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部編版教材再現「三無產品」!語文第一課就「誤人子弟」?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文章來源:快微課(id:i2reads)

新學期,又有一大批小學生用上了全新的部編版語文教材。根據教育部的發文,2019年,全國中小學每個年級的語文課本都要換成這個版本,之前的人教版等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將退出歷史舞臺。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去年3月份,快微課曾推出一篇文章:還有多少假課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提到人教版語文課本2年級一篇飽受爭議的課文《愛迪生救媽媽》。

那時,僅有一年級和7年級學生使用部編版。如今,全國小學生1-3年級,初中7-9年級都已經拿到了新課本。那篇受到爭議的“假課文”,也已經離開了孩子們的課本。

經過大刀闊斧的語文教育改革,部編版語文課本究竟怎麼樣?8年前,浙江幾位語文老師:郭初陽、蔡朝陽、呂棟聯合編著了一本《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書中指出,當時的語文教材,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經典的缺失

兒童視角的缺失

快樂的缺失

事實的缺失。

8年後,近日,這本書的作者之一郭初陽老師再次翻開了部編新版語文教材發現,這套教材,依然在以上幾點問題上,不盡如人意。

1

部編版語文課本里

依然充斥著“三無產品”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上週,郭初陽對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進行了研讀。他認為:距離他批判小學語文教材的那本書出版8年過去了,這本教育部新版的語文教材8年前存在的“四大缺失”問題卻基本上是巍然不動。

郭老師說:以前的語文教材裡,有很多“三無產品”。所謂“三無”就是:不知道這篇課文來自哪裡,出自何時,甚至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

郭老師翻開最新“部編本”小學第三冊語文教材發現:

第3課《不懂就要問》,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第21課《大自然的聲音》,第27課《手術檯就是陣地》,都是“三無”。不信,家長也可以去翻翻看。

而在其他年級的語文課本里也有不少這樣的文章,有些文章是出自於以前的舊教材,不知道是何人、何時何地寫的:

2

三年級語文書第一課

就“誤人子弟”!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部編本”小學第三冊語文教材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

翻開三年級上冊語文書的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郭老師說,作為課本第一篇,讓人憂慮。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篇典型的文體不分的文章。而語文課本里課文的文體不分,恰恰是當下小學生不會寫作文的根源所在!

這篇課文裡說:有兩隻小猴子在聽孩子們讀課文,松鼠和山狸在看同學們做遊戲,這到底是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呢?

好教材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具備文體意識,懂得各種體裁的不同。小說、戲劇、詩歌等等,都是虛構類文學作品,追求藝術真實;歷史、傳記、調查報告等等,屬於非虛構作品,重在合乎事實。

而像《大青樹下的小學》這樣的課文,沒有基本的文體區分,混淆虛構與非虛構的邊界,誤人子弟。

郭老師認為,當前,小學生學習的寫作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想象、說明,但不會區分不同的文體,沒有人告訴他們虛構和非虛構的區別,甚至連課文也混淆這個概念。所以會出現當下小學生作文謊話連篇、虛假、矯情的情況。

郭老師建議,在引導孩子學習類似《大青樹下的小學》這樣文體不清楚的課文時,不妨多問幾句:

真的有兩隻猴子聽同學們讀課文,松鼠和山狸看同學們做遊戲嗎?

這所小學在哪裡?

大青樹是棵什麼樹?

古老的銅鐘是什麼年代鍛造的?

