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完整收藏版)

在今日頭條app中搜索關鍵詞“羿飛”即可關注,以後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羿飛的原創文章及理財心得分享。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第1篇)

今年已經是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第三年發佈投資展望文章,無形中又形成了一個系列文章的感覺。之前的兩篇目前經過時間的考驗,方向性的準確率應該在百分之七八十的樣子,很多投友感覺這樣的文章有參考價值並給予了鼓勵,所以羿飛就盡力抽時間繼續完成新年度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未來的投資思路。

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因為這種年度展望文章跨的週期比較大,不像平時關注當月投資時候會有比較精確的判斷。年度文章基本上追求是通過經濟大勢、週期等在各種投資品中去挖掘一些方向性和潛在機會。當關注的產品出現了機會價格時則進行操作,非常適合羿飛一直在推廣的中央水池投資法理念。

羿飛對2018年整體展望的定語是“狗年旺財”,我認為相對去年,整體的投資環境會更樂觀一些,因為美元持續貶值的大格局下,全球即將擺脫衰退,進入增長週期,通脹和加息會逐步成為主旋律。

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最早是在2015年底作出全球即將進入通脹週期的判斷,由2008年美國次級貸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在那個時候徹底觸底,開始進入經濟復甦週期。但是大多數人已經被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八年的經濟危機狀態嚇怕了。即使是兩年多以後的今天,我們在這裡說目前是經濟增長週期了,很多人恐怕還是會覺得羿飛已經瘋了。

這與我們身處2005-2007全球資產嚴重泡沫期的時候,公眾空前的樂觀,幾乎沒有人相信會發生經濟衰退的輿論大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做投資理財,是必須要經歷過幾次大的週期的,否則你不會對人性有真正的理解。

在全面通脹的基礎背景下,資產價格都會有良好的表現。只要你儘量持有資產,而不要持有現金,就能“旺旺”,區別只是做好大勢判斷,選擇持有哪種貨幣的資產。

美元中期見底,長期繼續下跌

美聯儲2015年底進行了首次加息,是準確的貨幣政策,但所謂的正確立場是美聯儲本身。包括目前不斷在宣傳的縮表,在全球範圍製造了巨大的美元稀缺恐慌,把全世界玩的團團轉。

2016、2017年全球熱錢向美國流動,不少小國因美元儲備不足,貨幣崩潰。還有就是沒有熬到經濟復甦期的資源型國家,也被這輪剪羊毛收割的很慘。這樣就是全世界出現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反差,美國本土美元氾濫,催生了一波股市的超級牛市出來,而大多數國家則美元緊缺,急需輸血。

現在已經到了美聯儲切換玩法的時候了,美聯儲自己開始縮表不要美債了。而美國政府則會大幅提高債務上限,向全世界釋放流動性,熱錢湧向全世界的時代又要到來了,當然那些熱錢流入的國家美元儲備又會上升,總算活了下來。但是美元的泛濫也會導致匯率不斷下滑,這波全球鑄幣稅收的漂亮。

美國政府早就已經超過了債務上限,2月份已經停擺過一次,目前是依靠每次的臨時提高債務上限來續命。當然美國是不能沒政府的,所以必須每次臨時提高上限保持現狀。直到有一次會議,做出了一次性大幅提高債務上限比如10萬億美元這樣的決定,然後美元就會出現一波短期崩盤,之後長期陰跌。

有投友問,美聯儲不是在縮表嗎,縮表不是緊縮的信號嗎,怎麼美元還總是跌。這裡要搞清楚美國的貨幣產生機制,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是分別獨立的主體,當美國政府需要錢的時候,就會發行美債,這些債券之前是美聯儲買走了,等於美聯儲借錢給美國政府來進行經濟刺激,當時的性質是屬於提供流動性。現在美聯儲要把這些債券賣掉了,確實是相對來說是收縮流動性。但是現在美國政府如果大幅提高債務上限,新增的美元遠大於美聯儲要縮表回收的,整體上就是大水漫天的印鈔。美債的購買者可不止是美聯儲,還有很多傀儡經濟體,比如日本韓國,還有各國被忽悠的散戶韭菜,這幾年都在紛紛兌換美元,單騎救主。

