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9月6日,以"至慧 致未來"為主題的2018 SAP中國峰會在上海拉開帷幕。作為SAP中國年度盛會,本次峰會探討了新環境下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變革的路徑與未來。更重要的是,SAP在本次峰會鄭重宣佈其"智慧企業"戰略,加速企業創新和數字化發展,並且發佈SAP C/4HANA這一變革傳統客戶體驗的智慧套件。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當然,本文的重點放在SAP全球執行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Mark Gibbs)身上。

本次峰會,紀秉盟是第一位演講嘉賓,但是談論的內容與峰會"看似無關"。與筆者之前見到的商業精英不同,他沒有率先談論公司發展、營收或增長,而是談起EDGE認證。EDGE被稱為"性別平等經濟紅力",它是為了保證男女在職場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它有三級認證。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紀秉盟在大會宣佈,"SAP中國是唯一一家,世界上第二家通過了EDGE 最高級的認證——"EDGE Lead"認證。"

在峰會前夕召開的"可持續發展論壇和科技論壇"上,來自全球的行業專家、企業領袖、協會領導討論如何利用技術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一直以來,紀秉盟稱"SAP是一家有使命感的企業,SAP專注於提供'讓世界運轉更卓越、人們生活更美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隨後額媒體採訪環節,紀秉盟談到很關鍵的兩點:第一,對SAP來說,其使命感是SAP中國業務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核心原因。第二,智慧企業的發展,將會成為SAP的機遇所在。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在接受採訪之前,紀秉盟分享了自己對智慧企業基本戰略的看法和背景觀察。以下是文字實錄,筆者在不改變其意思的情況下,可能對語句進行調整:

我們開展業務工作的行業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行業,變化和發展速度非常快。一直以來,SAP的制勝之道在於我們對行業本身、行業中的企業以及最佳業務實踐和業務流程有著非常豐富的瞭解。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在25個行業裡,我們都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我們的團隊在這方面很有建樹。在這些經驗和支持上,我們可以快速接納和使用這些最新的、最具創造力的技術。

背景一:未來的員工

未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打造未來新生代員工的能力。所謂未來的員工,也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當他們找工作的時候,他們希望自己未來服務的僱主企業是有創造性的,能提供平等機會,並且是一家公平企業,而且這家企業應該對環境、社會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責任感。年輕的就業人群,他們會關注上述的這些因素。

換言之,年輕人找工作的時候,會對自己中意的企業進行很多瞭解和調研,不會僅僅因為薪酬高低決定去一家公司工作。

除薪水外,他們就業會考慮很多其他方面的要素,而SAP在這些方面做得不錯,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以來能夠保持比較穩定高績效的業務水平。

背景二:綠色供應鏈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今天的世界,互聯程度非常高,整個供應鏈包括所有的價值鏈,將我們緊密的聯繫起來。現在,我們看到公司會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在採購過程中,決定從哪些公司購買,和哪一類企業進行合作。在權衡的過程中,他們會把越來越多的關注點放在潛在的合作夥採購方是否能為自己的員工打造一個平等的就業場所,是否是一個關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換言之,在企業的決策過程中,這些要素的佔比越來越重。在我看來,那些不能夠很好轉型,不能實現智能化的企業,未來會逐步走向衰落。我們所有人已經注意到,中國正在經歷非常了不起的轉型。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從過去非常龐大、廉價的製造型國家,變成越來越智慧化的製造業國家,重要的推動因素是中國大量利用先進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

說到供應鏈管理,我認為下一代則是綠色供應鏈。從設計環節、物流環節、包裝環節到消費者環節,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會考慮到這種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提供端到端的供應鏈,打造更加智能化、更加環保化的管理水平。這並不僅僅因為它是正確、該做的事情,同樣也是大勢所趨。我們需要打造一個更加有規則、受到良好管理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SAP打造智慧企業的基本戰略

過去40多年,SAP是全球所謂"黃金準則"的一家企業,因為我們創造了ERP概念,並且為ERP制定了種種標準和準則。當今世界,所有行業中做得最大、最好的企業都在遵循我們的準則。我們幫我們的客戶運轉更好,幫助他們實現自動化、幫助他們提升核心流程的效率。

正如前面所說的三大要素,我們瞭解每一個行業,我們瞭解每一個企業,我們瞭解每一個業務的流程,所以這是SAP寶貴的歷史遺產,是我們過去獲得成功的重要基礎所在。

這也給予我們巨大的能力,讓我們在這麼多年裡,成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基準型企業。在我們涉及的25個行業中,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每一項業務流程,我們都瞭然於心。

