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人必知:如何防治肉牛規模化養殖中的疫病?

摘要:文章主要探討在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常見疫病的綜合防治措施。通過介紹幾種常見的肉牛規模化養殖疫病及其防治現狀,來總結出關於肉牛規模化養殖疫病防治的一般性方法。

肉牛養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比較盛行,由於近些年牛肉及其皮質價格的上升,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肉牛養殖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肉牛的養殖數量與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從整體上看,國內的肉牛養殖產業正不斷朝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養殖人必知:如何防治肉牛規模化養殖中的疫病?

1 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疫病

從近年來我國肉牛養殖的發展情況上來看,其較為高發、多發的疫病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牛皮蠅蛆病。該病在肉牛規模化養殖中十分常見,主要病因是因為成年蠅蛆寄生在肉牛體內並大量產卵,從而導致肉牛食慾衰退,精神狀態異常,併發生隨意亂竄的現象。對於該病的治療,一般可採用口服驅蟲藥劑進行治療,同時配合相應的疫苗防治即可取得顯著的防治效果。該病在春季比較高發,因而規模牛場養殖人員應當在春季適當地增加對肉牛注射蟲克清等驅蟲劑的次數。

(2)牛疥癬。該病主要發生於肉牛的眼周與脖子等處,情況嚴重者也可蔓延全身。初期病症主要為肉牛身體的某一部位發生瘙癢,且瘙癢程度劇烈,隨著病情發展,肉牛身體的各個部位會相繼出現腫塊。防治該病的關鍵在於應及時地將病牛進行隔離,同時全面清掃牛舍,並使用消毒液進行徹底消毒,每2天消毒1次,以此確保健康牛群不被傳染。

(3)牛腹腔絲蟲病。該病在規模肉牛場中也比較常見,但多表現為個別牛隻發病。隨著發病情況的嚴重,患病牛隻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進而阻礙肉牛的健康成長。該病的防治方法與牛皮蠅蛆病相似,也可使用蟲克清等驅蟲藥物進行注射治療,同時在春季潮溼的季節,為防止細菌滋生,還應適當增加驅蟲藥的使用次數。

養殖人必知:如何防治肉牛規模化養殖中的疫病?

2 肉牛規模化養殖中疫病綜合防治形勢

近年來,隨著國內肉牛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肉牛產量持續增加,在給養殖戶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加大了疫病發生與傳播的風險。從整體上看,近幾年的肉牛疫病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且隨著抗生素等藥物的頻繁使用,導致一些病菌的抗藥性也在逐年加強。同時,受抗生素、激素等藥物治療的影響以及其他一些不穩定因素的干擾,使得一些疫病在發生過程中出現頻繁變異,進而加大了疫病的散發性與防治難度。為保障肉牛規模化養殖安全,減少養殖疫病的發生率,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疫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研究與探討。

養殖人必知:如何防治肉牛規模化養殖中的疫病?

3 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疫病綜合防治措施探討

(1)科學選址,建立適宜的養殖場地。在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場地選擇至關重要,其是肉牛規模化養殖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在進行養殖場選址時,應當秉持科學性、適應性的原則,場地選擇應選在光照充足、飲水豐富的坡地,同時遠離居民集聚區。養殖場內的整體佈局要齊整緊湊,以便於飼養管理。場地應分別設置生產區、生活區、隔離區等,其中生產區、生活區等應當設置在養殖場的中心位置,且要處於上風口位置,而隔離區則要設置在地勢較矮的下風口位置,以此消除隔離區對健康肉牛的影響。牛舍應當加強日常管理,做好溫度、溼度的控制和調節,保證最適條件,提高肉牛生產率。

(2)把好隔離關與消毒關。在購置種牛、犢牛時應當進行消毒和隔離,待隔離期確認無異常情況後,才可混群飼養。養殖後期要加強消毒工作,特別是在疫病多發的季節,應適當提高消毒頻率,至少每天消毒1次。此外,對飼養用具、設備等也要進行清洗與消毒,確保其不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

(3)做好定期驅蟲工作。寄生蟲疾病是肉牛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的一大威脅,若防控不當,會影響肉牛生產的效益和品質。所以,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應當重視並加強肉牛的驅蟲工作,如每月定期對肉牛以及飲水進行寄生蟲滅殺處理。常規寄生蟲滅殺工作可通過肌注0.2mg/kg阿維菌素進行,而對於病牛則應當先進行補液,灌服25~50mg/kg的鹽酸氨,每天一次,連續灌服7天,再配合適當的驅蟲藥物進行處理治療。

本文來源:牧通人才網,專注畜牧行業招聘求職14年,更多畜牧業最新資訊,歡迎關注訂閱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