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爲何要把退位後的溥儀逐出紫禁城?

晏少忠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說馮玉祥為了文物為了錢,怎麼就沒想過溥儀只要一日在紫禁城,外界復辟的活動就一日不會少。

事情的導火線是因為溥儀結婚一事太過轟動,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統治,但是因為有“優待清室的八項條款”。

(優待清室的八項條款)

溥儀依舊在紫禁城待著,還沿用宣統年號,依然是皇帝般的日子。

1922年溥儀結婚的消息一出,為了轟動一些,還成立了專門收婚禮籌備處,。

因此在北京城很多穿著清朝服飾的人在街上晃動,而送禮的人也多如牛毛。

其中就有張作霖、吳佩孚、徐世昌這樣的大軍閥。

當時馮玉祥得知後,怒火沖天,雖說馮玉祥為人多變,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對反帝的決心。

(馮玉祥)

馮玉祥一生都痛恨復辟的人,認為歷史就應該向前進,而不是後退。

這也成了馮玉祥趕溥儀出宮的最主要原因。

要知道早在1915年的時候,袁世凱稱帝,馮玉祥冒著生命危險聯繫護國軍首領蔡鍔以及袁世凱的親信陳宦,要求他們反對袁世凱稱帝。

還有1916年的張勳復辟,馮玉祥同樣痛心疾首,他原本在西山遊玩,得知消息之後立馬回到部隊,決定討伐張勳。

最後平定了復辟這一鬧劇,當時就提出要趕溥儀出宮,可是馮玉祥當時還是個旅長,人微言輕,被段祺瑞反對,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1924年,事情有了轉機,這是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此時的馮玉祥已經羽翼豐滿,直接佔領北京,將曹錕趕下臺,此時很多滿清的遺老遺少和保皇黨人又開始活動起來。

可以說讓溥儀住在皇宮一直都存在清朝復辟的嫌疑,當時這些人都散播謠言,說清朝要復辟了,馮玉祥當機立斷,趕溥儀出宮。

(馮玉祥軍隊進入皇宮)

後面內閣會議也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內容如下:
一、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專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權利;
二、每年補助清室家用50萬元,另撥200萬元開辦北京平民工廠,收容旗籍平民;
三、清室即日遷出宮禁,自由擇居,民國政府仍負保護之責;
四、清室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衛兵妥為保護;
五、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產則歸國民政府所有;

接著溥儀拿著這項優待條款,手裡拿的蘋果都掉到地上,他如果簽字就意味著要收拾行李,離開這個家。

可是溥儀根本沒得選擇,馮玉祥命令他們在三個小時之內全部離開!

因為離開倉促,溥儀召開的御前會議有很多地方還處理的不夠妥當,其中很多文物以及故宮的財物就還沒來得及處理,最後被馮玉祥命人暫時保管。

當然這也是馮玉祥趕溥儀出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要財寶。

溥儀走後,當時就留下了十多人開始負責清點故宮文物以及珍寶。

就在溥儀被趕出皇宮的消息一出,孫中山就致電馮玉祥,說這個做法相當好,還讚揚馮玉祥,說徹底杜絕了以後復辟的發生,徹底破滅了心懷不軌的人藉此大做文章。

後來段祺瑞也致電說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時對的,但是趕溥儀出宮就錯了,馮玉祥立刻回電:“說自己這次什麼都沒做對,唯獨趕溥儀出宮是對的,這樣才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對天下後世也是問心無愧!”

所以,馮玉祥趕溥儀出宮,真實原因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是有兩點可以知道,一是自己厭惡復辟,不希望歷史倒退;二是故宮的文物以及珠寶馮玉祥也想霸佔。


羽評郡主


溥儀是1912年遜位的,至此,大清宣告滅亡。

按說,大清已經亡了,皇帝就不應該繼續存在了,也不應該繼續住在紫禁城了。但是,身為滿清舊臣的袁世凱心軟了,給與了溥儀非常大的優待。其中一條就是保留皇帝的尊號,並且允許他繼續住在紫禁城。另外,還要每年給他400萬銀元,供養著他。

對於清室獲得的這種優待條件,當時很多人極為不滿,認為保留皇帝尊號是不倫不類,革命不夠徹底。馮玉祥就是不滿的人之一。但當時的他人微言輕,沒有能力改變什麼。

1924年,發生了第二次直奉戰爭。此時的馮玉祥,已經是手握重兵的直系將領。由於長期受到吳佩孚的壓制,馮玉祥便利用這個機會在北京發動政變,不僅囚禁了直系的首領曹錕,順便也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同時,馮玉祥宣佈修改原來的清室優待條件,徹底廢除溥儀的皇帝稱號,同時將供養費由每年400萬削減為50萬。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先是短暫居住在他的出生地醇王府。但是溥儀的父親載灃害怕引火燒身,便催促溥儀趕緊離開。溥儀離京後,住進了天津租界。


趣談秘史


北京政變後,馮玉祥幹了件轟動國內外,既譭譽參半又名垂青史的大事——驅逐滿清廢帝溥儀出宮。

他為什麼要這麼幹?