所以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去年一直在提醒投友們不要被加息、縮表這些輿論忽悠,這是美聯儲邊打邊退的戰術,事實上會發生的是美元貶值。市場先生永遠是對的,美元一年下跌了近10%,已經反應了專業機構們對未來的預期。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完整收藏版)

美債的收益率連續上升,也促使美元匯率的下滑,因為美元是沒辦法在高收益的同時保持高匯率的。2月初美債十年期收益率一度逼近3%,而美元指數則跌破了90大關。2011年和2013年美債收益率也都曾反彈到過3%,當時美元指數在80-82之間,所以現在跌破90大關相對來說美元還是偏高。

我在美元指數80和100分別畫了兩條線,大家可以看到實際上美元絕大多數時候是運行在這區間裡的,並不是一個很強勢的貨幣。即使是在2015-2016這兩年美元最強勢的階段,很多輿論都說美元要突破100目標120以上的時候,實際上只有短短的5個月美元是收盤在100指數以上的,其他月份都是低於100。美聯儲對於控制貨幣成本實在是太爐火純青了,只承受了非常短期的高匯率損失,卻讓全世界相信美元會持續強勢,全世界接盤俠湧入。

所以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的判斷是,因為去年至今連續跌幅過大,美元在今年有一波短暫的反彈是有可能的。但在債務規模不斷膨脹的現實情況下,美元貶值,向全球收取鑄幣稅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所以長期看美元一定會繼續下跌。

請大家切勿做短線操作去兌換美元,可能還沒有等你獲利,新的下跌就開始了,利率雖然有所上升,但遠遠抵消不掉匯率貶值的損失。

--------------------------------------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第2篇)

國內經濟:2018關鍵詞“加息,抗通脹,新經濟增長點

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在2017展望文章時候,提到的關鍵詞是“保儲備,抗通脹,結構化去產能”,目前看基本上全部命中。2017年初,人民幣兌美元一度逼近7元大關,當時外匯儲備也逼近了3萬億大關,當時媒體輿論相當悲觀,人民幣破7以後可能會到8甚至還有說崩盤跌破10等言論。社會輿論瀰漫著恐慌氣氛,很多不怎麼懂投資和匯率的人都在換美元。其實對於中國來說,2萬億美元的儲備都足夠用了,但是因為要穩定整體的輿論環境,所以羿飛判斷3萬億這個底還是要保的。之後就是官方打了一套組合拳,匯率大戰這塊的精彩幾乎都能單獨寫篇文章了,這裡就不細說。總之後來的結果大家看到了,外匯儲備穩步回升,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了10%左右。

目前擔心人民幣崩盤的輿論已經基本絕跡,也沒有人去關注儲備數據了。所以如果說媒體方面沒有帶路黨,羿飛是絕對不信的,外匯儲備破3萬億人民幣就會崩盤這種言論,沒有人去刻意宣傳,普通人怎麼會有這個意識呢?一大堆媒體和大V一起鼓譟這個概念,給大眾帶來了很大的恐慌盲目的兌換了貶值貨幣,嚥下了苦果。

2018的首次加息,但節奏不會太快,不會出現美國那樣每年加息3次。因為中國的管理理念一向比較保守穩健,就像過去幾年降息的時候也是出手比較晚,這樣在其他國家已經降到了0甚至日本歐洲出現了負利率,手裡已經沒有可以繼續寬鬆的籌碼的情況下,中國仍然有降息幾次的空間。

這就像打牌的時候,手裡一直留著幾張主牌,這樣就可以應對多變的情況。所以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判斷,在未來全球進入加息的週期中,中國的節奏同樣會比較慢,這樣才會在下一個類似2007年的泡沫期,還有加息的空間,控制通脹對經濟數據的泡沫化影響。