本文的作者吳然是雲南省文史研究館的,也許他可以提供關於這所小學的事實材料。

3

我們的語文課本經典依然缺失!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在《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裡,郭老師就曾經指出,當時的語文教材 經典缺失。新版教材,這樣的問題,依然存在。

比如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二篇課文《花的學校》,註釋中指出:“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爾,譯者鄭振鐸,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事實上,很多課文都有這樣的標註: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郭老師認為,選一篇經典作為課文,就不要去亂改它,改動是不尊重作者和版權的行為。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原文和改動後的課文的區別:

《花的學校》(作者:泰戈爾)教材版(左)與原文。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還有第八課課文《去年的樹》,很多年前,幾位老師就曾對這篇課文提出了修改意見,但在部編版裡,還是沒有改。

原文是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教材用的譯文是孫幼軍的,“選作課文以後,依然被改動了”。

新編教材的課文最後是: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但郭初陽老師認為,09年長春出版社《小狐狸阿權》的譯本更加精彩:

小鳥一動不動地盯著火苗,然後,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歌。火苗輕輕地搖擺著,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唱完了歌,小鳥又一動不動地看著火苗,後來就不知飛到哪裡去了。

一字之差都會有天壤之別,何況是一句之差呢。這句話的點睛之筆恰恰在“火苗輕輕地搖擺著,好像很開心的樣子”這句話裡。火苗對小鳥做了很動人的回應,這是文章裡的靈魂。但是課文卻偏偏刪掉了。

4

語文教育,不需要課本!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教材的編寫,郭初陽認為,除了有專門的專家編寫小組;教材的審定,還應當有獨立的學術委員會。面對不盡人意的語文教材,郭初陽老師拋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語文教育不需要課本!

郭老師認為,應當以偉大的書為語文課本。比如,去年暑假,郭老師曾經帶領孩子們閱讀學習梭羅的《瓦爾登湖》,帶著孩子們結合旅行來閱讀,將閱讀、思考、旅行、寫作、反思結合起來,在一個長的時間段裡深入到一本書裡面,這對學生影響是很深的,遠遠勝過讀教科書。

而在郭老師的課堂裡,沒有語文教材,只有經典閱讀。一本一本經典深入地精讀下去,孩子的語文素養自然得到提高。

對於課本里的“三無產品”,記得北師大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主編之一馬新國曾經說過一句話:

儘管出現‘三無文章’有種種理由,但無論再多的理由,都是一種缺憾。“教材編寫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細工慢活,建立教材修訂和反饋機制是十分重要的。

基礎教育教材編寫應去向何方?仍是教育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拓展閱讀: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部編版”語文教材究竟有哪些不一樣?

通過我們對新舊教材的對比,主要得出了以下幾點不同:

1.小學階段打破傳統的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的模式

從課時的安排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年級上冊的教材共設置了兩個識字單元,兩個漢語拼音單元和四個課文單元。總體上將拼音教學放在了漢字之後,而這一打破傳統的改革是遵從學生語言學習規律而設計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年級的教材在學習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之類的漢字之後才開始了系統的學習拼音。這是第一個與舊教材截然不同的點。

2.傳統詩詞文言文篇目增多

這應該是最明顯的一個變化了。從《詩經》到清代詩文,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唐宋古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比如魯迅先生的作品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這樣的改革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量,鍛鍊其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閱讀古文和革命題材文章,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激發愛國主義熱情,重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習激情。

3.倡導親子閱讀

新教材的改革不僅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高要求,同時對家長所參與的家庭教育也提出了高要求。小學語文教材開設了“和大人一起讀”環節,明確要求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閱讀能力培養教育中。 這也是“大語文”時代下倡導全民閱讀的要求,通過學校教育連帶家庭教育,從而營造良好的家庭語文學習氛圍,推動全民語文學習熱情和國學素養的提升。

关注|部编版教材再现“三无产品”!语文第一课就“误人子弟”?

4.側重閱讀

從課文的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出更重視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不管是古代文言文,還是近代散文,或是現代名著等等,都從多方面提供了鍛鍊學生閱讀能力的機會。

5.在教學中落實名著導讀

不同於舊版本中的名著推薦,新教材對於名著的推廣力度是十分之大的。尤其在初中三年的語文課本中最有明顯。部編版教材加強了導讀和推薦力度,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中外名著的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積極閱讀名著,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理解能力,語文素養和表達能力。

來源 | 快微課

作者 | 郭初陽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