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是壞事也是好事

消費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但最近的各種跡象顯示,老百姓不敢花錢了,這塊壓艙石晃晃蕩蕩,有點不穩。

吃2塊錢一袋的涪陵榨菜,喝7塊錢一瓶的二鍋頭,上9塊9包郵的拼多多。一波又一波消費降級的海浪,正在衝擊著焦慮的中產家庭。

消費降級?是壞事也是好事

一年前還是消費升級,現在又是消費降級,這兩個大判斷也許都並沒有錯,因為它們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將升級與降級合在一起後,最沉重的真相也許是:貧富差距依然在擴大。

在急劇升高的生活成本面前,80後、90後的中年人、年輕人進入了一個破罐子破摔的狀態,剋制慾望,減少消費,不婚,不生,不買房。所以,“佛系青年”、養生才會這樣流行。

朋友圈充斥著如何度過寒冬,消費降級,狂飆的房租,有人在製造焦慮,有人在販賣焦慮,大家都生怕被飛奔的列車甩出來,拼命的焦慮。希望站在未來的某個時點回望2018,也許就是個小山坡。過去了就叫門,過不去了就是檻。

消費降級?是壞事也是好事

然而失落中也有希望,大家在消費降級時往往會選擇下一個層級品牌中那些品質更好,又具有情感和社會主張的品牌,也就是一種對品牌“返璞歸真”的狀態,這就是曾被提及的日本第四消費時代,那一群消費品牌觀念成熟,不痴迷於炫耀性消費和奢侈品的消費者,也當初日本無印良品創立之初便俘獲的擁躉。他們往往放棄奢侈大牌而轉投設計師品牌,購買更加有社會承諾的小眾的消費降級品牌……

這些“消費降級”的品牌有一個共同點,儘管比大牌便宜,但一定比同級品牌的利潤更高,社會主張更清晰,比如無印良品(主張不為品牌而花費)、比如阿原手工皂(主張純天然純手工打造)、比如TOMS的公益鞋(主張買一雙捐一雙)……

消費降級?是壞事也是好事

這一組群雖然在國內所佔比例很小,但其數量和貢獻卻足夠成就很多企業和品牌。

這樣看來,縱使是消費人群的消費降級之際,也極可能是品牌升級之時,消費降級也可能是經濟在自我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