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追星的?

現在的明星出行,現身機場會被偷拍,開演唱會總是萬人空巷,粉絲對自己的愛豆更是瘋狂。那你知道古人是怎麼追星的嗎?

古往今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有“四大美男子”,最為有名的當屬潘岳,“貌若潘安”,到今天依然是對男子相貌的最大恭維。

古人是如何追星的?

潘岳,字安仁,因杜甫有詩云:“恐是潘安縣。”因此後世又稱他為潘安。作為聞名當時的美男子,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當時的“小鮮肉”,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從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容貌是偏向於清秀柔弱、俊美斯文的。他曾經挾彈駕車出遊,街上的婦人無不為他著迷,拿鮮花水果往他的車裡丟,將車都裝滿了。“擲果盈車”一詞由此而來。

往車裡投擲鮮花水果,這追星方式還真是浪漫至極。

有意思的是,當時與他齊名的左思,就是創造“洛陽紙貴”神話的那一位,長得卻是極醜,看到潘安如此受歡迎,心中十分羨慕,他也學著潘安駕車出遊,結果婦人們見到他都往他臉上吐唾沫,往車上扔磚頭,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

上演了一出西晉版的“東施效顰”。

在崇尚文采風流的魏晉,衛玠也是極為出眾。他風神秀逸,姿容俊美,少年時就美名遠揚。五歲時曾經乘羊車出行,時人以為玉人,紛紛出來觀看。永嘉四年,為了躲避戰亂,衛玠帶著母親到江夏居住。永嘉六年,衛玠從豫章郡到京都,出來看他的人圍成了一堵牆。衛玠原本身體虛弱,受不得勞累,最後重病而死,年僅二十七歲。當時人們都很悲痛地說:“衛玠是被看死的。”

古人追星熱情絲毫不下於今人啊!

古人是如何追星的?

這兩人雖然都是以美貌而廣為人知,才華卻也名冠一時。潘岳是西晉有名的文學家,著有《閒居賦》《秋興賦》《悼亡詩》等,開啟了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先河。衛玠則是魏晉之際著名的玄學家,喜好清談,他的言論得到當時很多名士的推崇。唯一遺憾的就是還沒到而立之年就去世了,莫非真是天妒英才?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古人是如何追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