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P2P行業,爲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是一個全球性課題,其他經濟體在普惠金融上的探索和實踐,能給我們帶來啟發。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未來創發中心高級顧問李智慧女士,近期發表了一番演講,介紹日本普惠金融的總體概況與實踐應用。

消金界編輯將演講內容節選整理如下,有刪改。


再來看一下日本的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的應用。

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在金融機構內部,以提升金融機構的效率為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日本實施了金融自由化,在這個政策背景下,有非常多的非金融企業進入到金融領域,就類似我們現在的電商進入到金融領域一樣。當時日本進入到金融領域的,主要是流通企業,還有鐵路交通公司,也就是說,跟消費者有接觸點的這些非金融企業,開始進入到金融領域。非金融企業發行電子貨幣,也是在這個時期。最近由於智能手機普及,日本發展了智能手機支付,還有個人金融資產的管理,日本金融科技企業開始逐漸的發展起來了。

目前整個日本金融科技企業有哪些領域呢?主要還是集中於支付、付款、理財、融資眾籌、安全、區塊鏈、大數據、個人資產管理等,從這些領域和企業的數量來講,遠遠不及中國。所以從這點來講,中國的金融科技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順便提一下P2P,大家非常關注的領域。首先P2P在日本是很難發展的,我們看到整個日本的金融科技企業裡,沒有非常有規模的P2P公司。因為從金融危機以後,伴隨著資本管理的強化,其他國家產生了信用縮小,而日本由於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受這樣的影響相對比較輕微。由於日本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普及、信用保證協會的存在、負利息政策、銀行的過剩等因素,他們中小企業貸款的門檻還是比較低的,日本中小企業P2P融資的需求不是非常大。

另外從制度層面,日本有一個利息上限法,它的利息是20%到15%,也就是說這些金融科技企業逐利空間非常小,沒有非常大的逐利空間,也就沒有什麼動力來做這件事情。

日本的P2P行業,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日本的金融科技,有一部分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舉個例子,有一個叫做MONEY FORWARD的金融企業,在日本比較知名,他們開發了一種叫做雲會計服務,也就是說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將企業的發票信息、收款信息、工資信息、企業間清算信息等都上雲,使他們會計的處理更加有效化,也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的經營者更加及時的把握相關信息。另外他們還可以利用積累的會計信息,提供交易型貸款的輔助。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這些交易信息是可以在雲上實時掌握的,所以就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將其積累的會計信息提供給金融機構,使得中小企業可以更加省力、方便的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從這個案例來看,日本的FINTECH企業主要還是處在一個輔助的作用,並沒有跳到前臺來,主要還是扮演連接金融機構和用戶(包括個人或者中小微企業)的一個角色。

最後簡單說一下對中國的啟示。中國的金融科技或者是普惠金融,現在還處在發展的階段,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這塊。我們做得比較好的是電商,比如在阿里巴巴的生態圈,或者在某個電商的生態圈裡面,所有的數據都在電商平臺有所沉澱,所以電商型的中小微企業相對容易的可以得到金融服務,這種EC型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已經發展的非常好。另外在有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比如說依託於某一個汽車製造商,依託於某一個家電製造廠商的1+N的模式,也已經逐漸的發展起來。

如果要參考日本經驗的話,我覺得中間的空白地帶,也就是企業和企業間,中小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交易,如何基於他們的供應鏈信息,來發展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這個是中國今後需要考慮和需要完善的部分。這方面可以參考日本的相關機制。

比如說企業擔保信息,我們應該也建立一個企業的信息數據庫,其中有一些信息是可以公開的。像日本的中小微企業,一些流動資產擔保信息,他們在概要的程度上是面向公眾公開的,在不產生危害的前提下,有些信息是可以向公眾公開的,這樣也就更有利於公眾取得信息,更利於企業和銀行更方便的判斷風險。

我覺得中國的普惠金融或者金融科技,技術先行,技術層面我們走的非常快,可以說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制度的完善和風險的控制,或者說如何將有效的信用信息沉澱下來,我們今後還需要從制度層面去考慮和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