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陷困境 專家:經濟形勢非常不好

中國長江商學院新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民營企業8月份的經營狀況指數與上月相比明顯下滑,是四年來最差的表現。那麼,為什麼中國的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此不佳?

據報道,“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經濟狀況指數”從上月的55.6下滑至8月的49.8,達到四年內的最低水平。

用於衡量該指數的分指數,包括企業銷售前瞻指數、企業利潤前瞻指數、企業融資環境指數和企業庫存前瞻指數全部出現下滑。

原《經濟學週報》副主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表示,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上述指數下降的原因。

“整個經濟上的需求減少之後,進入市場的廠家太多就導致企業在競爭中得到更少的機會。第二就是成本推動,例如勞動力成本。其實就是當市場的份額下降、生產的要素成本上升的趨勢下都可能導致企業的經營狀況惡化。這幾個前提不好就說明有些企業會倒閉,在競爭中退出。客觀分析就是,如果國企和這些企業有類似的困境,那麼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跟著下滑。”

王軍濤補充說 中國的“國進民退”機制導致民企無法擁有與國企一樣的優勢,造成這兩種企業在運營狀況上的較大差距。

“國企在一些國家領域中處於壟斷地位。也就是說只要這個領域的經濟活動還在,他(國企)就不會倒。民企就是在政府開放並且競爭激烈的領域。市場或個指標不好對於民企來說是生死存亡的問題。另外,國企如果遇到困難的話,國家會採取特殊政策去扶持他(國企)。比如,虧損也繼續給他貸款。民企的待遇就不一樣,如果市場不好就拿不到貸款,拿不到貸款就沒有辦法辦下去。”

另外,長江商學院在報告中特別提到,“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經濟狀況指數”中,企業用工成本前瞻指數和總成本前瞻指數不降反增,反映出中國企業所面臨的不是週期性的成本壓力而是結構性的成本壓力。民企陷困境 專家:經濟形勢非常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