隨著美元的不斷加息,已經有很多經濟學家以及大V的言論出來,說如果中國加息太少,會導致美債收益率高過人民幣,導致熱情外流。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覺得,這樣說話的人不是水平有問題就是道德有問題。因為這只是考慮了利率一個維度。如果我們假設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是靜態的,則確實當美元利率高於人民幣的時候,熱錢會流向收益更高的美元了。而在現實世界匯率不是靜態的,我們在做這些判斷的時候必須考慮匯率波動。

美元已經進入弱勢週期,其加息幅度遠低於匯率損失,熱錢會跑去買貶值的資產?你以為熱錢是傻啊是傻啊還是傻啊?真正相信這種言論的都是韭菜接盤俠。不信你去問問任何一個這兩年換了美元的人,資產收益率是什麼鬼樣子。

所以散播這種言論的學者也好,大V也罷,要麼是專業知識太水,看問題不會結合實際,要麼就是帶路黨,忽悠韭菜去接盤的,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荷包。

綜上,所以如果美國持續加息以及通脹延續,則中國會出現近年來的首次加息,頻次不會高,更多的是一種表態,向外釋放我們有使用這個工具的準備的姿態。

2018年的抗通脹與2017年的差異。

抗通脹和結構化去產能是去年面對的巨大挑戰。因為常規來講如果治理全面通脹,直接用加息工具就行了。但是中國去年面臨的巨大挑戰是有很多行業其實是產能嚴重過剩的,商品價格仍然在下降通道。

所以我們看到了很多差異化巨大的政策,首先是對於過熱的房地產行業不斷加碼調控。對於很多存在產能過剩的生產企業,則通過行業協調淘汰落後產能進行減產,恢復產品價格。所以我們如果看上市公司的報表,很多行業這兩年營收下降但是利潤開始回升了,比如鋼鐵、水泥。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的確是中國獨特的。在大多數國家,如果用純粹市場化的邏輯來解決這種產能過剩的方法,就是沒能力維持價格戰的企業破產倒閉。並不會有一個強大的利率出來叫暫停,協調整個行業控制產能恢復價格。

這種做法到底是對呢?還是錯呢?我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吧。

2018年面對的,可能是全面的抗通脹,因為美元繼續貶值已經大勢所趨,商品價格已進入牛市週期,所以加息工具的啟用已經具備條件。

新經濟增長點:

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突破80萬億人民幣,折算成美元超過了美國GDP的三分之二。以前出現過兩次美國被其他國家如此接近的情況,一次是前蘇聯,一次是日本,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挑戰者都失敗了。以目前美國2-3%的增長率,和中國6-7%的增長率來說,趕超並不是夢幻,希望是有的,但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可持續性。

很多人都聽說過中國的人口紅利結束了,所以大家都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很擔憂。的確中國的人口數已經不再快速增長,進入穩定期,但是我們在談論人口對經濟的影響時,不能忽略了人口素質因素。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每個人的生產力貢獻力數據比較穩定,人口數的波動和GDP緊密相關。

而中國的教育普及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在近20年才開始大量增加,中國可能總人口不再大幅增加了,但是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在中國八十年代,大概農業人口占80%,如今農業人口占比為50%左右,仍有大量的農業人口在轉化為城市人口,教育素質的提高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在能量。

所以中國要持續增長,要解決的並不是增加更多的生育率,而是繼續增加教育投入,以及產業要向更適合高素質人才的技術產業轉換,而非由基礎勞動力構成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國家這幾年一直在喊萬眾創新,就是在順應這個時代需求。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生活,最近幾年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使不提航空、高鐵等國家主導的領域,民用領域網購、物流、支付,打車,共享單車等技術,中國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包括我們最熟悉的網貸,目前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好的,規模和增速都是遙遙領先。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成績離不開高等教育人才的劇增,所以未來中國GDP的持續增長動力就是由知識創新所推動的“新經濟增長點”。