展望未來,SAP將不斷優化提升這些方面的工作,我們會更好的助力製造業發展,更好的優化所有的核心業務、流程,我們將會不斷的擁抱新技術,在不斷演進的道路上前進。

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智慧企業是SAP未來的機遇所在

互聯網的崛起,給予了消費者巨大的能力,我們稱之為賦能的過程。消費者掌握的這種能力,超越了歷史上任何階段,互聯網帶來的賦能正在改變所有的一切。

過去在企業,要考慮怎麼進一步優化供應鏈、如何創造更好的產品,現在仍然要做這個工作,但是這還不夠。與此同時,還需要去思考我應該怎樣和消費者進行互動,瞭解他們的心意。實際上,要想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換一個角色,都是消費者。我們很明白,想法在不斷變化,我們總是去找那些給我們最好體驗的公司,總是去找能從端到端給予我們最好體驗和照顧的公司。因此,對每一個有著自己客戶和消費者的企業來說,與消費者間的溝通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挑戰。

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沒有自己客戶和消費者的企業幾乎不存在。換言之,每家企業都面臨著這樣實實在在的挑戰,所有的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管理為客戶提供的體驗。上一代客戶體驗的管理,主要做兩件事,第一個是去管理整個銷售的過程,實現銷售過程的自動化。第二個就是管理服務上的需求。這是過去CRM客戶關係管理的兩個重頭戲。

當我們談論智慧企業的話題時,實際上SAP重新定義了客戶關係管理,或者叫"客戶體驗管理",如何實現從端到端客戶體驗的完美管理。

SAP在ERP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遺產,有巨大的力量,也是SAP S/4HANA數字化的內核關鍵所在。S/4HANA是最新一代的商業管理套件,現在S/4HANA的力量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提升的來源就在於我們剛剛宣佈的C/4HANA。C/4HANA也是一個解決方案的套件,裡面有5大類的解決方案,用來有效的管理客戶體驗。

所以,我們認為,需要從一個非常統一的視角提供端到端整體客戶體驗的管理能力,我們要將前臺和後臺整合在一起。企業需要考慮的是,我和我的客戶之間的關係始於何時何處,止於何時何處。

這是每一家企業思考自己客戶關係管理的時候,都需要問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很龐大的課題,不僅僅是關係到管理自己的銷售團隊,或者完成好訂單,不是那麼簡單,這是整個客戶關係管理和客戶體驗中的很小一部分。

現在,我們有了SAP S/4HANA,也有C/4HANA,這兩個結合在一起以後,產生了我們所有智慧最基本的內核所在。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嵌入到商業應用程序當中,使得整個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務於我們的客戶。

當我們提到公司管理的時候,端到端就是從訂單到賬單的整個過程。如果說,你的客戶管理系統沒有和製造系統結合在一切,怎麼可能做到從訂單到賬單的過程。

如果客戶沒有在最初階段有效參與進來,如何可以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從最開始的環節就讓客戶融入進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前臺、後臺客戶所有的要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智慧企業最根本的力量所在。

智慧企業是真正能夠做到實時的企業,這些企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和支持客戶。

此外,SAP還可以有效滿足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監管層面法律法規的要求,比如歐盟出臺的《GDPR》法規,我們在數據保護方面合規。同樣可以實現綠色供應鏈管理相關的要求,也在打造一個無偏見的企業,而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SAP也一直獲得最高水平、最高標準的認證。

剛才說到的都是我們最核心的一些東西,比如客戶關係管理、ERP。除此之外,SAP還有其他一類輔助型的解決方案,第一類是我們的員工管理產品,它幫助客戶實現員工團隊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SuccessFactors這個套件,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幫助智慧型企業有效管理他們的員工,而員工對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強大的資產所在。

最後一點,總體支出、花費管理,每一家企業都要聰明管理自己的支出,也要確保購買的每個產品和質量都是上乘的,他們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

我購買產品的企業是否是環保型企業、是否滿足監管層所有法律法規的要求,會不會把危險化學品賣給我,有沒有有效的質量追溯和質量體系,這些都是總體支出管理的龐大話題。

所有的智慧型企業必須在總體管理支出方面做的好。這不僅出於對質量的考慮,還要對成本考慮,對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考慮。

總的來說,打造智慧型企業是我們SAP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一家智慧型企業應該很好了解他們的客戶,並且對客戶的所需所想有及時反映。

一家智慧型企業應該運轉高效、有綠色供應鏈。當競爭環境和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消費者需求發生改變時,他們一樣能夠做出非常靈敏和實時的調整。

我自己覺得很驕傲,我們SAP無疑是這樣一家智慧型企業。SAP利用自己的技術以及整個在中國的生態系統、合作伙伴能夠為中國企業在走向智慧化的道路上作出我們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