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智庫:政策影響力與國際化水平並重

馬來西亞智庫:政策影響力與國際化水平並重

多年來,馬來西亞智庫在國際化、成果轉化與傳播能力構建、民間智庫發展等領域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對中國智庫的發展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中心位置,扼守馬六甲海峽,連接海上東盟和陸上東盟,是重要的新興工業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統計,1980—2017年,馬來西亞年均經濟增長速度為5.87%,2017年人均GDP達9892美元。伴隨著經濟的騰飛,馬來西亞國家治理對智庫的需求日益擴大。

  •  馬來西亞智庫概況

目前,馬來西亞比較活躍和具有影響力的智庫約有20家,此外尚有隸屬於大學的數十家研究機構。從成立的時間來看,馬來西亞智庫顯得比較年輕,除成立於1959年的馬來西亞社會研究所之外,其他智庫大都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馬來西亞智庫大多集中在首都圈區域,如吉隆坡、布城和雪蘭莪州,少數智庫則分佈在霹靂州、檳城、沙巴、沙撈越等地。

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ASLI)是馬來西亞一家傑出的民間智庫,成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吉隆坡,

其宗旨是通過開展政策研究、舉辦會議、發行出版物等形式,提升組織機構的競爭力、領導力和戰略視野。根據201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全球智庫報告,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在全球頂尖智庫(不包含美國)排名第117位,在馬來西亞智庫中名列第一,在全球最佳獨立智庫中排名第47位。該機構的研究聚焦五個方面:提高國家競爭力;促進人權;加強區域合作;拓展人力資本與領導力;打擊腐敗、加強企業公共道德與誠信。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具有強大的會議組織能力,每年舉辦大約40場重要論壇和會議,定期出版《戰略家》刊物和大量研究報告及書籍。值得一提的是,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創建的專門機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PPS)也表現不凡,在2017年全球智庫報告中,位居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頂尖智庫第4名。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ISIS)成立於1993年,是馬來西亞一傢俱有重要影響力和政府背景的智庫,主要從事外交與安全、國家建構、經濟發展、社會政策以及技術、創新、環境等重要問題的研究。該機構有專職研究人員20名,常年接受馬來西亞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的委託項目研究,定期發佈年度報告,出版《焦點》刊物和各類書籍。該機構積極參與“二軌外交”,先後舉辦30餘屆亞太圓桌會議,促進了亞太國家之間政策溝通,在2017年全球智庫報告中,位居外交與國際事務頂尖智庫第86名。

馬來西亞經濟研究所(MIER)是政府、企業的重要智囊團,1985年由馬來西亞總理經濟小組和相關政府部門推動設立。該研究所由董事會負責管理,下設宏觀經濟監督和預測、政策研究、工業研究和區域研究4個研究部門,長期致力於國內的經濟、金融和商業問題研究,承接大量政府和私人機構委託項目,組織各種經濟議題會議,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培訓服務。該研究機構與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關係密切,設有國家經濟數據庫,定期發佈經濟預測報告、商業環境指數、消費敏感指數等。

馬來西亞海事研究所(MIMA)成立於1993年,主要從事與該國海事利益相關的國內、地區和全球問題研究,通過支持與海事相關的政府部門和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促進馬來西亞海洋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研究所下設海事安全與外交、海洋法律與政策、海洋環境、海洋經濟與產業、馬六甲海峽5個研究中心,管理和研究人員大約40名,定期出版研究所公報。

伊斯蘭高級國際研究所(IAIS)由時任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於2007年發起並贊助成立,主要致力於“伊斯蘭教”“當代馬來西亞面臨的挑戰”“伊斯蘭與其他文明交往”等重要議題的學術和政策研究,努力尋找伊斯蘭思想對當代問題的現實意義。該研究機構與政府部門互動頻繁,每年舉辦大約40場學術研討會、公共論壇、講座等活動,定期發佈研究所公報和出版《伊斯蘭與文明覆興》刊物。

第三世界網絡(TWN)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國際研究和倡導組織,成立於1984年,主要關注發展、發展中國家、南北事務問題,總部位於檳城,在吉隆坡和日內瓦設有辦事處,其使命是更好地表達南方國家人民的需求與權利,促進世界資源的公平分配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該研究機構致力於開展南方國家經濟、社會、環境問題研究,定期出版月刊《第三世界復興》、雙月刊《第三世界經濟學》和發佈南北發展公報。在2017年全球智庫報告排名中,位居國際發展頂尖智庫第76位。