這塊羿飛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要積極的擁抱變化,抓住新興行業的機遇。如果自己所從事的是由基礎體力勞動單位構成的產業,要儘快轉型。能自己創新固然好,如果已經年齡不適合,就要選擇收縮老項目變現資金,投資到新產業,不要讓自己成為要被淘汰的落後“產能”。

--------------------------------------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第3篇)

中美之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對立”錯誤邏輯討論

對於中美的經濟增長和大勢判斷,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認為不應該是相對的。網絡上非常普及和常見的一種現象是,不論任何涉及中美一方的消息出現,最終的解讀都是中恐輸美國贏了。或者一些過分紅粉的邏輯,任何信息都會解讀成中恐贏,暗指輸的是美國。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整個人類社會的整體勞動生存率都是在不斷增長的,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全人類整體就一定是增長的。而中美兩個大國,屬於在整體增長過程中,目前階段切走了最大蛋糕的經濟體。結論其實是中美恐贏,誰輸不知道,總之每年都有一些實力不行的小型經濟體崩掉,為這些切走大蛋糕的經濟體買單。

所以我們在思考問題和做投資判斷的時候,解讀中國或者美國所定的一些經濟政策或者貨幣政策,不要帶有對立思維。中國央媽和美聯儲發佈的政策,都是為了讓自己在全球經濟環境中更好的發展和生存,都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不是要幹掉對方。

中美之間存在博弈,而不是對立,這更像是一種競賽關係。現在賽場上有200個選手在跑馬拉松,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很出色的選手,值得我們尊敬。一場比賽難道只要產生了第一名,其他所有選手就都沒有存在價值了,都要殺掉嗎?這是什麼樣的極端思想?

世界那麼大,把所有的政策只針對一個具體國家去操作,眼界是不是太小了?最近這幾年,美聯儲忙於對全球剪羊毛,而中國央媽忙於降槓桿,因為經濟增長了幾十年體量越來越大了,必須考慮如果出現回撤時的負面影響。雙方的政策制定大不相同,但就其自身來講都是正確的,符合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需要。

我記得巴菲特說過:“我的成功取決於,我始終相信美國是會一直強大和發展的”,有這個基礎的方向性判斷,才能讓他在每次大回撤的時候能作出抄底的決策。他對了,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所以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今天也要說一句:“我相信中國也是會一直強大和發展的,這裡會是21世紀最快發展的經濟體”,堅信這個我們也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我們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國家,應該感到幸運。大家多到一些國家和地區走走看看就明白了,其實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在不斷的比全世界任何地區的人在更快的積累財富,這不完全是個人努力才能取得的成績,是時代大背景的紅利。

黃金,突破平臺,完美套現

關於黃金的走勢判斷,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又要說“傻話”了,我繼續頑固的做死多頭,堅持黃金是未來幾年非常值得配置的資產的觀點。

其實本人並不是一個只會喊多的死多頭,對本輪黃金和大宗商品的投資機會,羿飛是在2015年底作出的,詳見《為了這個機會,我們已經苦苦等了五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2MDA4Mw==&mid=209792652&idx=1&sn=8ad1e9641b285b108936d0a751504841#rd

一個苦苦守候五年等來的週期性機會,怎麼能短短的一波行情就放棄呢?大宗已經進入了繁榮新週期,至少是五年的連續上升,並且創出價格新高才會結束。

當然,良好的工具選擇也很重要,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已經多次在文章中提示大家,配置黃金資產不要選擇傳統的實物和紙黃金,優先選擇有金息收益的互聯網黃金產品,“

黃金錢包”“黃金管家”“國美黃金”都是不錯的成熟工具。如果對這些獨立的平臺不放心,也可以去“京東金融”的理財板塊中,購買京東黃金也是有額外金息收益的,其實這個產品和黃金管家是一樣的,京東做流量端,黃金管家提供對應資產端服務。如果對這幾個平臺都比較熟悉,最優先的購買渠道是通過“返利投”中特色理財的黃金板塊,可以享受一定的加息返利。

