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死后37年没有被下葬,究竟为何?只因1个遗愿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没有被下葬,究竟为何?只因1个遗愿

在清朝的历代中,一提到哪位女性对清朝朝政影响。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慈禧太后,但是对皇室贡献最大的女性,当属孝庄皇后。她一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政治才能,扶持了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为清朝的稳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公元1688年1月27日去世后,她的遗体被停放了37年才入土为安,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封建社会里,即使家境再贫寒,在对待死去的人后事上,也是想方设法让其入土为安,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堂堂的皇室贵族。

其实在殡葬的安置方面,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没有被下葬,究竟为何?只因1个遗愿

大清的祖制也规定,孝庄文皇后死后,应该是和她的丈夫,也就是皇太极共同葬在沈阳的清昭陵。但是孝庄皇后在临死前,却留下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遗愿:“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可合葬。若别起莹域,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按照孝庄的遗愿,她死后想葬在清东陵,到时候与顺治、康熙常相伴。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没有被下葬,究竟为何?只因1个遗愿

但是这可给康熙出了个难题,假如把孝庄葬在清东陵,整个陵墓的体系就会被打破,清东陵都是帝王的墓。即使你是辈分最高的皇后,也是与帝王有差距的,康熙不敢破坏这一规矩。如果违背孝庄的遗愿,康熙心中又很愧疚,因为孝庄对康熙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没有孝庄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康熙。正在康熙左右为难之际,大臣们经过商议,给他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为祖母修建了一座临时的建筑————“暂安奉殿”,用来暂时停放灵柩,谁知道,这一方,就是37年,即使康熙去世也没解决。当然难题顺理成章的就抛给了后来的雍正帝。

孝庄太后死后37年没有被下葬,究竟为何?只因1个遗愿

而雍正认为,自从孝庄安奉“暂安奉殿”以来,大清国力蒸蒸日上,国泰民安。也许这正是孝庄在天之灵的护佑。于是果断的决定,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由于孝庄和皇太极的昭陵隶属于一个体系,而且又位于昭陵的西边,因此得名“昭西陵”。这样,孝庄皇后的安置难题,就在雍正手中解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