  • 馬來西亞智庫類型與運行特徵

馬來西亞智庫類型呈多樣化。在20傢俱有影響力的非高校智庫中,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智庫具有政府背景。如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馬來西亞經濟研究所、國庫控股研究所(KRI)等由中央政府部門推動設立;檳城研究所(Penang Institute)、達魯利端研究所(霹靂州)、沙巴發展研究所(IDS)、沙撈越發展研究所(SDI)則由州政府創辦。不過,由於歷史和聯邦制度的原因,中央政府背景智庫和州政府智庫之間的立場觀點、研究領域往往差異較大。此外還有四家智庫由政黨創立,分別是馬華公會的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人民公正黨的人民研究所、民政黨的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和民主行動黨的義騰研究中心。另外,一些智庫則由民間力量組建,特別強調智庫的獨立性,如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第三世界網絡、民主與經濟事務研究所等。此外,作為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馬來西亞還設有兩家宗教智庫:高級伊斯蘭國際研究所、伊斯蘭思想研究所。

馬來西亞智庫的經費來源包括政府撥款、固定基金、委託和服務收費、捐贈等,不同類型智庫的經費來源各有側重。擁有政府撥款和固定基金收入的智庫,相對來說經費比較有保障,但對於一些馬來西亞民間智庫而言,由於經費收入的不確定性,影響了長期或跨年度研究規劃的開展。許多智庫都強調經費來源渠道的多元化,並且只接受不附加條件的捐贈,以避免利益團體、捐贈者對研究的干預,保障自身獨立性。如何吸引更多企業、個人資金投入到公共政策研究領域,是馬來西亞智庫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

馬來西亞智庫具有重要政策影響力,智庫人員與政界高層、企業精英及外交人士互動頻繁,通過諮政服務、委託項目研究以及各種渠道的信息溝通,直接影響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作為該國“2020宏願計劃”概念的貢獻者和知識經濟總體規劃倡議的顧問,對該國發展規劃設計貢獻卓著;馬來西亞經濟研究所定期發佈經濟預測報告與經濟運行指數,對政府和企業的經濟決策影響巨大。馬來西亞智庫重視自身的傳播能力建設,多數智庫設立了信息傳播部門或社交平臺賬號,藉助媒體新聞評論、社交網絡、期刊雜誌、公報等形式,傳播政策觀點,擴大知名度,引導公眾輿論,進而影響公共決策。對於腐敗、民主化、透明度、政治選舉等敏感議題,一些智庫也勇於開展政策研究,有時甚至提出尖銳批評。

在東南亞國家智庫中,馬來西亞智庫的國際化水平比較高,大都建有英文網站併發布多語種研究成果,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強化人員國際交流,重視項目的跨國合作研究,常常組織各類國際性的論壇,以擴大國際影響力。如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所發起和組織的國際峰會包括世界伊斯蘭經濟論壇、世界華人經濟峰會、世界倫理與誠信論壇、世界穆斯林領袖論壇、世界婦女經濟論壇等。馬來西亞智庫之所以國際化程度高,很大程度上與智庫人員的海外學歷背景、英語能力和馬來西亞作為英聯邦國家等因素密切相關。另外,一些智庫本身就是國際組織或區域網絡的重要成員,如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是東盟戰略與國際研究所網絡、東亞思想庫網絡、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絲路國際智庫網絡的創始成員。

多年來,馬來西亞智庫在國際化、成果轉化與傳播能力構建、民間智庫發展等領域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對中國智庫的發展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中方可學習馬來西亞智庫的國際化做法,積極參加和構建全球性和地區性智庫網絡建設,參與議題、規則、機制設置,提出中國主張;中國智庫應重視智庫外文網站建設,實時發佈多語種研究報告;加強與國外頂尖智庫合作,開展研究人員短期互訪計劃,推進項目跨國合作研究,彌補視野和研究方法的不足。中國智庫應進一步加強成果轉化與傳播能力構建,準確把握國家發展脈搏和政府需求,打造具有權威性、高質量研究報告,真正發揮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功能;要善用公共關係技巧,根據受眾變化,適時調整傳播媒介方式,重視新媒體、新技術運用,打造多維度傳播網絡。中國還應進一步推進民間智庫規範、有序發展,在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為民間智庫發展創造更加完善的政策環境,鼓勵各類智庫公平競爭;民間智庫本身要充分發揮靈活、開放的特性,創新用人機制,拓展經費來源,整合資源,鍛造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中馬兩國智庫雖有一定的人員互訪,在一些區域智庫網絡平臺開展交流合作,但總體而言,雙方智庫的交流仍缺少制度化安排和深度項目合作。今年馬來西亞政局發生變化,中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正面臨新情況、新機遇和新挑戰,中方應加強與馬方智庫溝通交流,構建雙方智庫合作長效機制,充分發揮 “二軌外交”的功效,服務兩國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推進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行穩致遠。

(本文系華僑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成果)

(作者系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