在使用互聯網黃金工具以後,長期看黃金的配置收益是比較理想的。從2016年初開始配置,期間美元金是由1050漲到了1320,漲幅約26%。人民幣因為連續升值,按人民幣計算的金價漲幅略低於國際金價,過去的兩年金價由225左右漲到270,漲幅約20%,互聯網黃金工具長期配置6%左右的金息是可以做到的,2年12%,這樣整體是32%,年化15%左右。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6年大宗進入牛市週期開始的這兩年期間,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互有漲跌。但是黃金對兩種貨幣均保持了穩定的連續上漲,並且收益中上等,起到了非常好的避險效果,從資產配置角度絕對有價值。

2018年全年的黃金價格表現,會主要受美聯儲的加息節奏,以及各月份的非農數據影響。

非農數據是每個月第一個週五發佈,一般是非農數據較好則黃金下跌,非農數據較差黃金上漲。但這並非絕對,因為市場有前瞻性,如果在非農日之前,市場已經充分預測並且價格上已經消化了預期,則當天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非農數據真正有巨大影響的時候,是公佈結果與行業分析預測產生了明顯差異的時候。

2月1日的北京時間本週四凌晨,美聯儲主席耶倫最後一次主持政策會議,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強調了進一步提高利率的計劃。利率決議公佈後,美聯儲在3月份加息的概率從88%上升到94%。

在下個月的3月22日美聯儲會議,將由新任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主持,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式進入鮑威爾時間,耶倫時代結束,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

從最近幾個月的數據來看,美國各方面經濟數據確實不錯,支持3月份的加息。不過因為市場已經有加息的共識,提前消化所以實際上在加息落地以後,對於金價來說屬於利空出盡,反而會開始上升。

全年來說最大的概率是加息3次,這還要看鮑威爾的風格,如果他更偏向鴿派則有可能加息2次。從過去3年來看,每年的12月份是肯定要加息的,那麼如果是加息2次則會發生在6月和12月。如果加息3次,則會跟去年一樣為3、9月和12月。

所以我們在3月出結果以後就能大致判斷出2018年的加息節點,3月份加息概率已經很高,待利空出盡以後,7、8月份之前都會處於沒有加息壓力的環境下,黃金會出現一波行情。

黃金價格正處於一個一年多週期的箱體上沿,如果在釋放了加息預期以後,能有效突破1377的箱體頂部,則順勢上漲到1450上方是大概率。再結合時間點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中期減持點是不錯的策略。

除了非農數據和美聯儲議息會議這兩個規律的週期性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潛在黑天鵝。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美元走勢部分,也提到了美國正式提高債務上限的話題。如果這個事件出現了,則會導致美元失去正常的走勢形態破位暴跌,這就會引發一波黃金價格的井噴。

如果這些交易機會出現,可能會比較適合減持,當然還需要結合人民幣的情況來做具體判斷,請關注羿飛以後的文章。

原油,先跌後漲,交易機會出現

原油價格在60美元以下的熊市週期已經持續徘徊了整整三年,在近期有效突破了60美元整數關,基本上已經確立進入牛市週期形態。因為已經連續8個月持續上漲,目前並不適合追高。有效突破以後,市場也需要有個短期的回調來整合均線,之後出現大幅的回撤就是建倉機會,技術形態來看下方52-55美元是密集支撐區。

中國也即將加入原油定價權的競爭,人民幣原油期貨將於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人民幣原油期貨的推出,肩負著爭奪原油定價權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雙重重任。

為了爭奪定價權,中國原油期貨上市以後,很有可能會迎來一波原利益組織的做空打壓。但如果打壓人民幣期貨價格,最終會因為中國是實際的使用者而不是投機者,而是實際的原油進口國實業有剛性需求,只會使國內的企業更樂於購買人民幣原油期貨,最終擴大市場的交易規模和提高在世界範圍內的定價能力。

