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進取 鋼花飛濺鑄輝煌——記龍成集團董事長朱書成

開拓進取 鋼花飛濺鑄輝煌——記龍成集團董事長朱書成

龍成集團漢冶特鋼有限公司以“特種、特厚、特重”鋼材享譽國內市場 崔培林 攝

企業名片:高新技術企業,下轄15家全資子公司和兩家控股子公司,業務涉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特殊鋼鐵、旅遊等多個領域,員工1萬餘人、總資產150億元。

推薦理由:連續8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河南省百強民營企業前10強、南陽市企業總產值第一位。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河南省特厚板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連鑄結晶器銅板工程研究中心,擁有國家專利158項,國際專利20餘項。

由東挪西借來7萬元錢承包企業起步,30年間集團資產達到150億元;在遠離原料產地的深處伏牛山腹地建設鋼鐵企業,客戶卻需要全款付清後排隊購買;陸續建設了上市公司路暢科技在內的15家子公司,全部實現盈利——記者不禁要問,龍成集團是怎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

“經營企業,首先思路要清,還要有開拓性。”朱書成說,這位在西峽伏牛山深處雙龍鎮農民家庭走出的孩子,外表如一個白面書生。

1988年,不到20歲的朱書成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擇:租賃了資產不足6萬元、瀕臨倒閉的村辦企業西峽縣冶金材料廠。說是工廠,其實就是個小作坊——房舍破爛,機器設備破損嚴重。

比起銷售產品,生產條件簡陋還在其次,更大的困難是當時社會上特別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不夠信任,更是看輕朱書成這樣的年輕人。沒奈何,外出洽談、取經時,經常由30歲的副廠長白金立扮演企業負責人,朱書成則“擔任”銷售科長、技術員。

1991年,朱書成果斷抓住鋼鐵行業向市場轉軌的有利時機,投資近千萬元開發生產了高效連鑄預熔型保護渣系列,填補國內空白,獲國家專利,當年實現產值5000萬元。

結晶器是鋼鐵行業連鑄的核心部件,熔融的鋼水流經結晶器銅板,在外界冷卻水的作用下結晶成坯,並被引錠杆從結晶器中拉出。結晶銅板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鑄坯的表面質量、連鑄機拉速等指標。而在當時,經常拉坯使結晶器銅板磨損嚴重,更換頻繁,不僅降低生產效率,而且消耗大量的結晶器。朱書成他們到上海一家鋼鐵公司商談技術引進及產品前景的時候,對方取笑說:“飛毛腿(導彈)很賺錢,你們會不會幹?”頂著壓力,龍成集團投資1.5億元,請來南京的幾位工程師,成功生產出質量過硬的結晶器銅板。

2000年,在導航技術只有日本成熟的背景下,龍城集團迎難而上,率先在國內投資開發汽車衛星導航項目,取得多項汽車導航技術專利,擁有導航軟件、導航數據庫和導航硬件的自主產權,並擴展至汽車安全、汽車智能與汽車互聯網。

到了2003年,朱書成瞄準我國鋼鐵企業轉型時期的機遇,抓住國內高端鋼材生產能力不足的機會,擴建了結晶銅板“雙億”工程,上馬了寬厚板生產線。

以“特種、特厚、特重”為主攻方向,如今龍成集團生產的鋼鐵生產保護材料,市場佔有率位居全國第二,結晶器銅板覆蓋國內87%的市場;特厚、特種、特重鋼材產量超過舞陽鋼鐵等國內老牌企業,產品性能趕超國際先進,實現了替代進口。

自2007年起,龍成集團依靠自有資金,投入40餘億元,歷經7年攻關,自主研發出低階煤低溫乾餾分質利用技術。依託技術優勢,龍成集團在河北曹妃甸成功實現了1000萬噸/年規模的工業應用,在陝西榆林投資75億元的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

在日常生活中,朱書成很簡樸,“連茶葉也不喝”,但卻經常默默從事社會公益活動,不僅當了幾百個孩子的“代理媽媽”,還悄悄地捐資助學、獎勵優秀教師。從2003年起,朱書成在全縣選出100個貧困兒童,每年資助學費共計10萬元,直至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考上大學還有重獎。在金秋助學、“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活動中,龍成集團的澎湃愛心惠及了萬千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