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康熙御駕親征三次的噶爾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付遵毅


噶爾丹是在繼成吉思汗之後,蒙古族人中的傑出人物,一生都在和清廷爭奪天下,夢想重現鐵木真時期的輝煌,成為清朝政府最大的麻煩。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駕親征,才終於把他打敗。那麼,噶爾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噶爾丹)

一、噶爾丹是準格爾部族人心中的“神”。

噶爾丹是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的第六個兒子。他出生的前一年,格魯派的第三個溫薩活佛羅卜藏丹津札木措曾向其母玉姆許諾,他死後將藉助玉姆的身體投胎轉世。

1644,羅卜藏丹津札木措活佛去世後的第二年,玉姆恰好生下了噶爾丹。因此,噶爾丹一出生就被認定為溫薩活佛。

在噶爾丹還很小的時候,格魯派僧眾就將噶爾丹迎往西藏,開始了系統的佛教文化的學習。

1656年,12歲的噶爾丹在西藏受到了達賴喇嘛的接見,拜札什倫布寺四世班禪為師。6年後,四世班禪去世,噶爾丹回到西藏,投入到了達賴喇嘛的門下,繼續深造。經過班禪和達賴喇嘛的精心培育,噶爾丹的佛學造詣遠近聞名,佛學知識淵博深厚。

17世紀時期的西藏,還處在政教合一的時代,班禪和達賴,既是宗教領袖,也是西藏政務的最高統治者。噶爾丹師從於班禪和達賴,集佛學大成於一身,無疑就是西藏僧眾心目中的“神”。這樣的身份為他後來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平定內亂,圖取其意)

二、噶爾丹具有很強的政治軍事能力。

1666年,經過10年學習的噶爾丹回到了準噶爾部,協助哥哥僧格管理部族事務。四年後,部族內部發生了軍事政變,僧格被同父異母的哥哥車臣汗殺害,整個準格爾部陷入了內戰之中,一片混亂。

此時的噶爾丹敏銳地抓住了掌握部族權力的機會,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振臂一呼,收攏了僧格的舊部,迅速平定了叛亂,成為了準噶爾部的首領。

據說,他在平叛期間,曾率領區區20人就臣服了車臣汗的數萬叛軍,就是因為對方知道他是溫薩活佛,以致看到他時“眾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不戰而降。

成為準噶爾部的首領後,26歲的噶爾丹野心急劇膨脹,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盼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成吉思汗一樣的英雄。因此,他隨後放棄了溫薩活佛這一身份,投身於統一蒙古的征程中。

在其後的數年時間裡,噶爾丹先後降服了葉爾羌汗國、喀什噶爾、哈密、吐魯番、阿克蘇等部落,一統天山南北,成為了蒙古族最強的部落。但噶爾丹並未就此止步,他繼續東征,率兵進攻漠北,迫使喀爾喀蒙古部舉族南遷。

至此,準噶爾部的擴張達到了鼎盛,遼闊的疆域不僅覆蓋新疆全境,還包括整個外蒙,甚至將整個青藏高原納入了準噶爾的版圖,以致噶爾丹向康熙提出“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要求。

(康熙親征)

三、噶爾丹是康熙帝一生的強勁對手。

噶爾丹的迅速崛起,無疑對清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康熙帝在成功地平叛三藩之亂、解決了臺灣問題後,終於騰出手來,決定親征噶爾丹,解決大清西北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了康熙帝三徵噶爾丹的事件。

1690年,雙方大戰於烏蘭布通。康熙出兵兩路,撫遠大將軍福全率軍左出古北口;安北大將軍常寧率軍右出喜峰口,康熙居中指揮。這一戰消滅了噶爾丹近萬精銳騎兵,迫使噶爾丹率殘部逃往漠北。

1696年,康熙屢次要求噶爾丹訂立盟約被拒,噶爾丹還揚言將從沙俄借鳥槍兵六萬,進攻邊境。康熙忍無可忍,再次發兵征剿。

康熙帝此次兵分三路夾擊,薩布素進兵東路;費楊古從西路出兵,堵截噶爾丹的退路;康熙帝親率中軍,從獨石口出發。噶爾丹望風而逃,不戰自潰,在昭莫多和費楊古狹路相逢,雙方一場鏖戰,噶爾丹大敗,只率數十騎狼狽逃去。