這是一個好的事情,原油是“商品之王”,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應該有自己的價格影響力。原來的定價權一直掌握在美國和歐佩克手裡,作為資源使用方,這些定價者貪婪的控制價格,向發展中國家收取經濟發展的“增長稅”。

一個全人類都要消耗的重要資源,怎麼能由少數利益主體來行使“原油霸權”,人為操縱作為掠奪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的工具。中國此舉,將改變亞洲國家無原油定價權的被動局面,讓商品的價格迴歸市場需求導向的定價機制。

美股港股,迴避風險,跌莫抄底。

美股和港股,是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今年重點要提醒投友們迴避的風險。作出這個判斷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是估值過高,自2008年經濟危機觸底以來,道瓊斯已經上漲4倍,納斯達克上漲5倍多,期間企業利潤上漲不足一倍。從月線圖來看,即使更長週期經濟繼續增長,也需要一波回調來等待均線了。若下跌趨勢確立,比較有力度的支撐在14000左右,回撤空間近50%。

其二是美股、港股的名義收益率有注水嫌疑,實際上真實收益率並不高,大多數人忽略了匯率貶值因素。例如整個2017年道瓊斯19870,收盤24700,增長率24%。但全年美元指數下跌了10%,所以真實的資產收益率均要剔除10%。在一輪行情的牛尾階段,這個收益率已經風險和收益不匹配。

其三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逼近3%,歷史上美債收益率到這個水平的時候往往發生股災。目前看隨著美聯儲的繼續加息,10年期美債在2018年突破3%甚至最高可能達到3.25%,將對美股形成巨大壓力。

最後是一個不確定的潛在政治風險。2018年11月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民主黨若要謀求2020年的總統大選勝出,本次中期選舉謀求更多席位是唯一機會。

眾所周知,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背後是代表不同的大亨集團的。共和黨背後主要是軍工、能源、製造業等產業大亨,而民主黨背後則是華爾街金融大亨集團。特朗普剛上任的時候就很多人認為會股市大跌,但是沒想到卻出現了連續的上漲,直到特朗普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股市是他政績的言論,這裡就開始中計上了套路。那麼如果股市垮了,同樣也是他的責任,引發公眾的不滿情緒大反彈,民主黨的金融大亨們借砸趴股市來狙擊特朗普的影響力可能性極大。

特朗普是個特別孟浪的人,早年他沒做總統的時候就發過推文說,如果道瓊斯指數未來有一天跌幅超過1000點,那個美國總統應該被放在大炮裡發射去宇宙。然而一語成讖,2018年2月5日,道瓊斯指數歷史上首次單日跌1175點,對此特朗普未做任何回覆,顯然是已經被打臉到無言以對。

因為中期選舉在年底,所以暴跌在近期應該不會繼續。從技術形態來說,目前的點位附近形成頂部區域,在震盪中行成雙頂或者頭肩頂,然後在年底之前形成跌勢是很大的概率。

所以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非常建議大家迴避這個風險,千萬不要因為聽說前兩年賺錢效應不錯的消息,就跑去高位接盤。迴避港股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港股是個特殊市場,同時會受到美股和A股的影響,相對來說美股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容易被牽連。

--------------------------------------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第4篇)

房產牛市,一二線向三四線傳導結束。

這輪房產牛市起於2016年初,當時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寫過一篇文章《去庫存,大家一起拉數據!》

當時周小川行長表態,中國可以適當增加居民債務槓桿。注意是居民債務槓桿,中國的企業債務槓桿已經很高沒有增加的空間了。而居民最大的投入顯然就是房產了,之後就是銀行大量的批房貸,引發了一波房地產牛市。

房產牛市持續到最近一段時間形勢已經完全不同了,各地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不說,銀行批貸也越來越難,不斷的提高利率和首付款比例,房產投資的槓桿效應明顯下降。

