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告訴我們,沒有故事的廣告不是好營銷

華帝告訴我們,沒有故事的廣告不是好營銷

令全世界球迷都為之瘋狂的2018年世界盃終於落下了帷幕,隨著球隊和球迷一起撤場的,還有那些一擲千金的廣告主們撒下的各種廣告,然而,有一家公司的世界盃營銷卻剛剛進入高潮,這家公司就是華帝。

也許你已經記不起,到底哪些公司的LOGO和廣告語曾出現在了世界盃賽場和電視、網絡平臺中,但你很有可能知道了一家叫華帝的公司,因為它藉助世界盃做了一個堪稱教科書級的營銷活動。購買冠軍套餐,法國隊奪冠,退全款!

這是一個能吊起很多人胃口的好故事。

對於買了華帝冠軍套餐的人來說,當然是希望法國隊奪冠,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白白得到產品,免費的午餐有誰不愛吃呢。所以,這部分人,在看球賽的過程中,可能會比其他人更緊張,對法國隊的一舉一動會更加關心。

對於不怕事大的看客來說(法國隊球迷除外),可能更希望看到華帝“對賭”失敗,從而拿出大筆資金去退還消費者,對於此類事情的“興災樂禍”,往往也是人之常情。

對於華帝公司及所有利益相關者來說,從常規的角度分析,可能我們認為這些人更希望法國隊輸吧,這樣就不用退錢了。事實上,從媒體的報道來看,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淡定,因為這一場有預謀的營銷事件,無論法國隊輸贏,這場營銷大戰是勝利了。但外界對這部分人的心理猜測,也是整個故事中精彩的一部分。

由此可見,華帝的這一營銷事件,不僅牽動著當事人的心,也牽動著億萬個看客的心,這樣的營銷,想要不火都難。

我們可以看看,在這次世界盃的贊助商中,有哪個廣告主像華帝這樣,能引來無數媒體自發的鋪天蓋地的報道?單單這些報道形成的品牌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其退給消費者的費用,何況很多消費者拿到的退款還只是華帝的購物卡呢。華帝的這波操作,真的叫人佩服。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公關和廣告的差別。同樣是營銷的一部分,廣告更像是平鋪直敘的獨白,而公關則是充滿玄機的小說。有故事,有衝突,才能引人關注,更能讓人記住。

當然,這種爆款事件的出現,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做好一次事件營銷,所要付出的精力也遠遠比簡單的廣告投放要大得多,對企業品牌公關策劃人員的能力要求也更高,需要調動的配合資源也更多。此次華帝的“冠軍套餐”營銷事件,相信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周密策劃,然後從公司最高領導到經銷商、電商渠道等,都進行了通力配合,最後才取得了如此轟動成果。

對於企業品牌公關人員來說,只有平時多留心,掌握行業和市場的動態,才有可能在合適的時機,搶佔先機,製造爆點,才能講好一個營銷的故事,做出有影響力的營銷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