1697年,康熙第三次率軍度過黃河御駕親征,此時的噶爾丹已窮途末路,其長期盤踞的根據地伊犁被侄兒策妄阿那布坦佔領,手下親信也紛紛降清,噶爾丹回天乏術,自殺身亡。

總體上看,噶爾丹雖然最終敗給了雄才大略的康熙,但仍不失為一位志向遠大的草原梟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噶爾丹實際上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雄主,如果與清軍在烏蘭布通一戰取勝,噶爾丹將能夠直取北京,滅亡清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康熙帝御駕親征的根本原因。真實的噶爾丹是謀略十足,懂得審時度勢,也一直懷揣著成為第二位成吉思汗的夢想。在俄國的史籍中,對噶爾丹的評價極高。

噶爾丹是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準噶爾部主君的第六子,10歲時被西藏喇嘛選中,被派到西藏日喀則在四世班禪和五世達賴膝下學習佛法。噶爾丹的名字來源於藏語,是兜率天的意思。噶爾丹在西藏並不喜歡研究佛法,而喜歡舞刀弄槍,這也決定了他以後喜歡通過武力來取勝。



噶爾丹和五世達賴的第五世總管是同窗好友,這為以後噶爾丹成功控制新疆和蒙古奠定了基礎,因為整個蒙古部落都信奉喇嘛教。噶爾丹有達賴喇嘛的加持,肯定技高一籌。達賴也希望通過噶爾丹來實現向更多地方傳播喇嘛教的目標。之後,作為部落君主的噶爾丹大哥被政敵殺害。


1670年,其母千里奔赴拉薩,要求噶爾丹還俗,為其哥哥復仇。噶爾丹義憤填膺,達賴喇嘛同意其還俗,並封其為博碩可圖的稱號,是靈異者的意思。噶爾丹回到部落後,娶妻嫂子為妻,召集部眾復仇,一步步崛起,從而控制新疆南北。他改進賦稅、整頓軍備,全部使用火器,派使者去莫斯科,製作連環瑣甲。



此外,噶爾丹的地域並不限於新疆一地。他先後拿下哈薩克大玉茲和中玉茲,兵鋒直至錫爾河。遠征中亞的薩雷闊裡山,幾乎征服了整個烏茲別克斯坦。他又成為沙俄心目中值得信賴的人。毫不誇張的說,準噶爾是一位擁有秦始皇能力和雄心的霸主。


廣諫院


答: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的葛爾丹是草原聯合部落“準格爾”汗國的大汗、康熙的小女兒“和碩公主”——“藍齊兒”的老公。


葛爾丹(1644年~1697年),出生於新疆伊犁,9歲時被西藏達賴認定為溫薩活佛。隨後將不到10歲的葛爾丹請到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習佛法。但葛爾丹對佛經無興趣,偏愛武術,就好似《少林寺》的武僧,整天舞槍弄棒。1670年,其兄是準格爾的首領,在貴族內訌中被殺,葛爾丹得到達賴允許而還俗後,擊敗政敵,成為準格爾的首領。之後,不斷向外擴張,1676年,在“沙皇”的支持下,接連擊敗併吞並了草原上其它幾個部落,把“草原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格爾汗國。兩年後,又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霸西域。1688年,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距離北京300公里的路程,直接威逼北京。


在當時,沙俄的彼得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準噶爾的葛爾丹被稱為當時的三大帝, 葛爾丹的汗國當時土地達到七百萬平方公里,也就是比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小不了多少。唯一不同的是滿清的人口多,兵源廣。

面對威脅,康熙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敗退至科布多。康熙藉此喘息之際,平定了三藩,剿滅了吳三桂後,於1696年在“昭莫多(今蒙古國肯特山南)”與葛爾丹交戰,噶爾丹主力軍被清軍擊潰,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征討噶爾丹時,他死於科布多(一說自殺,一說病死)。


葛爾丹當時代表西部蒙古利益,他對外蒙和內蒙征伐,而外蒙與內蒙則視大清皇帝為自己利益的保護者,故大清國為保護外蒙和內蒙的利益而進行戰爭,這戰爭持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最後才徹底將準格爾汗國滅掉。但對西域的領土卻沒能進行全部的收復,沒有明確標識所有權。以至於周邊國家不斷蠶食我接的領土。尤其是晚清慈禧時代。


