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爲什麼你的效果不好呢?

說到引流,很多運營者都想用(其實是領導逼的)一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引流方式,希望可以在一定時間的運作下獲取比較可觀的粉絲量。

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為什麼你的效果不好呢?

當然這無可厚非,畢竟花錢是不可能花錢的啦,這輩子都不可能花錢的,做投放又不捨得做,就是免費引流這種東西,才能勉強維持的了KPI。而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低成本引流方式中,利用乾貨引流是最簡單有效的,但是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為什麼有的人效果好,有的人效果不好呢?

一般來說,利用乾貨引流,通常有以下幾種渠道方式:

3、互推

4、貼吧、漂流瓶等PC端渠道

而具體的做法也非常簡單:準備好乾貨資料、在相關渠道投放、等待粉絲關注、後期維護和轉化。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的不好呢?大概是一些細節上的瑕疵所致。同時,該方式需要大量的、持續的運營才可以,一次兩次的效果自然不佳。

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為什麼你的效果不好呢?

首先第一步,是需要準備好足夠的乾貨。所謂足夠的,既要質量高,又要數量大,因為你不可能靠一份乾貨走遍所有渠道的。

乾貨一般的展現形式,一般來說會有PPT、Word、Xmind、圖片等形式,但是我建議最好將其轉化成為PDF,因為PDF看起來就足夠權威,且非常像實用乾貨的樣子,尤其是PPT轉化成的PDF,更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之後,對於乾貨內容,一般都是保存在網盤之中的,常用的百度網盤,不過目前來說騰訊的微雲也是可以的,功能齊全體驗感不錯。 在保存網盤的時候,儘量不要使用壓縮包(除非你的乾貨是大量的視頻),用文件夾,且需要注意兩個地方:

1、除了存放乾貨的文件夾之外,多建一個文件夾,名字叫【更多幹貨請關注XXXXXX】

2、乾貨內容所在的文件夾,也需要在後面標註【更多幹貨請關注XXXXXX】,要知道,你不提醒,用戶真不知道要關注你的公眾號

而網盤鏈接設置好之後,需要在你的公眾號後臺進行相關的設置。也就是所謂的

【關鍵詞回覆】,設置相應的關鍵詞,插入網盤鏈接,可以的話將其放置在公眾號自定義菜單之中,方便用戶關注公眾號之後可以自行獲取。

最後,很多人誤以為乾貨內容只有互聯網運營或者相關職業才會有,其實不然,每個領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乾貨,比如美工的PS技巧、行政的PPT製作技巧等等,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乾貨,就看你能不能發掘出來了。

而第二步就是在各個渠道上傳播推廣你所準備的乾貨了,在此著重寫一寫常見的幾個渠道。

加入符合你公眾號定位的目標人群的微信群之中,眾所周知,在微信群內打廣告100%肯定是要被踢,但是發乾貨並不會,大家開心還來不及呢。不過需要說的是,即便是發乾貨,也需要跟群主打聲招呼,你在別人的地盤上傳播,至少也得經過別人的同意吧?而且和群主處好關係了,說不定他背後有更多的資源等待著你呢。

在發乾貨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最好先不要上來就甩乾貨鏈接,太突兀且不禮貌。應該學會營造學習氛圍的同時,甩出相應的鏈接。

比如說,先加入群聊,然後闡述你獨自的見解,在之後甩出乾貨鏈接,並告知群成員,你的公眾號上擁有更多高質量、符合群友需求的乾貨,如果需要可以關注一下,之後推出你的公眾號名片,同時為了顯示出你的人品,最好發一個小紅包,比如5塊錢20個的那種,紅包不在精,而在於一種禮貌。這種方式很容易獲得群主以及群成員的喜歡和支持,一般來說一個200人的群,直接吸粉數量大概在20個左右,10%的轉化率。

目前自媒體平臺非常火熱且流量巨大,如果說公眾號是自媒體人的第一主戰場,那麼以頭條號為首的自媒體平臺,就是第二戰場了。但是由於各個自媒體平臺之間的用戶數據是獨立的,因此想要轉化起來還是非常有難度的。尤其是絕大部分平臺是不允許插入公眾號名稱以及二維碼的,但是即便如此,想要引流也並非難事。

首先,做頭條號,你需要發佈文章或者視頻,而這些內容一般來說和你運營的公眾號內容一致即可。由於頭條號的推薦機制,可以讓你的文章短時間之內傳播給大多數用戶去閱讀,而在閱讀的時候,如果對你的文章產生興趣,用戶會主動關注你的頭條號(一般來說,文章越好,被關注的概率越高)。那麼,機會來了!