先來看看馮玉祥場面上的說法,馮玉祥認為:“在中華民國的領土內,甚至在中華民國的首都所在地,竟然還存在著一個廢清皇帝的小朝廷,這不僅僅是中華民國的恥辱且是中外野心家時刻企圖利用的禍根。”

這麼說的時候,馮玉祥還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稍明事理的人,此時無不以留著辮子為可恥;如今留著溥儀,即不啻為中華民國留了一條辮子,可恥孰甚?

所以,他極力主張掃除這個奇怪的現象,並要剷除這一禍根——

激進的正義進步之詞向來具有片面屏蔽雜音的鼓惑力,馮玉祥的這番說法聽起來就是如此,初聽有理,再聽懷疑。

當時一些成熟的、對時局具有責任感的人就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究竟是剷除所謂的恥辱重要,還是維繫中華民國的信譽重要?

因為溥儀是協議退位,退位前中華民國和滿清朝廷是簽有八款優待條件的。

對民國而言,激進地毀掉信譽,這也不啻為剷除恥辱的同時又親手製造了新的恥辱。

此外,一旦撕毀信譽,廢除八項優待條件,滿蒙的分裂危機就會立即發酵,這究竟是剷除了禍根,還是點燃了禍根?

因此,當時段祺瑞等北洋元老對馮玉祥此舉持強烈的否定態度。

而如果僅僅只有公德上的分歧,馮玉祥此舉引起的爭議還不至於那麼大,關鍵他激進行事的背後還隱藏著某種甚至可以說是齷齪的私心。

持這種看法的代表人物是張作霖,他一口咬定,馮玉祥此舉就是想侵吞紫禁城財物,他這是以正義的名義行土匪打劫之實,說白了,就是為擴充實力搶地盤,搞軍餉而已。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現實依據的。

原先的清室八款優待條件中,紫禁城裡的財物屬於滿清私產;而馮玉祥趕溥儀出宮開的條件卻要求溥儀只能帶私產走,公產必須留下。

何為私產?何為公產?

這本身就是很難界定,也需要花時間界定的問題。

但馮玉祥手下鹿鍾麟進宮驅逐溥儀的時候,只給溥儀兩個小時時間。

兩個小時時間能幹什麼?很明顯這裡有趁火打劫的味道。

事實上,紫禁城財物經此一事確實也有大量流失的問題。

那問題來了,用一面之詞的正義包裹私慾,他乾的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除了名義上剪除了一條辮子,對時局的影響恐怕負面的東西更多。

但這恰恰符合馮玉祥的行事風格,既沽名釣譽又得盡實際好處。


黑句本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被任命為“討逆軍”第三軍司令,迎戰奉系軍隊,然而馮玉祥卻展現了倒戈將軍的本質,率軍返回了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囚禁了總統曹錕,解除了吳佩孚的所有職務。捎帶手把溥儀從紫禁城中給趕了出來。



這件事發生以後,馮玉祥被各界人士評為了著名的愛國將領。完成了趕走皇帝的最後任務,剷除了封建社會的毒瘤,從根本上杜絕了復辟可能的出現。

那麼馮玉祥真的這麼大公無私嗎?他真的是一個為了革命事業真誠奉獻的人嗎?顯然不可能。作為一個民國時期徹徹底底的軍閥,無利不起早,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之上。



我們來看看北京政變的過程。1924年9月17日,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馮玉祥被任命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因為收到了張學良的50萬銀元(也有一說收到了張作霖的100萬銀元),10月22日晚上,馮玉祥偷偷潛回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然後在11月5日,突然派鹿鍾麟荷槍實彈的帶兵進入紫禁城。

鹿鍾麟到達紫禁城後,下令溥儀在2個小時內離開故宮,之後延長了20分鐘,如此倉促的時間,就是為了不讓溥儀帶走故宮內的珍寶。

然而,數以萬計的珍寶又到哪兒去了?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是進入了馮玉祥的腰包。



曹汝霖記載;馮玉祥部下鹿鍾麟和張壁帶領著部隊進入紫禁城,然後將紫禁城內珍寶以軍用大卡車成批運出,甚至把這次運寶比喻成了堪比八國聯軍進北京

李宗仁還記載了當時社會上盛傳馮玉祥把故宮珍寶據為己有,為此馮玉祥在宴請軍官將領時,故意安排了自己的兵丁齊聲喊出了;“馮將軍是清白的,沒拿故宮一針一線”的話,然而就在事情過後,大量的故宮珍寶出現在了北京古玩市場。

還有自己的部下鹿鍾麟也承認了馮玉祥在1926年南口之戰的1400萬軍費就是變賣故宮珍寶所得。



說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1930年,中原大戰時,孫殿英選擇投靠了馮玉祥和閻錫山,當馮玉祥簡單孫殿英時,高興的說;“殿英老弟,咱們是革命同志、好朋友,不同的是,我幹活的,你乾死的!”

