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後,李世民能活嗎

玄武門之變前,唐高祖李淵牢牢掌控著全國軍政大權,太子李建成也以儲君的身份行使權力。秦王李世民在和太子李建成爭寵的過程中,完全敗下陣來。不要多長時間,李世民就要被逐出京城,去地方任職。李世民知道如果他這次離開了京城,他就永遠沒有了角逐儲君的希望,甚至將來還會有性命之憂。

為了自保,李世民只能行險一博,成功則萬事大吉,失敗不過是早死而已。沒有退路的李世民的拼死一博,居然成功了。他不僅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還逼迫父皇李淵交出軍政大權。一天之內,李世民就從一個即將被邊緣化的失意之人,一躍成為大唐最有權勢之人,真是世事無常,讓人感嘆不已。

如果歷史上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后,李世民能活嗎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李世民當時因顧忌太多,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繼位當了皇帝后,他會怎樣對待李世民呢?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李建成做了皇帝后會很快除掉李世民,以絕後患。我的看法卻不同,認為李建成絕不會做手足相殘的事。

首先,李建成是一個敦厚的兄長,生性善良仁慈,與李世民乃一母同胞。如果李世民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就說明雙方並沒有完全撕破臉。雖然仍是面和心不和,但一向潔身自好的李建死,是做不出殺害弟弟李世民這麼有違天和,容易讓人詬病的事的。

如果歷史上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后,李世民能活嗎

其次,李建成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和李世民是一時瑜亮。他既然已經名正言順的當了皇帝,就說明李世民最終還是選擇臣服於他的。作為勝利者,他完全可以寬宏大量的善待李世民,博得天下人的讚譽。

再者,李建成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身邊又有魏徵等大才輔佐。雖然齊王李元吉和他一向交好,但他也知道李元吉桀驁不馴,是一個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任何人的主。如果他輕易的除掉李世民這隻虎,勢必會讓李元吉這個狼有可乘之機。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李建成也不會對李世民下手。

而且,李建成不僅不會殺了李世民,反而會對他恩寵有加。李建成既有這個胸襟,也有確保李世民不敢造反的能力。唐史把李建成描述的是那樣不堪,完全是李世民為了掩蓋他弒兄害弟惡行,故事篡改歷史,從而貶低醜化了李建成。

如果歷史上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后,李世民能活嗎

實際上李建成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論功勞絕對排在第一位的。他不僅把後勤糧草問題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且還多次領兵打仗,他的功勳完全不亞於李世民。漢朝的蕭何只不過負責後勤,漢高祖劉邦就把蕭何立為建國首功,高於戰功赫赫的韓信,就是這個道理。唐高祖李淵也是一代雄主,在他心裡李建成就是名副其實的太子,這是不容置疑的。

可以這麼說,李建成真要當了皇帝,李世民只要不謀反,他完全沒有性命之憂。因為論私,李建成是大哥,長兄為大。論公,李建成先是太子,後是皇帝,是君。李建成當皇帝是完全合情合法的,他根本就不必擔心李世民會有非分之想。只要君臣名分一定,李世民就是想造反,也不會有多少人會挺而走險的追隨他。

如果歷史上沒有發生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后,李世民能活嗎

相反,如果李世民當了皇帝,則李建成必死無疑。因為李世民不合禮法越過李建成當了皇帝,無論是從立嫡還是立賢方面考慮,李世民都不是名正言順的。李世民如果不把李建成除掉,他是一天都睡不好覺的。

唐高祖李淵正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力挺李建成做儲君。雖然李淵內心深處也想利用兩人的矛盾更好的掌控大局,不料卻陰溝裡翻船,最後釀成了慘絕人寰的玄武門之變。措手不及之下,為了自保,李淵也只能拱手交出權力,無比悲涼的去做一個混吃等死的太上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