葛爾丹,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是草原上的駿馬!藍天上的雄鷹!是準格爾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國(廣義上)的民族英雄。



bj山那邊是海


很多人認識噶爾丹,都是在看了康熙大帝之後,康熙為了穩定局勢,把女兒藍琪兒嫁給了葛爾丹,又在剿滅吳三桂之後,三次親征噶爾丹,能讓康熙不惜賠上心愛的女兒,這個噶爾丹絕對不簡單。

噶爾丹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遊牧民族的統領,他可以說是大草原上第二個成吉思汗。

噶爾丹的出身並不佔優勢,他是準噶爾部落領袖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個兒子,在順序繼承人的位置上,怎麼也輪不到他,他被西藏黃教選中,開始學習佛法。後來,他的哥哥們在部落內訌中被殺死,他有了重返部落、掌握政權的機會。

噶爾丹是個優秀的領袖,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建立了準噶爾汗國,隨後統治了西域,後來率軍入侵內蒙古,直逼北京,在這種情況下,順治期間,清政府被迫承認了他的地位。

康熙年間,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三藩問題,特別是吳三桂,殺鰲拜,平定三藩,在當時,是康熙和清朝的頭等大事。在康熙平定三藩期間,噶爾丹有了充分的休養生息和擴張鞏固地位的機會。

等到三藩平定之後,噶爾丹已經成了清朝最大的心腹大患。康熙三次親征,都未能剿滅噶爾丹,但是噶爾丹最後還是在康熙第三次出征的第二年死了,他死於疾病,更死於親人的背叛。

噶爾丹成為了大草原上僅次於成吉思汗的風雲人物,如果他能穩固好後方,能身體康健,或許真能和清朝平分天下。


東籬趣談唐宋


千萬不要被電視劇忽悠,覺得噶爾丹可能只是一個蒙古小部落的叛亂首領,一方叛軍頭目,似乎與諸多土司王公無兩樣。

但實際上,噶爾丹是17世紀東部亞洲最有權勢的三個君主之一,這三個君主分別是沙俄的彼得一世,滿清的康熙,還有就是準噶爾汗國的大汗,噶爾丹。

準噶爾汗國在歷史書上幾乎消失,但是在它強盛時期,其領土疆域甚至不比同時期的清王朝差,在葛爾丹時期就已經進佔甘肅,青海,新疆,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的廣大地區,人口在五百萬之間。

這樣一個大型遊牧帝國的君主,你說值不值的康熙親征?

事實上,清與準噶爾的戰爭整整持續了70多年,從康熙時代一直戰爭到乾隆時代,

1759年,清軍平定支持準噶爾的大小和卓叛亂,在乾隆的命令下殺盡準噶爾高過車輪的男子,徹底滅掉了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盆地的地名,至此,天山南北歸清朝所有。


扣毛


農耕政權和遊牧部落的鬥爭,在古代一直存在。只要遊牧民族不團結,對於農耕政權的影響不大。但是,如果遊牧民族出現一位能統一各部落勢力的領袖。那麼,對於農耕政權,將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蒙古族自從元朝以後,就四分五裂了。直到格爾丹的出現,蒙古衛拉特部落重新統一。噶爾丹作為準噶爾部(衛拉特蒙古的一支)的首領1,於1676年打敗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汗,建立了準噶爾汗國。格爾丹把鬆散的衛拉特聯盟,變成了“國家”。

並且,五世達賴喇嘛還贈予噶爾丹 “噶爾丹博碩克圖汗” 的稱號。舉行大典的時候,喀爾喀札薩克圖汗成袞也前來參加。

本來蒙古族和滿清是僕從關係,這一下就變成了兩個國家。所以,清朝說噶爾丹對抗清朝是叛亂。

突然間,清朝西北全部失去控制了。這三個部落統治地區加起來跟清朝統治地區大小差不多了。而且,自古在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中,中原政權不佔優勢。

因為,遊牧民族機動性好,你派兵過去了,都不一定找到人。你剛撤走,他就又回來騷擾邊境,甚至威脅中原腹地。蒙古騎兵一般每人兩三匹馬輪換,噶爾丹就曾直接威脅到烏蘭布通地區!到北京也就四五天路程了。

噶爾丹統一準格爾以後,開始出兵征服了西方的哈薩克汗國。後又派兵和清朝爭奪原漠南、漠北,在1690年,攻入喀爾喀,長驅東進,直取烏珠穆沁。然後,噶爾丹在赤峰附近的烏蘭布通南下。這時候,已經緊逼北京!400公里,騎兵四五天就能到。