所謂人無完人,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後來馮玉祥的毀佛運動,把所有的寺廟財產據為己有,變賣充當軍費,體現了軍閥的本質。馮玉祥卻故意把自己包裝的完美,反而變成了沽名釣譽之人。


我是越關


就是為了搜刮錢罷了

本來袁世凱都安排好了,花一小筆錢就能穩住清朝遺老遺少,避免內戰,400萬兩其實不多,比起後來內戰軍閥每年花的軍費而言,其實就是個毛毛雨。

袁世凱同時把清帝給安排在北京,就在中央政府眼皮子底下,方便就近監管,防止他們搞出啥么蛾子。反正眼皮子底下盯死了你。

馮玉祥這個下賤坯子,為了搜刮軍費打內戰,把清帝趕走了,破壞了原有的平衡,清帝脫離了中央政府的監管,被日本人利用了起來。日本人可沒嫌棄每年給幾百萬兩銀子。

馮玉祥這樣的三姓家奴理所應當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icexaoxao


我說話比較直,一為做秀,二為故宮裡的文物。


首先我是不相信馮將軍有什麼情懷的,因為根據日方史料披露,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期張作霖換取馮將軍倒戈的100萬大洋這筆錢是關東軍委託華北駐屯軍轉交給馮將軍的日本顧問的。


所以,以馮將軍這樣無利不起早的性格,沒有好處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是“出風頭”。


馮將軍自稱信仰基督,然而根據馮將軍身邊人回憶,馮將軍皈依基督教十載,仍“不很理解深奧的教義”。這也從他家人那裡得到了證實——他每天讀經,學習,但“不做禱告的,我從來沒聽家人說他做禱告”。


同時,馮將軍特別愛用粗瓷大碗,不愛用細瓷,以示其生活簡譜;然而根據史料披露,馮將軍的粗瓷大碗均為特製產品,去任何地方都要專車帶著,當時就有報紙表示馮將軍運送這些粗瓷餐具的成本足夠在當地買好幾套細瓷的了。


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27年在鄭州見到了馮玉祥。後來她寫道:他故作儉樸地從一節貨車上下來,他的發言人告訴我,他坐貨車是“因為我的士兵兄弟也坐貨車”。很久以後我才聽說,馮玉祥在鄭州的前一站才上了那節貨車,在這以前他一直坐在同一列火車的一節最舒適的私人包廂裡。


馮將軍趕溥儀出紫禁城當然也有出風頭的考慮,因為隨著民族主義在民國的傳播,許多國人對溥儀依然居住在故宮有很大意見,尤其是太監以及溥儀本人盜賣故宮文物,這讓當時一大批文化人很不滿,馮玉祥出面趕走溥儀,從當時輿論看是很得分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為了軍費。


馮將軍把溥儀趕走之後不久就有就有傳馮將軍藉機大肆盜賣文物,所以馮將軍才會把李宗仁等人請到故宮吃飯,期間讓依然滯留在故宮的雜役人員集合,齊聲高喊“馮將軍是清白的,沒拿故宮一針一線”之類的話。


然而李宗仁在回憶錄裡卻明確表示,很多年後他在美國見到收藏家收藏的一個古董花瓶,收藏家直言是從馮將軍手裡買來的。


曹汝霖、李鴻章的孫女婿楊圻都在自己的回憶錄裡稱馮將軍乘機大肆盜賣故宮文物。


當然,可以說這些是一家之言,但是1920年代中後期馮將軍主政河南的時候確實做過一件和趕溥儀出故宮類似的事情,而馮將軍在河南做的這事明明白白就是為了籌集軍費。


那,馮將軍在河南做了什麼事呢?


馮將軍在河南沒收寺廟財產以為軍餉,開封大相國寺的羅漢就被將軍派人融了鑄錢,洛陽白馬寺等河南知名寺廟都遭受了差不多的待遇。


既然馮將軍能在河南做出這樣的事情,那麼,我們當然有理由懷疑馮將軍也能在故宮做出同樣的事情來。綜上所訴,馮將軍驅逐溥儀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齣風頭,第二為了籌集軍費。


蘭臺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保留“宣統皇帝”尊號,仍在紫禁城內過著君臣如儀的帝王生活,雖然有《清室優待條件》作後盾,但在過慣揮霍無度的生活和想出國留洋夢想的牽引下,民國支配給紫禁城的開支,已經漸漸不能滿足小朝廷的揮霍了,於是溥儀開始了監守自盜的行徑。

