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六月》

《小雅·六月》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記述周宣王時期尹吉甫北伐玁狁的詩歌,通過對這次戰爭過程的描寫,讚美了戰爭主帥尹吉甫的文韜武略、豐功偉績和英雄風範。全詩六章,每章八句,以追憶開始,以現實作結,具有豐富變化的節奏感和靈動感。

這是一首記述和讚美周宣王時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勝利的詩歌。尹吉甫,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湖北房縣)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內史,據說是《詩經》的主要採集者,軍事家、詩人、哲學家,被尊稱為中華詩祖。曾深入玁狁腹地,與獫狁正面作戰,取得勝利,保證了周王室的安定,立下赫赫戰功。姚際恆《詩經通論》說:“此篇則系吉甫有功而歸,燕飲諸友,詩人美之而作也。”


《詩經》中的《六月》

尹吉甫和《詩經》很有些關係,《詩經》中有些篇章是讚美尹吉甫功績的;更有些篇章是尹吉甫所作,象《大雅》中《崧高》、《烝民》、《韓奕》、《江漢》諸篇。謝安石曾曾問他那位詠柳的侄女謝道蘊《詩經》何句最佳,道蘊答道“吉甫作頌,穆如清風”。我們現在看吉甫作頌,和《國風》中的一些篇章相比,象是缺乏低徊感人的氣質。大官作詩,空見辭藻,少見性情,古今皆然。

《詩經》中的《六月》

更新的說法是《詩經》一言以蔽之是尹吉甫一人所作,持此說的好象是臺灣的李辰冬先生,他作了一本《詩經研究方法論》,認為“三百篇的形式有點像民歌,實際上,作者是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他的內心,並不是真正的民歌。民歌無個性,而三百篇篇篇有個性。所謂個性,就是每篇都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人物,固定的事件……”如果李先生的說法成立,尹吉甫可不是率爾操觚,而是比屈原早五百年的大詩人。但李先生的說法僅是一家之言,和《詩經》是民歌總集的傳統說法相比,顯得單薄,不好輕信。

《詩經》中的《六月》

尹吉甫也有不能讓人首肯的地方。曹植《貪惡鳥論》雲:“昔尹吉甫信用後妻之讒而殺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黍離》有句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對父親尹吉甫的哀怨溢於言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