喀爾喀諸部各首領,聯名請康熙出兵。康熙帥兵親征,在烏蘭布通與噶爾丹交戰。擁有重型火炮的清朝軍隊,打敗了噶爾丹的“駝城”戰術。康熙三十五年和三十六年,康熙又兩次親征。最終,康熙三十七年,噶爾丹死了,康熙才鬆了一口氣。

遊牧民族尊重能征善戰的英雄,只要噶爾丹一天不死。噶爾丹都有可能再重頭再來。所以,康熙才會如此重視噶爾丹。康熙知道噶爾丹死訊後,曾激動地跪謝天地。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簡單的說,噶爾丹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遊牧民族首領,帶領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在西域建立了統治區域很大的準噶爾汗國(包含今天的新疆和中亞國家很大部分區域)。但準噶爾汗國政治結構不穩定內部矛盾深重,噶爾丹帶兵向蒙古高原擴張時,後方西域的準噶爾汗國被人篡奪,噶爾丹帶領的殘部在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兩大強國夾擊下最終失敗。康熙的三次親征,就是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共同消滅噶爾丹殘部過程中,清帝國方面的軍事行動。

(噶爾丹)

噶爾丹生於1644年,是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的一位王子,不到10歲的時候,被認定為西藏尹咱呼圖克圖的第八世化身,成為一位仁波切,到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佛法。1670年,噶爾丹26歲的時候,還俗迴歸準噶爾部,在準格爾部的權力鬥爭中取勝,成為新的首領。其後噶爾丹帶領準噶爾部不斷擴張,到1688年左右,噶爾丹帶領準噶爾部建立了雄踞西域的準噶爾汗國,統治了今天的新疆和中亞地區很大部分區域,一個新的遊牧帝國形成。

1688年,噶爾丹率軍三萬進軍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大致包含今天的蒙古國),噶爾丹的進軍取得了很大勝利,橫掃喀爾喀蒙古。但這時候,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佔據了西域地區,成為準噶爾汗國新的統治者。噶爾丹失去了後方大本營,準噶爾汗國也成為噶爾丹的敵人,噶爾丹成為一隻流落在外的孤軍。策妄阿拉布坦也聯繫清政權,商議準噶爾汗國和清帝國共同對付噶爾丹。

(策妄阿拉布坦)

處境困難的噶爾丹此時只佔據漠北蒙古西部的一小塊科布多地區(主要在今蒙古國西部)。1689年,噶爾丹率兵2萬再次出征喀爾喀蒙古。1690年6月,噶爾丹追擊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深入到漠南蒙古,並在烏爾會河之戰中大敗2萬多清軍,之後直抵距離北京只有700裡的烏蘭布通。

1690年七月,清軍出兵十萬分路討伐噶爾丹,康熙皇帝也御駕親征。這是康熙第一次親征。雙方最後在烏蘭布通大戰。康熙在途中患病,坐鎮後方,未抵達戰場。此戰噶爾丹兵力兩萬,清軍六至七萬人,且後續兵力還有很多。烏蘭布通之戰在戰場上雙方未分出真正的勝負,從現在的研究看,清軍戰場損失更大,國舅佟國綱中槍身亡。但噶爾丹在兵力遠小於清軍且各路清軍不斷趕來情況下,未能徹底大勝清軍的噶爾丹只能選擇退兵。退回漠北途中,噶爾丹軍發生嚴重的瘟疫,損失慘重,2萬人只剩數千人。噶爾丹自此失去再次進軍漠南的能力。

1696年和1697年,康熙又連續兩次親征,徹底消滅了噶爾丹勢力,噶爾丹也在康熙第三次親征時病死。

需要說明的是,康熙三次親征,但其本人都沒趕上大戰,第一次親征患病坐鎮後方,第二次則其所在部隊未捕捉到噶爾丹軍,第三次則未經大戰。

噶爾丹本人算得上游牧民族的一代雄主,是準噶爾汗國的創建者。但其對陣康熙時,其實已經是失去根據地的一隻孤軍,只要清軍這邊沒有特別大的失誤,讓噶爾丹少量兵力在決戰中奇蹟般的徹底摧毀清軍一隻十萬人級別的精銳重兵集團,噶爾丹的最終失敗懸念並不大。

