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了然!以後不再苦惱!

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一般缺陷在所難免。對於混凝土工程,出現不同的質量缺陷,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只要在施工過程中多加註意,就會避免這些問題發生或提前預防這些問題出現,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混凝土質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裂縫

裂縫現象

混凝土表面出現網狀、龜裂狀的細裂縫細裂縫,影響建築物的美觀,時間一長,裂縫受到風吹雨蝕,很容易繼續加深,最終影響到混凝土的耐久性。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塑性收縮裂縫

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表面失水過快,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強度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

2.沉降收縮裂縫

結構不均勻沉降所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後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

3.溫度裂縫

混凝士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不易散發溫度急劇上升,而表面散熱較快,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表面產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2、防治措施

1.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非活性骨料,選用級配優良、含泥量低的砂、石骨料。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採用合理分層、分塊、分縫措施。

3.科學確定配合比,摻和減水劑,控制水泥用量,減小水化熱。

4.澆築時加強振搗,提高密實度,可採用二次振搗。

5.及時抹壓表面,加強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

6.安排合理的拆模時間及順序。

麻面

麻面現象

麻面現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乾淨,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塗刷脫模劑或脫模劑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層塗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5.模板表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2、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乾淨,不得粘有乾硬性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築混凝土前模板縫隙應用雙面膠條。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2.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3.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溼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缺稜掉角

缺稜掉角現象

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稜角有缺陷。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低溫施工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2.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稜角被碰掉;

3.模板未塗刷脫模劑,或塗刷不均。

2、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應充分溼潤,混凝土澆築後應認真澆水養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1.2N/mm2以上強度;

2.拆模時注意保護稜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

3.吊運模板,防止撞擊稜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保護好,以免碰損。

4.缺稜掉角,可將該處鬆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溼潤後,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或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護。

蜂窩

蜂窩現象

蜂窩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鬆、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料、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 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 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 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 基礎、柱、牆身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2、防治措施

1 、根據設計文件的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

2、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薄壁牆、肋板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一段時間,沉實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3、小蜂窩處理:砼表面洗刷乾淨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刷洗淨後,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

露筋

露筋現象

露筋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灌築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折,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不實;

5.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6.模板不潤滑.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稜、掉角,導致漏筋。

2、防治措施

1、澆築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並加強檢驗查看,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

2、澆灌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應充分溼潤並認真堵好縫隙;

3.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整直正;

4.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5.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稜角;

6.表面漏筋,刷洗淨後,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漿,將允滿漏筋部位抹平;

7.漏筋較深的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洗刷乾淨後,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

孔洞

孔洞現象

孔洞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隔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2.混凝上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形成鬆散孔洞;

4.混凝土內掉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2、防治措施

1.在鋼筋密集處及複雜部位,採用細石混凝土澆築,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疑土內,應及時清除乾淨;

2.將孔洞周圍的鬆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溼潤後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築、搗實 。

脹模

脹模現象

在澆築時,可能由於模板支設、鋼筋綁紮,混凝土發泡劑、澆築高度過高導致澆築壓力大等原因,導致整個模板變形、張(漲)開,混凝土跑的流量大。

7張圖告訴你混凝土質量通病,看完讓您一目瞭然!以後不再苦惱!

1、產生原因

1.模板方面

模板問題,包括模板本身質量差、強度不夠或者模板材質選用不當等。模板支撐問題,包括支撐不牢、支撐點數量不夠、支撐方式選用不當等。模板連接問題,包括對拉連接螺栓數量和間距不當等。

2.施工人員問題

包括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操作不認真、責任心不強、技術不過關等。

3.管理方面

管理不到位,組織不力,制度和措施不全,執行檢查不夠。管理人員對大模混凝土澆築板中的細節不熟悉,班組間配合不默契等。

2、防治措施

1.澆搗混凝土時,要求均勻對稱下料,嚴格控制澆灌高度,特別是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既要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又要防止過分振搗引起模板變形。

2.採用木模板、膠合板模板施工時,驗收合格後要及時澆築,防止曝曬雨淋發生變形。重複使用的木模板必須嚴格檢查修復。

3.嚴格要求操作人員控制好混凝土振搗的插入深度,不得過深。已振搗的部位不得再次插入振動捧振搗,避免爆模現象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