將紫禁城所珍藏的國寶持往宮廷之外,這是個難題,雖然不敢他還坐鎮紫禁城,但是這個財產是大清四處搜刮的民脂民膏和前朝收藏的國寶文物,毫無顧忌地公開帶走,不要說民國臨時政府不答應,老百姓也不會同意。

1922 年3 月26 日, 為籌集辦大婚的錢欲,清室準備將奉天的《四庫全書》以120 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日本,立馬引起了各界強烈反對,政府也面臨了很大的輿論壓力,溥儀要將宮中寶物盜出宮外,又不至於露出馬腳,就得想出一個兩全之策。恰值此時溥傑在宮中“伴讀”,每天均要出入紫禁城,溥儀就跟溥傑商量採取的是假借“賞賜”溥傑為名的手法,神不知鬼不覺,使得盜運國寶的行徑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外衣,連禁衛軍都完全瞞過去 。

金編鐘

1922年11月2日他們蒐集了咸豐、同治年間一些文物古玩和金銀珠寶,裝滿42只大木箱,由皇叔載濤送往北京鹽業銀行,用以抵押貸款,銀行總裁查理二世將40萬元現鈔點付給清室內務府,其後卻無錢贖回。這次流失的大量珍寶中,最昂貴的當數16只金編鐘。這組編鐘是為祝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由各省督撫聚斂呈獻的,由13647.2兩黃金鑄造而成,屬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亦稱北京政變),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在北京的一些遺老遺少和保皇黨人乘機起來活動,散佈清帝即將復辟的謠言。一時北京謠言四起,人心惶惶。針對這種情況,馮玉祥決定,立刻把溥儀趕出故宮。

其實 1916年,張勳復辟。在北京郊外的西山賦閒馮玉祥的,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他迅速回到部隊,組織討伐軍,通電反對張勳復辟。隨後攻入北京,平定了復辟醜劇。當時馮玉祥提出,要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把皇宮的財產和文物收歸國有。不過,由於段祺瑞反對,馮玉祥的主張中斷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回馬一槍佔領北京,馮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備司令鹿鍾麟率部荷槍實彈進入紫禁城,奉馮玉祥之命,驅趕末代皇帝溥儀。整個過程費時僅兩個多小時,下午4時10分,鹿鍾麟將優待條件大肆修改後,脅迫溥儀及其後妃親屬離開故宮,民國後存在了13年的小朝廷,宣告結束。

被趕出紫禁城的溥儀秘密逃到天津時期,溥儀從北京故宮中盜運出的珍寶、古玩、金銀器皿也被秘密帶走, 據一些當事人的回憶和從後來的流散情況看,數量也不少。為了達到“復辟祖業”的政治目的,拉攏、收買各類軍閥,使大量的古玩珍寶散佚,為了滿足他那揮霍無度、浩繁無邊的開支,溥儀又把手中的國寶變賣,換為金錢。


五星出東方


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溥儀也是一樣。當年大清朝鼎盛時期,誰也不敢動皇帝,但是現在的大清朝已經被那個老寡婦弄得支離破碎。早就不存在了。可以說溥儀沒有被殺,就已經很萬幸了。


驕然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廢帝溥儀出宮,是徹底剷除了清室復辟的禍根,但也為日本拉攏溥儀建立偽滿洲國提供機會。

從張勳復辟後,就有人提出廢除《清室優待條約》,驅逐溥儀出宮。馮玉祥屬於典型的推翻帝制,剷除滿清的民國將領,曾在辛亥革命期間積極參與灤州起義,北京政變後,曹錕被迫下臺,馮玉祥控制北京政府,於是藉此機會修改《清室優待條約》,限時驅逐溥儀出宮。溥儀一天不出宮,滿清復辟之心就不死,更何況北京政變期間,滿清遺老再度散播復辟。馮玉祥雖然驅逐溥儀出宮,徹底剷除了滿清復辟的禍心,但沒想到的是,溥儀日後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其禍甚於復辟百倍。


五味社


溥儀皇帝的保留,是袁世凱和隆裕太后談判的結果。滿清朝庭和平退位交出政權,民國政府給予滿清廢帝予以優待。同意紫禁城作為皇傢俬產,保留給滿清廢帝居住。並且由民國政府每年提供400萬元銀元,作為皇帝的生活費用。事實上雙方都沒有履行承諾,民國政府,每一年都沒有按時撥付這400萬元銀元。而滿清政府在張勳進京期間也演出了,一出復辟的鬧劇。到了民國的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期,馮玉祥代領著直系第三路軍,本來是奉命防守古北口。但是在吳佩孚和張作霖的軍隊在山海關一線廝殺時,馮玉祥反戈一擊回兵北京抓捕軟禁曹琨。同時馮玉祥也以滿清政府曾經復辟為由,把滿清廢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