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豪絕症撒錢 美國富豪耄耋「裸捐」——試問何爲生命的意義

——土豪患絕症撒錢 試問何為生命的意義

幾年前,在微信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億萬富豪在某三甲醫院檢查身體後,竟發現自己患上了晚期癌症。於是,不由得悲天愴地,將一沓沓百元大鈔拋灑在醫院的地上。

中國土豪絕症撒錢 美國富豪耄耋“裸捐”——試問何為生命的意義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在醫院裡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圍觀者的神情。他們有的驚慌之餘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則若有所思的陷入沉默。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都未能在目擊者現場拍攝的照片上看到有人“哄搶人民幣”的鏡頭。

面對滿地的鈔票,圍觀者能表現出如此的氣定神閒,其內心所受到的觸動與震撼可見非同一般。

與醫院那些親歷者的驚愕、詫異、不可名狀的反應相類似的,還有網絡上關於這則新聞報導的評論留言。一位網友就如此評論道:“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錢算什麼?再多的鈔票也都是紙片子……”

中國土豪絕症撒錢 美國富豪耄耋“裸捐”——試問何為生命的意義

或許正是這句耐人尋味的內心獨白甚為相似的出現在醫院那些圍觀民眾的心裡,我們才可如此稀罕的看到世人在面對垂手可拾的人民幣時所表現出的一絲冷眼旁觀的淡定和遲疑。

土豪臨終撒錢的宣洩之舉,圍觀者並未一哄而上的反常表現,似乎都在嚴肅的向人們提出這樣的疑問:究竟生命的價值該如何衡量?生命的意義又該如何找尋?

咱們且先不必想得那麼細緻、長遠,即便就事論事,也可從中窺探分毫。不少人從那位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將錢款拋灑一地的土豪身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健康重於錢財。“沒有健康,就沒有希望”,“用健康去掙錢之後,卻用錢買不回健康與生命”,“且活且珍惜”等警句良言似乎都在告訴那些為錢而忙的庸碌之人,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唯利是圖、一味追逐金錢和利益,而應該遵循生命的自然發展與內在規律,用善念善行維護著生命的持久、平衡與健康。

中國土豪絕症撒錢 美國富豪耄耋“裸捐”——試問何為生命的意義

網上曾有人發佈了一篇題為《仁義禮智信與內臟之間的關係》的演講文稿,演講者是一位有著多年臨床經驗的中醫博士。僅從文稿的題目就能看出,這位中醫大夫的演講內容實則都是圍繞著仁、義、禮、智、信與肝、肺、心、腎、脾胃之間的關係和作用來進行探討與論述的。

儘管中國古老的“五行”學說早已在儒家哲學與人體臟器之間建立了合理的連接,然而還有很多人對此一直抱著半信半疑、或有或無的態度。若不是這位中醫用眾多的臨床案例來頗具細節性的講述著人的意志、精神、甚至道德與身體健康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繫,或許人們根本無從感受到源自內心的精神力量對人體、肉身的影響力和制約力會如此強大,也不可能發現疾病產生的真正根源以及“有因有果”的規律才是人類所無法抗爭的無形力量。

如果按照知名中醫的說法,醫院裡那位滿地撒錢的土豪或許還未完全清醒的意識到,令自身患上不治之症的根源其實並不在於錢財本身,而是要在那顆為了錢財、無視仁義道德的貪婪之心上找尋根本的罪惡所在。

“撒錢”的衝動之舉只能說明他體會到了有命賺錢、沒命花錢的無奈,而無法反映出他發自內心的真正領悟到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同為大筆財富的擁有者,選擇“裸捐”的美國富豪則向我們指引了更為清晰的思路與方向。擁有75億美元資產、且已82歲高齡的美國富豪查克·費尼以每年4億美元的速度,幾十年如一日的完成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捐贈。

他通過自己名下的基金會,將差不多全部身家62億美元捐到了世界各國的教育、科學、醫療、養老和人權等領域,並且所進行的一系列捐贈都是在匿名狀態下完成的。年至耄耋的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仍堅持將剩下的13億資產在2016年前捐掉,而他這樣做的理由是“要無牽無掛地去見上帝”。

而有著“股神”之稱的億萬富豪巴菲特在個人資產達到305億美元之時,便已然決定將個人財富的99%捐贈給社會。

中國土豪絕症撒錢 美國富豪耄耋“裸捐”——試問何為生命的意義

面對眾人的驚歎,巴菲特只是從容而低調的回答:“創造財富的目的是為了分享”,“不要為錢工作”。此外,已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的知名富豪比爾·蓋茨在宣佈退休時,也選擇了將58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全部捐給自己和妻子名下的基金會。他一擲千金的慷慨之舉被視為“創造了‘裸捐’之最”。

這些來自大洋彼岸的富豪,他們的捐贈之舉以及在人生最後階段所感慨的肺腑之言是否能讓那些嗜錢如命的逐利者停下匆忙的腳步,急剎住一路飛奔、滿載著慾望的汽車?是否能冷靜的思量一下如此急功近利的奔忙究竟意義何在?究竟為誰而忙?

如果那位撒錢的土豪能夠早一天獲悉滿腔的慾望以及滿腦的盤算不過是在透支未來的生命,又如果他能在某個閒暇休憩的瞬間有幸讀到美國富豪裸捐資產的真實故事,不知他的人生,他的整個生命會不會發生截然不同的逆轉以及出人意料的奇蹟,至少能爭取足夠的時間來反思這一切呢?或許只有亙古不變的“因果”法則才能給出最好的解答。

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

關注有德茶館,更多好文章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