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僥倖,大飲傷身,小酌亦傷身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長期大量飲酒導致酒精肝、肝硬化的事實已經很明確了,“小飲怡情”卻被大多數人認可。

《柳葉刀》的一篇研究顛覆了多數人的認知,長期少量飲酒對健康有危害,尤其是致癌作用不容忽視。

認知被顛覆

酒文化影響之下,酒是社交重要的媒介,幾乎人人都免不了喝酒。關於喝酒有句俗話:“小酌怡情,大飲傷身”。這句話的意思以前看來還比較中庸,說喝酒少量喝一點可以“怡情”(不傷身),喝多了才傷身。

但其實酒精對健康的危害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喝多了不好,事實就在那裡擺著,但受到文化、習慣、成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覺得喝一點沒事,甚至還有說話少量飲酒有利於健康,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看到那麼多人對酒的危害不甚瞭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此科學家也是費盡周折,不斷地從各方面找出證據來警示大眾。

最近,權威醫學雜誌,蘭世亭的大哥《柳葉刀》:發佈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這項研究顯示:即使是最少量的飲酒,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傷。而長期,嚴重的酗酒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算是徹底給“少量飲酒對健康沒有影響或者有益健康”的認知進行了顛覆。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這份研究報告收集了1990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 195 個國家或地區的 300 多種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和殘疾信息。總共包含的研究對象達2800萬多人次,研究規模幾乎是空前絕後。這篇文章列舉幾個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 飲酒是全球第七大致死因素。

  • 在 50 歲及以上人群中,酒精引發的死亡病因主要是癌症!

  • 在 15 歲至 49 歲年齡組中,酒精引發了癌症、心血管疾病、結核病、傳染性疾病、暴力和自殘等故意傷害,以及交通事故和溺水、火災等其他意外傷害。

似乎就翻譯成這麼一句話:飲酒不僅是短期危害,年輕時喝酒誤事,導致意外(酒後意外、斷片,誘發猝死、中風、胰腺炎等),更重要的是還播下了致癌的種子,上了年紀患癌風險增高。

關於酒的危害,尤其是致癌作用,從細胞、小白鼠等模型上已經很明確證實了乙醇/酒精在體內能轉化為致癌物質——乙醛,而乙醛致癌具有充分的證據。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2018年初,《自然》雜誌刊出一篇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會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當時也是刷屏效應。

飲酒危害健康,說直接一點:誘發腫瘤,道理很簡單:啤酒、紅酒、白酒、藥酒、雞尾酒,無論什麼酒,只要含有乙醇,那到體內就會或多或少,或長或短蓄積致癌物質:乙醛,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對健康的危害就越大,那就是對健康有害的飲品。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因此不論是加了什麼秘方或者補藥的酒,沒有證據表明能起保護作用,但酒精危害證據充分,危害就發生在體內,攝入的量越多危害越大。

不得不吐槽,所謂的養生酒,靠電視廣告狂給人洗腦的XX藥酒,號稱保健品,實在害人不淺,難道喝進體內不是一級致癌物+保健品嗎?倘若喝了真能有益健康,請他們發一篇文章反駁《柳葉刀》。

喝酒真的能軟化血管嗎

相信不少人聽說過紅酒能“軟化血管”的說法,追其源頭似乎還出自醫學研究:有人發現法國人也屬於高脂飲食,但心血管發病率卻很低,因此認為法國人心血管發病率低與常喝紅酒有關。此後關於紅酒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說法不斷湧現,甚至還有更多的功能。

最常引用的說法是: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叫做白藜蘆醇的物質,動物研究表示白藜蘆醇它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通俗稱為好膽固醇)、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通俗稱為壞膽固醇)、預防血栓形成等等作用。

然而,我們也要注意到,大部分關於白藜蘆醇的研究都是基於動物的,在人身上是否也有相同作用還沒有定論。推測如果要達到和實驗中大鼠攝入的白藜蘆醇相當的量,一個人每天要喝1000L的紅酒,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再反過來一想,每天只吃萬分之一的藥能起效嗎?每天喝一杯紅酒對心血管疾病又能起多大作用?

最近,這項立足於事實的大規模調查,也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否定了喝酒對健康那一點微乎其微的保護作用,證實酒精危害遠大於不確定的保護作用,不必再找藉口安慰自己了。

中國人喝起酒來一點都不含糊,酒文化深遠,喝酒的群眾基礎大,當年有陣子網絡拼酒的時候,7斤哥,8斤哥都出現了...

别侥幸,大饮伤身,小酌亦伤身

上圖來自福布斯的統計數據證實我國因飲酒導致的死亡人數居全球第一,給我國帶來了多大的醫療負擔!既然身體病不起,為什麼不能少喝點酒呢?

別僥倖,大飲傷身,小酌亦傷身------消化病公益科普1451帖

馬醫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