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業應重點支撐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訪華天謀董事長岳華新

諮詢業應重點支撐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訪華天謀集團董事長嶽華新

中國質量新聞深圳訊(記者 傅江平)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記者很難想象諮詢業竟然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前不久在深圳舉辦的第二屆“諮詢+中國創造100年”大會暨助推“中國製2025”國際高峰論壇堪稱是諮詢業與製造業密切互動的盛會。2天的會議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1000多位企業家,數十位中、俄、德、日、韓等國的精益管理大師,同臺對話。期間,還舉辦“華謀杯中國創造100年精益企業決賽”和“華謀杯助推中國製造2025工匠決賽”,獲獎單位無不以此為榮,興高采烈。令人驚奇的是這一系列活動的主辦方是一家民營諮詢機構——華天謀諮詢集團,為此記者採訪了該集團董事長嶽華新。

嶽華新告訴記者,華天謀集團現有多家諮詢服務機構,其中深圳市華天謀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業興邦為己任,立志做企業用得起得諮詢顧問。經過十三年的努力,業務半徑已遍佈全國各地,其中製造業客戶佔百分之七十五,並已形成三大業務特點:

第一,以TPM 0-7STEP為主線,讓企業從基礎的現場6S管理開始,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向高難度的自主管理進軍。在推進TPM7個階段的同時,定期到企業診斷,根據各個企業發展紅不同的需求,導入不用的精益工具,這些精益工具助推企業發展的速度。比如說深圳金洲科技有限公司在和華天謀合作的七年裡,第一年主推現場6S,第二年主推設備清掃管理,在設備清掃推進的同時發現物料管理時短板,造成現場多次因物料週轉不及時導致設備停機待料,故導入了精益工具--物料拉動管理,使設備待料時間大幅度下降;在導入TPM3step的時候,發現設備綜合效率不高,和客戶協商導入了精益工具--設備綜合管理OEE和標準工時管理,使設備綜合效率提升了10%。TPM和精益生產工具結合推進,大大地提升了製造企業發展的質量。

第二,華天謀企業在客戶處導入的每一個模塊內容都進行標準化管理。每一個模塊都先從梳理流程優化流程開始,待優化後的流程文件生效後,都會定出模塊負責的責任人和稽核人。拿TPM設備管理4STEP來說,首先優化的是設備總檢點流程和總點檢標準,待總點檢標準定下來後再把點檢內容進行分工,設備點檢人點檢那些內容,設備操作者點檢那些內容,並把點檢方法培訓到每個人點檢負責人,點檢負責人學會後是否按時按質點檢,有設備部人員和推進辦成員進行交叉抽檢,抽檢到問題再次進行教育,最後按年度修訂員工崗位職責。

第三,推進的內容確保全員參與。推進內容如果只有少數人會,或少數人參與,該導入內容很難在企業傳承下去,也形不成公司文化,故華天謀導入的內容都回按期記錄企業人員參與的人次,月度人均參與率和年度項目參與覆蓋率。如金洲科技公司約525人的製造人數,月度人均提案是1.03件,6年提案件數高達38813件。長期的堅持使現場時時處在一個高質量的管理水平上。以上三個特點是華天謀導入的內容得到了落地,也得到了很多客戶的信任,汕頭超聲自華天謀成立以來一起攜手了14個年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穩步提升。

在實際工作中,嶽華新注重調查研究,善於將世界先進管理理論本土化,出版有多部著作:《TPM實戰》、《優秀員工手冊》《全面可視化管理》,並和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管理》雜誌形成戰略合作。針對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大聲疾呼企業在改革過程中要以“全員參與、消除浪費、持續改善”為核心,以“徹底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最大限度地為企業謀取經濟效益”為目標。由此,華天謀更加註重企業的現場管理升級,班組管理升級,設備管理設計,成本管理最優,戰略管理更具有落地性,

嶽華新說,“實業強國,諮詢強企”,新時代的諮詢人要堅持面向未來,不斷的創新實踐;重新定位,紮根民族企業實體,匠心打造精品鉅製;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平臺,力圖以真切的行業關注,濃重的擔當品格,強烈的企業情懷,厚篤文化意識,來助力推動中國民族企業在新時代煥發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華天謀圍繞“中國製造2015”展開了新諮詢,興百年的戰略活動。新諮詢就是諮詢要有新實踐、新定位、新平臺。新實踐,即在實踐上第一步找到企業變革基因“DNA”,第二步探索企業增值規律“增值法”,第三步形成企業的“增值文化”,第四步“十縱十橫”精耕細作,研發“產品模塊”,形成產品體系,第五步“三年36個月+”長效服務規劃,三年的細部計劃為有效落實規劃提供了保障,也就是華天謀諮詢的落地方案。新定位,就是對企業進行了新的行業定位(十縱行業),新的產品定位(十橫產品),新格局定位。新平臺就是共商中國管理諮詢夢,共建中國管理諮詢新模式,共享中國管理諮詢新平臺。

談及當前的中美貿易戰,嶽華新說,隨著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層層加碼,這就不僅是貿易戰了,而是美國對中國復興的圍追堵截,極限施壓,目的是阻止新興大國的崛起。作為諮詢業,華天謀堅決與中國製造業站在一起,研究新方法,進一步提升效率和質量,穩紮穩打,砥礪前行,助推中國製造全面轉變為中國創造,為構築全球第一工業強國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