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价1600卖32000!杭州“不涨价”破灭!限价逐步放松?

上周末,位于未来科技城的华夏之心领出了预售证。均价32000元/平米,含5000元/平米精装标准。

一时之间,网友炸开了锅。

“本来想去摇的,一看这价格,我就放弃了”

“价格真心贵!”

“地价不到2000元,怎么可以批出32000元?”

“华夏怎么那么黑心,乱涨价!”

“户型和采光都那么差,还卖那么贵!”

时间回到2013年9月17日。宝力联合体拿下了杭州未来科技城(CBD区块)04号地块,也就是现在的华夏之心。

总价4.1亿元,楼面价1697元/平米

那一年,淘宝城才刚落成,阿里巴巴8月才刚入驻;那一年,EFC也刚拿地,楼面价1075元/平米。

那一年,如今的宇宙中心——未来科技城,还仅仅只是个概念。当时周边在售的住宅高层,均价约16000元/平米。

楼面价1697元,就算是按照当时的住宅售价16000元/平米,这都算是“暴利”啊。更何况是现在的32000元/平米!

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有天理吗?

当然,我对这个项目做了些研究。

第一、捂盘惜售?

2013年拿地,2018年才卖,整整5年。说实在的,这速度的确有点慢,多少有点“拖延症”。但人家拿地时候的指标中,的确明文规定了,要等到竣工验收通过后才可以销售。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是准现房了。

第二、楼面价巨低?

1697元/平米,今天看来,跟捡的似的。但不要忘了,这个项目开发商还得自持5万方的shopping mall 和一栋五星级酒店,以及两幢写字楼!再加上这么多年的财务成本,楼面价并没有表面那么低(当然,也不会特别高)。

第三、户型差、采光不充足?

这还真没啥借口,大概得怪3.8的容积率。

那华夏之心32000元/平米的价格,究竟有没有天理?

我们再来看些案例。

与华夏之心一路之隔的EFC欧美金融城拿地价1075元/平米,2014年首开,开盘均价11000元/平米,到2017年的时候,住宅毛坯均价到了27526元/平米

而现在EFC的住宅二手房,挂牌基本在4万元/平米以上

这个价格,你们觉得有天理吗?

浙江第一豪宅武林壹号楼面地价10870元/平米,最后新房卖到多少?8万多!

当然,从利润率上来说,武林壹号应该比不上华夏之心,但算一算绝对利润值,估计我会惊呼。

但,武林壹号卖那么贵,你们觉得有天理吗?

再来看,无数人在等待开盘的绿城·梧桐郡

这个项目所在的土地,其实就是翡翠城地块,当时的楼面价就几百块钱,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了。现在卖两万六七,大家又是否觉得开发商黑心呢?

土地价格固然是会传导给新房市场,但这并不一定是同比例和正向的

正如市场萎靡时,开发商可以接受亏本卖房。那市场红火了,作为商人的开发企业,想着能多赚点,也就无可厚非了。

二手房房东心态,不是也这样吗?11000元买入,现在卖4万多,大家是不是要去示威抗议?

还是那句话,我们得接受“商人永远是逐利的”

所以,当我们感叹华夏之心定价过高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我们都被限价惯坏了。

楼面价1600卖32000!杭州“不涨价”破灭!限价逐步放松?

正是因为跟这三个“地王”项目,进行了价格比对,拿地价不到2000元/平米的华夏之心,一度被众多购房者报以最大的价格期待。

地价那么便宜,售价肯定会比地王“三兄弟”低吧!又是准现房,那真的是“买到就赚到”!

可不曾想到,市场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反转。32000元/平米,不但没有低,反而更高了。

不管开发商怎么强调自己的品质——石材干挂、全屋地暖、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大理石地面、末端直饮水、李嘉诚御用设计师、绿城物业……

在抱着“捡便宜”心态的购房者眼中,这依旧是一个“没有天理”、“乱涨价”的项目。

我们一边喊着,千万别因为限价买到“垃圾房”。一边却往往只关心价格本身有没有投资优势。

我们都是被“限价”宠坏的孩子。

华夏之星的价格高吗?说实话,我也真觉得挺高的。

记得上个月,项目售楼处开放的时候,我在现场询问开发商价格,当时还真的只是说两万七八。现在一下子突破了3万,我也有点接受不了。

但是,理性告诉我,在这个市场中是不可能存在“乱涨价”这回事的。

一是物价部门会进行干预,所以只要是备案成功的预售价格,自然应该理解为是合理的;

二,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乱涨价”最终受伤的往往是开发商本人。当价格远远高出市场接受度,那这房子估计就没人买了。开发商自然会得到他应有的报应。卖不动?要么降价,要么烂尾。

可讽刺的是,前方同事传来的谍报,华夏之心的售楼处“人满为患”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