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反省才是重要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

怎樣的反省才是重要的?


曾子大名叫曾參,之所以在《論語》中稱為“子”,據說是其弟子參與到了《論語》的編纂之中。所以,一種思想的傳播沒有弟子和信眾是很難被廣泛接受的。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否能夠被廣泛接受,第一重要的是內容,第二就是傳播者數量的多寡。佔領市場首先需要的是擁有推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才的競爭。

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成為一群人的中心,這個從婚禮現場就可以看出來。那麼如何應用這個中心價值就要看每個人的意識了。我們中國人因為傳統的原因,直接談錢會很不好意思,但不說錢心裡就有些空落落的,所以,都是很含蓄的表達著自己的需要。錢是彼此關係的潤滑劑,使用好了彼此感情增加,使用的不好就會惡化彼此的關係,這個度就需要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把握了。

學習傳統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在這裡我們比較直接,就是和改善經濟掛鉤來書寫這些文字,確定了中心,文字書寫就會流暢起來。

寫這些文章,一來算是自己的思考,二來和朋友們共享一下,形成交流可以互相增益。我們不是文化人,所以也就不會按照聖賢的原意去解讀,我們看古書也就是為了結合自己的生活來解讀文字的。

怎樣的反省才是重要的?

《論語》寫的大部分都是社交問題,也就是社交的準備、社交的原則與社交的注意事項。曾子在這裡描述的就是社交的注意事項,提醒我們要時常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在一天的活動當中是否得罪了誰?是否辜負了誰?是否按照標準去做了?

前幾篇寫到了,我們的社交準備工作,應該建立在自我知識結構的完善與自我品格的忠厚上,能夠成為一個有學識,有溫度,受人喜愛的人。老祖宗是很可愛的,很少去講一些理論,總是將複雜的現實用短短的一句話精簡出來,把現實描述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辜負老祖宗的美意,直接拿來用,按照文字的標準去做就可以了。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之中,要想獲得實質的利益,都是通過自身價值的交換實現的。自身價值的交換就是“為人謀”。有些人替別人拿主意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做的,有些人替別人拿主意是站在管閒事的習慣上來做的,有些人是站在關心別人的立場來做的。這些行為都無可厚非,重要的是所“謀”的是否合情合理。要想能夠持續的交往,那就是在彼此意見的交流過程中要真誠。我們的“謀”,要麼是給老闆,要麼是給上司,要麼是給合作伙伴,要麼是給朋友。那麼這個“謀”是否有效,是否能夠產生經濟價值就顯的尤為重要了。所“謀”有效就會越來越信任,所“謀”無效也就喪失了信任,謀事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的。

朋友之間的交往不是商業之間的交往,雖然裡面摻雜的有商業的情況。但朋友之間的交往,往往有面子的因素摻雜其中。那麼這個交往的重點就在於一個“信”字,也就是有沒有結果。我們可能因為彼此的關係,忽略了這個結果的回饋,不知不覺之中關係就會疏遠。謀事在忠,交友在信。不同的人和環境所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不同的。與朋友交往用“忠”字,這種交往就會變味,因為情感容易影響人的立場。“忠”是價值的體現,“信”是行為的表露,不要搞混。要想把以上的觀念搞清楚,那就認真的體會曾老夫子最後的那句忠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