噶爾丹的實力雖不足,但以其曾經創建準噶爾汗國的雄才大略,只要其還未死,都存在著重新崛起的可能性,康熙堅定的遠征徹底消滅噶爾丹,也是去除了一個隱患。

最後說下噶爾丹為何在與清軍作戰中表現中極高戰鬥力。和一般的遊牧民族騎兵為主不同,準噶爾汗國積極學習西方新的先進軍事技術,有規模不小的火槍和火炮。烏蘭布通之戰中,噶爾丹軍的火槍兵用排槍給清軍騎兵造成很大損失。可以說,在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和組織方面,噶爾丹軍比清軍做的更好。噶爾丹軍的火槍運用水準,康乾時代的清軍從來沒有達到過。

但火器時代的來臨,標誌著戰爭對抗最後取決於人力和物力的比拼,遊牧民族傳統的軍事優勢已經消失。即使準噶爾在火器使用上有著高於清軍的水準,但最終在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兩大勢力的夾縫中,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遊牧民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仁勇校尉


噶爾丹怎麼這麼了不得,他到底是哪裡觸怒了康熙,怎麼能讓康熙三次去御駕親征呢?

勾結沙俄,對抗清朝

按照老規矩,先說說噶爾丹是什麼人。噶爾丹是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而準噶爾部是衛拉特蒙古人的一支,而這個衛拉特蒙古人,其實就是明朝時製造了土木堡之變,俘虜了明英宗的瓦刺部

噶爾丹從小被送到日喀則,師從第四世班禪喇嘛。後來四世班禪喇嘛去世,他又到拉薩拜五世達賴喇嘛為師。24歲時,準噶爾部發生內亂,噶爾丹返回將其平定,並正式成為準噶爾部大汗。

噶爾丹

噶爾丹成為大汗之後,就開始向外擴張,先後與哈薩克汗國和喀爾喀蒙古發生戰爭。而且噶爾丹還敏銳地發現了此時沙俄在中亞和北亞的擴張意圖,與沙俄結盟。公元1687年,在與喀爾喀部土謝圖汗的戰爭期間,噶爾丹得到了沙俄大批軍火援助,同時沙俄在噶爾丹出兵時也從貝加爾湖方向出兵,夾擊喀爾喀部,幫助噶爾丹取得大勝,佔領了喀爾喀蒙古的大部。

鼎盛時期的準噶爾汗國也異常強悍

而清朝此時也發現了沙俄在亞洲的擴張意圖,並已經在雅克薩等地與沙俄發生直接戰爭,因此準噶爾和沙俄這兩大強敵結盟的意圖引起了清朝的高度警惕。1689年,清朝軍隊在雅克薩擊敗沙俄。同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沙俄隨後不再公開支持噶爾丹,噶爾丹擴張的勢頭受到打擊。

要求與康熙平起平坐

在失去沙俄援助一年之後,噶爾丹再遭打擊。公元1690年,噶爾丹駐地科布多發生大旱,噶爾丹無奈親率大軍東征搶糧。但就在此時,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發動兵變,佔領了噶爾丹的本部。噶爾丹一看後路被斷,索性破罐破摔,竟然去進軍已被清朝視為嫡系的蒙八旗所駐守的漠南蒙古

。當年7月,噶爾丹大軍逼近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的烏蘭布通,直接威脅到了清王室的安全。

而且噶爾丹還拒絕的清廷的提和,並通過使臣對康熙說:

“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

這個表態可以說是犯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大忌。中國古代要維護大一統王朝的正統性,講究的就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而噶爾丹竟然公開要讓清朝皇帝承認他和自己是平等的,這無論如何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因此康熙決定御駕親征,討伐噶爾丹。雖然因瘧疾,康熙在起兵不久後返回,但清軍還是在9月擊敗噶爾丹,噶爾丹率百人逃回科布多。


康熙親征噶爾丹

但6年之後,噶爾丹再次進軍喀爾喀,早已對其有了警惕的康熙再次親征並再次將其大敗。次年,康熙第三次親征,將噶爾丹包圍在科布多附近。最終噶爾丹服毒自盡。康熙得報後要求將其骸骨照吳三桂例粉骨揚灰,將其骸骨“置京城外,懸掛示眾”。噶爾丹這一代梟雄,最終落得了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桃花石雜談


大部分人對葛爾丹的看法是:認為葛爾丹所統領的準噶爾反叛清朝,而清朝是去平叛的。在清朝官方記錄裡,也是康熙去平定準噶爾。

清朝這樣認為的根源在於,葛爾丹是蒙古人,而清朝已經統治了大部分的蒙古人,皇帝不僅是中原的皇帝,也是草原的大汗。

其實,清朝與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應該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非清朝與附屬國或者附屬部落之間的戰爭!

