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最近,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問題,早已讓整個幣圈感同身受。首先是交易所上幣費驚人,已成為終極的收割機。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我們要花上千萬的費用,才能上幣,且要滿足一系列的條件。”某項目方的創始人稱,交易所儼然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而項目方,是終極韭菜。

另一方面,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問題極為嚴峻。“幾乎99%的交易所都丟過幣。很多交易所被曝出盜幣,中心化交易所,早就成了黑客眼中的肥肉。

交易所公鏈落地,要徹底顛覆中心化交易所?

公鏈又名主鏈,是指擁有獨立自主的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如比特幣鏈(BTC)、以太坊鏈(ETH)、阿希鏈(XAS)和全民鏈(WAC)等等。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但是,非中心化也存在自己的弊端。

現在區塊鏈世界的吞吐量還極低,一款以太貓小遊戲,就能把以太坊弄癱瘓,如果完全非中心化,進行幣幣或者跨鏈交易,速度將極慢。

另一方面,撮合引擎需要急速而快捷,同時還要做到“價格發現”,尋找一個最優價格。

非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太慢,用戶體驗不會太好。

由於代幣標準的存在,交易所的上幣速度可以提升數十倍,而上幣是交易所生態和盈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代幣標準的公鏈將會是最後的贏家,而只做垂直生態的公鏈很容易被其他生態更強的公鏈“吃掉”。這裡的吃掉有兩層含義,第一是主動把用戶遷移到其他公鏈上,放棄自己的公鏈(基礎設施)。另外一層含義是被競品替代掉,而競品剛好選擇的是其他生態更強的公鏈。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公鏈和交易所:是齊頭並進還是此消彼長?

在數字貨幣領域,其實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這麼大的世界,最後只剩一個兩個公鏈項目,可能性也很小,更可能的是多個生態多個社區共存。

再來談談代幣標準。目前公鏈有比特幣上的Omini協議、以太坊ERC20代幣標準、元界的MST代幣標準。

一個交易所其實只需要支持若干個代幣標準的公鏈即可,而並不需要那麼多獨立公鏈。作為交易所,沒有理由選擇對接獨立的單一幣種公鏈,這個時候就會選擇提高上幣費,提高上幣門檻,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獨立公鏈的開發門檻更高,運營門檻也更高,高到一定程度,如果我能選擇一個既存的公鏈完成應用,那麼就沒有必要開發屬於自己的公鏈了。

如果因為代幣標準的存在,交易所的運營能力大幅增強,那麼新項目就會如紛紛冒出,代幣標準的出現降低了技術門檻,提升了運營能力,這樣就會出現大量新交易所。

大量的新交易所並沒有徹底改變供需,正常供需是一個交易所是可以吸納成千上萬個token,做的好的話,十萬百萬數量的token也是可以的。但現在是交易所不夠用,但卻出現了很多交易所,這暴露了什麼問題?

首先這些交易所基礎框架建設時期,上幣的速度和幣的質量都無法跟上,自然有很多交易所在這場公鏈之爭中被淘汰了。

公鏈之爭是區塊鏈技術發展道路上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這就好比是一個優勝略汰的問題,哪家做的好,大家就會用哪家。但對於現階段來講,主要還是看哪一家早先開發,打響名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可以及早發現並解決問題。

公鏈之爭,最終是公鏈的生態跟用戶群體之間的競爭。技術當然重要,打好地基是基礎。技術解決的是有跟沒有的問題,生態社群建設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能不能做起來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