這裡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並不想做出什麼房價大跌如何如何這種博眼球的聳人聽聞言論。只想說房產未來可能表現得整體比較平穩,一線城市已經跌了一波,目前企穩了,二線漲不動了,但是因為限購購買力沒有充分釋放,未來應該還是可以穩住價格。3、4線小城市2017年才跟漲了一波,目前也已進入力竭的階段,漲幅小於一二線,說明資金沒有全面不斷向下線城市流動,而是開始選擇進入其他投資領域。

那麼在未來2、3年的話,因為沒有明顯的漲幅,把房產作為投資品已經不太合適,因為高額交易成本的存在導致如果沒有大漲是沒有什麼收益的。房價整體平穩,如果是首套剛需房則可以在經濟承受力的範圍內出手購入,而等待房價大跌再買入這種想法在全面通脹的大背景下也是不太現實的。

A股,慢牛格局不變

整個2017年慢牛格局基本符合判斷,但是在具體走勢上出現了差異化。在前三個季度各板塊走勢平均,到了四季度以漂亮50為代表的一批超級大盤股開始走妖,而大多數普通企業則走勢偏弱。進入2018年初,這個態勢在延續但有所減弱,漂亮50漲勢乏力,在2月初市場回調時,50股有領跌表現,市場風格有向中盤股切換的跡象。

其實很多企業在營收和利潤都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低於2014年7月份牛市啟動以前的價格。股市指數後面會怎麼走我不知道,總之這樣的股票我是樂意買的,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認為這是市場給出的巨大紅包,極佳的交易機會。

因個人精力有限,幾千只股票篩選不過來,水池投資圈的投友們發現了有這種財報特徵的股票可以提問診斷。確認了以後羿飛會給水池圈的圈友們共享到圈子股票池裡,我們一起分享紅利。

整個2018年,我的判斷是價值迴歸是必然的,漂亮50確實業績底子很不錯,但是短期估值已經偏高,會有一個階段的低迷了,具體會表現為價格區間震盪,缺少賺錢效應。而嚴重低估的中小盤績優股開始成為主旋律,出現個股表現會普遍好於基金的情況。

所以上個月羿飛寫了一篇文章《割韭菜了,最近千萬不要買新發的基金!》中提到,千萬不要買這些新發的基金, 就是因為這些基金一方面去接盤高估50的可能大,另一方面就是新基金的鎖定期,市場交易風格切換以後,你要退出換股票都沒有機會,只能在鬱悶中錯過一輪行情。有什麼辦法呢?我寫文章提示已經是盡力了。

去年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曾經說過中國經濟增長率會觸底,甚至會出現反彈,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判斷過於樂觀。從目前已經公佈的數據來看,2017全年6.9%,高於2016年的6.7%。這裡羿飛再放狂言,2018年極有可能出現GDP增長率跨過7%整數關,因為在通脹升溫的情況下,GDP增速會有所提升,整體的經濟環境為出現牛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比較大的風險仍然是會受到美股泡沫破裂的牽連,可能會出現一些短期的快速回調。但因為慢牛市格局比較牢固,後續會再收復失地。

可能有人會質疑是否存在慢牛格局。您看一下上面這張圖,多麼牢固和平穩的一條上升線,有沒有在這個大格局下賺到錢是個人能力問題,不是市場問題好哇?如果個人炒股能力不佳,可以選擇在水池投資圈的基金池裡定投一下長牛型基金,這樣至少是能夠跑贏大盤的,也比較節約精力。

只要中國股市的打新需要持有倉底的規則沒有進行調整,那麼大量的籌碼就會被鎖定,參與交易的比例低,市場基本上只能在很小的波動幅度下前行。

網貸,繼續做強做大

網貸是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發表文章最常提到的話題,也有已經每月堅持發佈了七年的網貸評級持續跟蹤行業的發展。請投友們關注每月的《羿飛網貸評級》,文章會堅持更新,目標仍然是選到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平均收益最理想的一些平臺。往期的評級都可以在羿飛的微信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下方主菜單中查詢到。

