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釋放「1+1>2」的服務效能

铁岭:释放“1+1>2”的服务效能

工商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今年5月5日以來,鐵嶺市認真落實全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要求,精心部署,統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8月底,市直事業單位共427家參加改革,涉改人員7613人。改革後,公益性事業單位優化整合為32家,精簡比例達到92.6%;23家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涉及806人,佔涉改總人數的10.6%。

著眼解決問題 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工作

統一口徑,將所有市直事業單位列入參改範圍,決不允許出現特例。新組建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只保留公益屬性,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內生力和創造力。

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在省委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後,鐵嶺市委第一時間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專題會議,併成立了深化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改革辦等單位聯合組成調研組,深入市直各單位瞭解相關情況,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可靠數據和資料。其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天都抽取時間聽取彙報,市委書記曾深入三縣、七鄉鎮就縣鄉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進行調研,先後8次主持召開市委深化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會、事業單位改革專題會及相關座談會,確保事業單位改革工作蹄疾步穩、有序推進。市委班子成員按職責分工,分別與分管部門和所包縣(市)區主要領導談心,各地、各部門黨委(黨組)與所屬幹部職工談心,及時消除曲解和錯誤認識。嚴格落實幹部人事紀律,今年2月開始,鐵嶺便凍結了所有幹部人事工作,除特殊情況,改革期間不研究提拔幹部和人員調動。加強對涉改單位的財經管理,未出現任何突擊花錢現象。

突出因地制宜。在推進改革中,鐵嶺嚴格遵循省委要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事業單位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統籌謀劃、市縣協同推進;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堅持優化整合、精簡壓縮,推進職責任務相近的事業單位跨部門整合。同時結合鐵嶺實際,因地制宜地設計改革方案。在限額數量方面,新組建事業單位限額力求與鐵嶺的經濟狀況、財政供養能力及人口規模相適應,切實做到科學合理。在職能任務定位上,嚴格按照省裡精減比例要求,充分結合鐵嶺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促進社會治理更加科學有效,對職能消亡、弱化、規模較小及職責任務相近、服務方式和對象趨同、分散設置的事業單位,一律整合或撤銷,同時響應三大攻堅戰重點任務和即將壓茬推進的黨政群機構改革,提前在預案裡給予充分考慮、設置到位。在參改範圍方面,考慮到市情與省情有所不同,鐵嶺統一口徑,將所有市直事業單位列入參改範圍,決不允許出現特例。

注重積極穩妥。按照省委不搞斷崖式精簡要求,鐵嶺設計改革方案充分考慮了社會承受能力和具體操作中的各種複雜因素,在不違背改革根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護涉改人員切身利益。在制定事業單位改革總體方案的同時,同步考慮新組建事業單位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單位整合後不同身份人員管理及經費撥付等相關問題,制定了《市直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人員安置意見》和《關於有序開展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加強國有企業監管的意見》等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改革積極穩妥進行。

實施化學整合。為實現改革目的,鐵嶺設計整合方案時堅持“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切實做到合併“同類項”,真正產生“1+1>2”的化學反應,提升整合後的工作效能,防止出現簡單機械合併、“貌合神離”的問題。為此,鐵嶺將市直所有公益性事業單位進行跨部門整合,並且全部設為市委、市政府直屬單位。

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對事業單位發展現狀進行認真分析和深入研究,鐵嶺共梳理出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辦不分等六個方面問題。本次改革,取消了部門所屬的全部事業單位,實現了事業單位“管辦分離”全覆蓋,對新組建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只保留公益屬性,引入競爭機制,極大激發了事業單位的內生力和創造力。

突出提高效能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為打破機制體制障礙,提高服務效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鐵嶺市要求經營性事業單位實現應轉盡轉,公益性事業單位大幅度優化整合,行政類事業單位全部剝離行政職能。

鐵嶺市堅持把強化黨的領導貫穿於改革的全過程,主要領導親力親為、勇於拍板、敢於擔責,堅持抓研究部署、抓具體推動、抓思想穩定、抓改革紀律,從而實現了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標準,確保改革大局平穩有序推進。

經營性事業單位實現應轉盡轉。為著力解決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存在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及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鐵嶺對市直經營性事業單位職能和資產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將不承擔公益服務職能或不屬於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益服務範圍、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能夠且應當通過市場獲得,以營利為目的、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劃分為經營類事業單位,納入轉企改制範圍,最終確定了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23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在這期間,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對涉及的機構撤銷、編制收回、人員安置等問題制定配套政策,工作做深做細,實現了轉企改制平穩過渡。同時,將轉企改制與組建國有企業集團結合起來,把具備條件的轉企改制單位分別併入市農墾企業集團、交通運輸集團、城市物業管理集團等九大企業集團,開啟了國有資產運營的新模式。

公益性事業單位大幅度優化整合。充分考慮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促進社會治理更加科學有效,鐵嶺對職能消亡的、弱化的、規模較小、職責任務相近、服務方式和對象趨同、設置分散的事業單位一律整合或撤銷,最終整合為服務於主導產業發展的4家、為黨政機關及全社會提供服務的8家、黨務政務輔助事業單位20家,共32家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後,事業單位的公益服務屬性得到進一步強化,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更好地適應了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大幅度提升了運行效率,開始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社會公益服務。

行政類事業單位全部剝離行政職能。按照省委要求,鐵嶺市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對這些職能進行了認真細緻的審核,認為必須繼續保留的,按照歸口原則交回原主管部門承擔,並結合即將壓茬推進的黨政群機構改革,統籌考慮設置相應科室;對可以下放或者壓減的審批事項,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簡政放權,特別是把民政、交通、城市執法等領域的執法職能全部下放到縣級政府,市一級不再保留,徹底解決了重複執法、多頭執法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