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十大清官之一的趙廣漢死於高調霸道

漢宣帝時有四位能臣先後被漢宣帝處死。他們是趙廣漢、蓋寬饒、韓延壽、楊惲。不過司馬光認為,以漢宣帝的英明,加上魏相、丙吉當丞相,於定國當廷尉,而趙廣漢、蓋寬饒、韓延壽、楊惲的被殺都不能使眾人心服,這實在是漢宣帝善政的最大汙點!

司馬光為這四個人的死感到惋惜,對漢宣帝的做法感到不解。楊惲罪不至死,是顯然的,只是一封書信,發點牢騷和不滿,就被皇帝處死,顯然不能讓人心服。如果說楊惲之死,緣於他生錯了時代,但是趙廣漢死得不算冤。試想想,一個雷厲風行的人,難免造成冤屈。這樣的過錯一旦被人找到,被處死也是必然的。給皇帝做事,那是一點錯都不能犯的。用漢武帝的邏輯說,人才如器,如果不能為我所用,殺掉一點也不可惜。

《漢書》說:“廣漢為人強力,天性慧於孝職。”他嫉惡如仇,以強有力的手腕治理治安,處置豪強,京兆為之政清,吏民讚不絕口。而趙廣漢最終遭腰斬處死。長安城裡數萬名百姓以及官員自發聚集在皇家宮殿前,齊齊跪下,他們有的神情肅穆,有的情不自禁地低泣,有的則抑制不住地大哭……這數萬名人是因為聽說了趙廣漢即將被腰斬的消息,前來送別廣漢的!

趙廣漢之死,其實是他過於高調霸道導致的。你可以用霸道的手段對付權貴、豪強,因為那是皇帝需要的,但是這種霸道不能用來對付皇帝的心腹和親人。

趙廣漢掐上了丞相魏相,正得罪了皇帝敬重的人。在霍光死後,任職御史大夫的魏相通過平恩侯許伯向宣帝上書,建議削弱霍家的權勢,打消他們的陰謀,來強固大漢萬世的基業。宣帝看了奏疏後,聽從其建議,任魏相為給事中,削奪了霍氏一門的兵權。地節四年(前66年),宣帝提拔魏相為丞相,封為高平侯。可以說,魏相是皇帝的人,深得皇帝的信任。解縉說:“漢朝好宰相,以前數蕭何、曹參。以後,只數魏相、丙吉。”

趙廣漢雖然也有擁立之功,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能與魏相相提並論。趙廣漢與丞相互掐,趙廣漢以丞相府一個奴婢的死告發丞相。皇帝批示說:“交由京兆尹處理。”皇帝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明確表示立場。

可是廣漢知道事情迫切,於是自己帶領吏卒直闖丞相府,召令丞相夫人跪在庭下聽取她的對辭,帶走了十多個奴婢,訊問他們殺死婢女的事。這事做得簡單粗暴。誰聽說了都會不高興,何況皇帝。

丞相魏相立即予以反擊以自衛,他上書陳述:“妻子確實沒有殺婢女。廣漢多次犯罪依法未能伏罪,他以欺詐手段脅迫臣魏相,幸而臣魏相寬容沒有上奏。希望派清明的使者來處理廣漢所證實的臣魏相的家事。”

事情交由廷尉處治,調查發現,確實是丞相自己因過錯而鞭笞並逐走隨身婢女,婢女被趕出丞相府才死的,並不像廣漢所說的那樣。

這樣,趙廣漢對丞相的控告落了空。這個時候,魏相的門生司直蕭望之乘機落井下石,上奏彈劾道:“廣漢侮辱大臣,想脅持丞相,違逆節律傷害風化,是不道之罪。”

趙廣漢的做法讓宣帝十分不高興,送廣漢下了廷尉牢獄,又有殺害無辜,故意不據實情審問案件,擅自斥責騎士缺乏軍備等幾個罪名,天子批准了廷尉的上奏,廣漢因此被腰斬。

是的,皇帝鑑於趙廣漢過去的功績,可以法外施恩,免於他的死罪,但是,兩利相權取其重,為了丞相,皇帝只能犧牲趙廣漢了,何況廷尉給他定下了足以致死的罪名,皇帝只能是順水推舟了。對於皇帝來說,死掉一個有用的大臣不算什麼,反正後面有人頂上去。難道說為了一個趙廣漢,皇帝要因此與丞相等人大費口舌嗎?何況那些被趙廣漢懲治的權貴正盼著趙廣漢被處死呢。皇帝先通過趙廣漢懲治、威懾了豪強,然後又殺了趙廣漢給這些豪強以撫慰,真正是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給皇帝做事,是一件高風險的職業,做得好,收益並不一定高,但一旦做錯了什麼,丟掉的多半是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