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很多妈妈说:自己教育孩子时只会简单粗暴的方法。遇到问题,不会转弯。虽然知道要教孩子,但不知道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乐于接受,怎样教育孩子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并给我举了个日常例子:

女儿三岁4个月了,吃晚饭时,婆婆给她热了早上煎的南瓜饼,女儿想用叉子吃南瓜饼,但不知道叉子被她自己扔到哪里了。

女儿大声说:「我就要用叉子吃!」

我告诉婆婆不要找,并对女儿说:「要么不吃,要么用勺子吃,要叉子自己找!」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孩子发脾气说:「我就不要自己找!我就不要自己找!奶奶你帮我找!奶奶你帮我找!」结果,婆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孩子开始大哭并要求奶奶抱抱。

婆婆对她说:「你越哭,我就不抱你!」可孩子还是一边哭一边说:「奶奶,我不哭了。」婆婆洗完碗后去抱她,女儿就这样一边哭,一边喊奶奶帮她找叉子,嚎了大半个小时。

我之所以会不帮她找叉子,是想让她明白自己的东西要放好,别人并没有义务帮她。还有,我觉得她命令大人的习惯很不好,想给她纠正过来。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可为什么同样是教给孩子道理,这个过程我和孩子都这么痛苦?

其实,这位读者妈妈在日常小事上教育孩子的想法很好。点点滴滴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都是在影响孩子。可以在心态和方式上再细腻些。

首先,孩子要求用叉子吃。这本身没什么错,说明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对「秩序」敏感了,也就是她会认为这件事必须要怎样。这一点是好事,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发展状态。

妈妈可以先肯定她,说:「宝贝,看起来你认为用叉子吃南瓜饼更方便是吗?」孩子可能会说,「嗯,我就是要用叉子!」

这时候,你可以告诉她,她表达方式不够友好。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你可以说:「可是,宝贝说话凶凶的,我们听了不开心。请别人帮忙,你可以温柔些,奶奶,你帮我找找好不好?这样说话,别人会认为你很有礼貌,就愿意帮助你啦!「

这一点就是指出孩子语气的问题。说孩子这样不对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她对的是什么。

孩子当找不到心中所想要的物品时,肯定会哭。你可以说:「叉子是不是被宝宝藏到什么地方了,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好不好?」

或者说「叉子和我们捉迷藏了,不想让宝宝吃南瓜饼!那我们先用勺子吃好不好?吃饱肚子,再一起去把叉子找出来,好不好?」这样的口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她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还可以在找的过程中,或者找到叉子后,再启发孩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她可以怎样做?你可以说,「这个叉子太调皮了!宝宝想一想,以后咱们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下次吃东西时就可以一下子找到它了?」

前面虽然讲的是方式方法,但究其原因,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的心态要调整。

做家长的,很容易站在「挑刺」「管教」的角度与孩子沟通,这个立场直接决定了你和孩子是「对立角色」。说出来的话和做的事,一定是居高临下的判断和指责式教育。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其实,孩子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成人世界那么多条条框框,甚至还搞不清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对或错。

而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认知还有限」这个前提,急着直奔「纠错」环节。于是彼此都用「情绪」对话和对抗,少了第一步的理解和连接。

「连接」这个环节无论孩子多大时,都需要去做,而且是第一步要做。连接的具体做法,可以用「共情「、」表扬「或」肯定「。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我们会有个错觉,感觉「单刀直入「指出问题,这样效率最高。但沟通上单刀直入的方法往往是最没效率和效果的。

你看,自然界里河流永远弯弯曲曲的奔向大海。为什么呢?因为要绕开那些高山和各种障碍啊。沟通的道理,也一样。

绕开别人内心的「高山」,才是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否则只会激起彼此的情绪波澜,并且于事无补。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稍微总结一下,我自己和孩子沟通的几点经验:

1)先看孩子的优点,并明确具体地指出来。这一步就是和孩子建立连接的过程。先沟,才能通。孩子才会打开心门,听进你后面的话。

2)放下身段,蹲下来。这不仅是身高上,还有心态上。管教、批评、教育,这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孩子感受到的其实只有压力,并无「营养」可言。家长平等、平和的状态,可以说明孩子平静情绪。

3)孩子哭闹时,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和孩子对话。让孩子知道,你在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他。让孩子不但了解到错误的方法无法达到目的,还要明确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你不指出来,孩子真的不知道。这个过程,可以多次重复。在情绪稳定的家长面前,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4)孩子情绪转好后,再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说明他回顾刚才发生的事情,启发孩子思考:以后怎样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有哪些做法可以解决问题?

当然,基于孩子的认知限制,家长也可以直接启发提醒孩子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尝试。这样,在陪伴中,教育目的也达到了,双方还建立了更紧密的亲子关系。一举多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