葛爾丹屬於蒙古的一個分支,蒙古後來分為好多分支和部落,葛爾丹的這個分支最終在清朝的西北方向,近新疆,中亞,蒙古等地區建立了一個準格爾汗國。

全盛時準噶爾疆域達到700多平方公里,而且有南下的趨勢,其實,要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

,當時的葛爾丹未必不是女真的努爾哈赤,準格爾未必不是後金。

因此,準噶爾的崛起引起了康熙的注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葛爾丹積極和西藏的達賴喇嘛以及沙俄積極聯絡,在康熙看來,如果準格爾入侵外蒙則清軍必須出手,如果準格爾向其它地方擴張,則會坐視。

但是,葛爾丹還是向外蒙(喀爾喀)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康熙多次親征打敗準噶爾,但是,康熙並沒有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只是重創了準噶爾,噶爾丹後來死了,才算消停一會,後來葛爾丹的子孫大有捲土重來之勢,這樣又經歷雍正一朝,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打敗。

清朝與準格爾部之間的戰爭大概經歷了將近百年,而康熙三次親征只是代表了清廷對於這股來自西北勢力的重視與打敗他的決心。在沒有親征的時候,其實也是長時期的軍事對峙!

在和準格爾作戰期間,為了切斷準噶爾和沙俄的聯繫,清朝在戰勝沙俄的情況下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割讓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沙俄,後來雍正也是簽訂了條約,割讓貝加爾湖周圍10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沙俄,估計也都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給沙俄一些利益,從而讓沙俄放棄對準噶爾的支持。

所以,準噶爾並不是那麼好打的!


史論縱橫


要了解噶爾丹,先要了解下蒙古的一段歷史。

史上蒙古族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即“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裡牙惕),後來演變為東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衛拉特為主)。

衛拉特人元明時期叫瓦剌(明代時曾俘虜明英宗朱祁鎮),清朝時期為厄魯特蒙古,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區。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戶,與成吉思汗家族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

元朝以後的15世紀中葉,草原上形成了強大的衛拉特聯盟,其首領也先汗(1407~1454年)曾短期統一東西蒙古各部,其勢力範圍東起興安嶺,西越阿爾泰山至巴爾喀什湖、蔥嶺,北起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南抵大漠,成為元朝滅亡(公元1368年)後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後一股強大勢力。

但衛拉特與漠西蒙古並不相同,前者是族群類型(可在不同地域演出不同歷史),後者是地域類型。

至清代衛拉特蒙古分為四大部:綽羅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另有輝特等小部。在清代基本處於現在新疆青海區域。準噶爾部控制天山南北,另一部和碩特部在青海。

和碩特部的首領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子孫,長期在衛拉特蒙古具有特殊地位,長期擔任任衛拉特盟主,西藏政權長期由和碩特部實際支配。

但在鄂齊爾圖汗時期,由於準噶爾的強勢,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與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共為衛拉特盟主,最後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打敗鄂齊爾圖汗而把聯盟變為準噶爾汗國。噶爾丹時期四部共有二十萬戶,六十多萬人。

噶爾丹生於順治元年(1644年),是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不到十歲時由西藏黃教認定其為西藏尹咱呼圖克圖第八世化身,被請到西藏達賴喇嘛處學佛法,與後來掌握西藏實權的桑結嘉措是同學。1670年,其兄僧格琿臺吉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殺。噶爾丹得到達賴允許而還俗,自西藏回到準格爾擊敗政敵,成為準噶爾部琿臺吉。

噶爾丹奪得準噶爾統治權後,便積極向外擴張。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兩年後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猶如西歐之教皇加冕)。隨後他又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至1688年,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早在順治三年(1646),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因而衛拉特與清朝是主從關係,所以史籍說噶爾丹對抗清朝是叛亂。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決心解決日益挑戰清廷權威的衛特拉蒙古準噶爾噶爾丹。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敗退至科布多。1696年昭莫多(今蒙古國肯特山南)之戰,噶爾丹主力軍被清軍擊潰,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了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時,他死於科布多(一說自殺,一說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