1、評論置頂。文章發佈後,給自己的文章評論內容,話術大意就是“關注公眾號XXX可以獲得更多幹貨”,之後後臺將你自己的評論置頂,這樣用戶第一眼就能看到。

2、拓展鏈接。拓展鏈接可在圖文或視頻詳情頁的固定位置插入外部鏈接,將用戶引流至頭條號主頁、其他文章/視頻、活動 H5 、企業官方網站、個人店鋪等,不過需要2W粉絲才可開通,開通之後可以直接引流了。

3、合理利用私信和頭條號的自定義菜單。為提高頭條號的服務能力,方便用戶快速獲取更多內容,頭條號推出「自定義菜單」功能,用戶可通過頭條號主頁底部的菜單項,跳轉至對應的網頁,而私信則是讓頭條號運營者能夠和粉絲一對一的進行交流。所以,可以提前準備好引導話術,配置好自定義菜單(和微信的設置一樣),由於每天關注的粉絲數有限,因此將話術複製後通過私信傳達給頭條號粉絲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為什麼你的效果不好呢?

三、互推

不可否認互推一直都是公眾號增粉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對於互推也是有一些技巧的。

1、尋找同類型非競爭類的公眾號。尋找方式可以利用BlueMC和新榜,或著soso也可以,找到以後一般公眾號自定義菜單都會有運營者的聯繫方式,實在沒有就在後臺直接留言即可。

2、一定要自己撰寫互推文案。查閱對方的公眾號,然後內容風格有個瞭解以後,最好自己準備撰寫互推文案,而不是讓對方幫你寫,也最好不要使用對方的模板,能自己來就自己來,這樣容易掌握主動權

3、找同量級的,找大號一般花錢很多很多的。

四、知乎/簡書/豆瓣

由於大部分自媒體人切入的都是垂直領域,因此知乎、簡書和豆瓣這三大平臺非常值得利用,畢竟這些平臺對於垂直領域的內容非常精準,尤其是知乎問答的模式,特別容易引流。(主要是知乎、簡書可以插入公眾號二維碼)

運作方式類似於頭條號,但是不同點在於不需要撰寫文章了。以知乎為例,尋找到熱門話題,然後做好優質回答,然後底部留下相應的公眾號信息即可,準備好的乾貨也可以在回答完之後甩上鍊接,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閱讀和關注。

這三個平臺有個特點就是,當你在平臺上積累的粉絲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別人對你的信任度當然也會更高,這時候不管你是推廣任何的公眾號,其成功的幾率也會更大一些。所以說,這些平臺比自媒體平臺更需要長時間的運營,而且自媒體平臺的那些方式,也可以用於這三大平臺之中。

同樣是利用乾貨引流,為什麼你的效果不好呢?

除了以上四種主流方式之外,還有視頻渠道、線下渠道等等各種方式,但是視頻渠道需要專業的視頻製作、線下渠道往往需要牽扯到活動和場地等問題,相比之下都會有一些不可抗因素干擾。

對於引流,我想說的是,要時刻牢記我們需要的是有效流量!如今這個年代早已不是公眾號剛誕生的時候了,而且公眾號也不是頭條號那樣的公共流量,所以,不要過於的注重粉絲數量,要注重粉絲質量。

即使你的公眾號只有100個粉絲,但是如果這些粉絲都是活躍用戶,願意分享、願意反饋,你所收穫的資源其實是很大的。這比你擁有1000個粉絲,只有10幾個閱讀要強的多。當你的用戶給你積極的反饋的時候,你才能去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內容、體裁、風格,才會越來越多的吸引同類人的關注。

與其不停地花時間引流,倒不如多想想: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用戶需要嗎?

能解決用戶的問題嗎?

你知道你的用戶喜歡的文章類型是什麼嗎?

你知道你的用戶的痛點是什麼嗎?

還有就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公眾號運營不好,不還有頭條號/大魚號/百家號/企鵝號/搜狐號/網易號/微博/簡書/知乎等平臺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