,還會偶爾去經理面前打打我們新人的小報告。經理還算了解她的為人,在某次吃飯的時候,趁著她不在,在其他經理面前說她度量小,喜歡打壓新人。

那一刻,我覺得所有委屈都不算什麼,因為有人懂的委屈,便算不上真正的委屈。

經歷這些,漸漸的也開始學會一些職場道理,但還是擺脫不了稚嫩的學生氣。

除了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我還要坐公車回學校,因為路程遠,每天只有一班公交可以趕,而且車次少,特別難等。有時候是急匆匆的趕去車站,等個個半小時,都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時候一等就是一個小時,也不一定有車來。

如果加班很晚的話就坐不上那趟公交,為了省路費就一個人走一段黑乎乎的路,走到市區了再打車回學校。回學校還要補上自己白天沒有上的課程,雖然工作了,但還要準備幾門期末考試。

每天就這樣兩點一線,雖然辛苦,但也從未有過的充實滿足。

直到學校開始放寒假,宿舍關門,我面臨了一個嚴峻的問題-----找不到地方住。因為離過年放假還有1個月,租房太貴也不划算,住旅館一晚上也要七八十以上,而且還不安全。重點是自己沒錢,大學最後一年,從工作那天開始,就沒有再找父母要過一分錢了,家裡三個孩子上大學,我想盡可能的減輕父母的負擔,儘管那時候工資很低,但還想節省一點,等過年的時候給爸媽買份禮物,讓他們能開心一下。

我把行李箱拎到公司放著,白天工作忙起來還好,一到下班就開始迷茫,不知道自己今晚要何去何從,第一天有女同事好心收留了一晚,就拿著衣服去她家蹭住一晚。因為剛來又是新人,也不好天天去打擾人家。所以第二天又面臨同樣的問題,就這樣每天數著日子,別人都盼下班,我卻害怕下班,每天到了下午3,4點,我就開始著急,因為不知道今晚又要宿在何處。看著同事們一個個走空,剩自己一人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這種感覺,特別孤單。

有時候,讓我們感到無助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那種未知,不確定的東西,讓人莫名有種空落落的漂泊感。

這種居無定所的漂泊感,孤單感,伴隨著想家,一起向我襲來,一遍遍的敲打著當時脆弱的內心。

身為85後,長這麼大,真的從來沒有擔心過這些問題,也沒吃過這種苦。

從小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長大,從未經歷過生活的任何艱難,可是在這一刻,我第一次深深的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

可是就算這樣,我還是咬著牙,因為機會太難的,我不想輕易放棄。心裡一直默默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只要堅持,總會過去的,絕望也能變成希望。

就這樣,熬了一週過後,終於有一天下了班,我像往常一樣拖著行李穿過大街小巷,經過一家家旅館,這裡靠近紅燈區,聽同事說經常出事,我又不敢住,可是又沒辦法。

夕陽的光線,微弱的耷拉在天邊,漫不經心的散射在路邊,伴著周圍嘈雜的街道,那無助的感覺,我永遠也忘不了。

就這樣在路邊不斷的徘徊,天色也慢慢暗下來,我開始害怕起來。

終於在一個公用電話亭旁邊,感覺走投無路了,就給家裡打了電話。

這些天,有多少次想打電話給爸爸,最後都忍住,因為我想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想再依靠他們,想證明給爸媽看,也證明給自己看,我長大了,能自己獨立了。

可是那一刻,我多想回到那個溫暖的避風港。

人在最走投無路的時候,總會想起那個給你溫暖的家。

我拿起了話筒,撥起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電話通了,一聽到爸爸喊我的名字,我的淚水就忍不住的奪眶而出,哽咽的告訴爸爸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自己沒地方住,現在都不知道今晚要去哪裡住,我好想回家。爸爸在電話那邊,非常心疼卻語重心長的安慰我,讓我不要哭,他說他明天過來就過來幫我找地方住,讓我學會堅強一點。最後還說了什麼,我都沒有聽進去了。

哭完過後,掛掉電話,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不是因為聽到爸爸說他要來幫我,而是突然覺得自己彷彿有了力量,變得堅強起來。

那晚也不記得最後是去誰家住了,第二天也沒讓爸爸過來,而是覺得自己已經不怕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自己打敗的,如果自己內心堅強了,那麼外界的困難也沒想象的那麼難了。

再後來,我主動的去找女同事和當地的同學,放下沒用的面子,向她們說出自己的情況,就這樣每週碾轉於不同女同事和同學的家裡,哪怕連大巴上認識的僅一面之緣的女老鄉的學校宿舍我都沒放過。

就這樣,終於捱到了放假的日子,坐上回家的大巴車,望著窗外的風景,第一次覺得自己再也不是一個學生了。我告訴自己,在這以後,生活中再也沒什麼能難倒自己了。

是的,我真正的畢業了,從角色到內心的轉變。

好像從那次以後,內心真的變得堅硬起來,後來的生活中,分別換了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工作,但即使遇到其他困難,對我而言,也沒那麼可怕了。

人都是通過不同經歷來不斷成長的。而大部分時候,生活教給我們的,有可能只是一瞬間得到的。

也漸漸明白,有時候戰勝自己比戰勝困難本身要難的多,而只要你跨過去,那麼一切就豁然開朗起來。

我一直想,只要晚上還有地方住,那一切好像就沒那麼壞。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