網貸行業在監管部門的不斷推動規範化過程中,安全性不斷提升。目前階段行業比較領先的平臺,已經不太可能出現詐騙的情況。因為領先平臺本身是有價值的,機構投資人甚至上市公司已經頻頻出手,投資案例越來越多。2018年也會出現更多網貸公司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成功資本化案例。

最近大家比較敏感的備案驗收,其實不必過於擔心。這就像一年多以前的銀行存管一樣的,第一批會比較少,長期看備案批覆的會越來越多,最終失去稀缺性。絕對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沒有備案的平臺,監管部門要求全部停業的情況,那就會引發全面的倒閉潮,沒有人能對這個結果負責任。

網貸行業未來面對的主要問題,其實是隨著越來越成熟和安全,收益率會不斷降低。所幸目前收益率尚可,還可以發揮水池投資法的中央水池效果,投友們珍惜吧。

股權投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聽說過“人無股權不富”這句話。這句毒雞湯的吸引下,很多人盲目的進入了股權投資行業。

這裡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要提示一下股權投資的風險。很多人在不懂股權投資的情況下,盲目的參與一些眾籌網站的投資,能回本已經是比較好的,絕大多數血本無歸。因為眾籌平臺基本上是包裝垃圾項目為主,優質的項目已經在風投機構的環節被篩選掉。

像這幾年出現的大量股權眾籌網站、車籌、店籌等,基本上都是一地雞毛,賺錢案例罕見。這類的投資絕對還不如投P2P網貸這種收益明確的債券類項目,請大家一定不要相信所謂的名義收益率,基本上很難兌現。

另外就是一些常見民間生意的投資,比如大家一起開飯店,工廠等。這類並不能視為是股權投資,應歸類為合夥做生意。因為在大多數傳統小生意的合作中,法律意識是比較淡薄的,非常容易發生做不好賠錢,做好了投資人被踢出局的情況,投資權益無法受到保障。這類生意不是不可以做,前提一定是你也是這個生意的經營參與者,並且有你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

我不是否定股權投資本身,羿飛(公眾號:羿飛談互聯網金融)自己從事個人天使投資已經有5、6年時間,期間確實獲得了不錯的回報,是所有資產配置方向裡收益最好的。但是正因為有所參與,深深的瞭解這個行業的不容易。首先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來獲取項目,其次還要有能力幫助被投項目發展,退出機會往往不能控制,需要等機緣。

通過積累的多年經驗以後,我們羿飛水池圈的投友們成立了“羿飛資本”。嘗試融入一些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經驗和理念,彌補一些行業以前的弊端,嘗試做一些創新,未來通過項目實踐取得了有價值的經驗會通過文章和大家分享。

迴避投機項目和投機心理,重中之重!

文章最後,就是勸大家在做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摒棄投機心理。

這些年見了太多的騙局,3m,e租寶,imb,錢寶,鴨湯等等,太多太多了,民間叫不上名的傳銷更多,但還總是見到有人問那些明顯的騙局是不是能投。

我覺得完全沒接觸過投資理財的人被騙情有可原,因為沒有給他們學習機會還不能判斷,學費是人人都要交一些才能逐步成熟的。

但是對於大多數明顯的詐騙項目,擊鼓傳花的參與者來說只是賭性使然,我相信每個賭徒周圍,一定有好心的親戚朋友勸過他們,結果反目成仇。

這些人中雷了也沒什麼,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自然選擇過程,也是方法論成熟的必要成本。那些騙子就像自然環境中的天敵,選擇錯誤路線的,愛賭的人就像是生存意識不足的小動物,眼睛裡只看到被精心設計的誘餌,所以一個個被獵殺。錯誤的投資者失去了生存資源,生存空間一步步收窄,這其實是進化論中優勝劣汰理論的殘酷實現。

種群在危機和考驗中,通過經受環境和天敵的考驗,得以存活和進化發展的才是贏家,物種才能進化。很好,這很達爾文!

投資是狩獵,理財是農耕,賭博是把自己送去做獵物~~~

讓自己沉靜下來,多思考再行動……

羿飛:2018-狗年投資機會展望(完整收藏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