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爲何國人獨愛大衆?

導語:我們常說本田研究的是技術,奧迪研究的是大燈,奔馳研究的是豪華,而大眾,研究的是中國人……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而事實上,中國人對於大眾有多喜愛?看看旗下車型的銷量就能明白,在8月轎車前十中就佔據了四個位置,並且在早些時間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朗逸憑藉4.26萬輛銷量成績位居榜首,捷達3.03萬輛的成績位列第三,出乎意料的是售價不菲的中型車大眾邁騰都能擁有2.1萬輛銷量表現,是8月銷量前十中唯一的中型車。事不宜遲,今天就帶你看看大眾是如何研究中國人的。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德系品質自帶光環: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大眾用一臺桑塔納開啟了國人對於家用汽車的認知,想要體驗德系品質,但豪華品牌ABB售價高高在上,大眾無疑成為普通消費者的一個好選擇。德國工藝的標籤已經深入人心,做工質量方面均為同級別頂尖水平。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早些年的日本車給人留下“皮薄”的印象,而德系車恰好就是“皮厚結實”的代表,就算到了今天依然有不少消費者憑藉一道關門聲來判斷一臺車到底“高不高級”。

終端優惠幅度大:大眾車型與同級別競品相比售價一般會高上個1、2萬,可以說是位居合資品牌價格天花板。但其實大眾的終端優惠一直不少,以朗逸為例,廣東地區的優惠幅度能去到22%。捷達的入門配置甚至只要5萬出頭就能帶回家,這樣無疑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關注以及選購。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滿足國人需求的產品力:

在各大媒體談及大眾這個品牌的時候,用得最多的形容詞應該是“中庸”。它不會有太過出位的設計,也不會有太過強勁的動力調校,彷彿大眾只關心車輛的實用性,怎麼舒服怎麼來,但這恰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大眾真的把中國人的需求研究的很透徹。

表現穩定,朗逸月銷超4萬是意料之中

從2008年第一代朗逸上市後,在國內市場已經累計收穫350萬輛的銷量。並且在早些時間推出了全新一代的朗逸Plus後,更大更長甚至讓人忘掉它緊湊型車的定位,視覺效果上它更接近與邁騰。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朗逸Plus採用了大眾品牌最新一代的設計語言,造型大氣、硬朗之餘多了幾分精緻與優雅。更大的進氣格柵依然是家族式設計,與新CC和途銳如出一轍,左右直接與大燈相連的設計讓車頭橫向拉伸感更強,這也是高級感的來源。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朗逸Plus內飾設計有種熟悉的味道,延續了大眾高檔轎車系列風格的同時又有新的優化:簡潔的中控屏幕內嵌於中控臺並設計於中央出風口之上,幾個簡單的實體按鍵配合得恰到好處;橫向貫通式的中控臺設計加強了視覺延展性,鋼琴烤漆搭配亮黑拉絲漸變飾板,使得整個中控部分更加和諧與統一。

8月銷量榜前十有四,為何國人獨愛大眾?

目前2018款朗逸Plus擁有1.5L、1.2T、1.4T三款動力總成,與此同時同臺銷售的2017款車型也有1.6L、1.2T、1.4T低功率以及1.4T高功率動力多種選擇,大有“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意思。眾多的動力佈局以及車型設計能滿足不同預算不同需求消費者的需求。

最後:當然,隨著如今汽車消費人群需求轉變,如今的大眾也開啟了全新設計語言的新時代,新一代C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擁有酷炫的外觀造型加上與邁騰一致的內飾設計,將實用與顏值兼具。正如一位媒體同行所說“全新CC裡面是轎,外面是跑,不就是轎跑了嗎”,而在我看來,中國人恰好就是喜歡這樣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